日暖万年枝。唐代。郭求。旭日升溟海,芳枝散曙烟。温仁临树久,煦妪在条偏。阳德符君惠,嘉名表圣年。若承恩渥厚,常属栋梁贤。生植虽依地,光华只信天。不才堪仄陋,徒望向荣先。
《日暖万年枝》译文:旭日照耀着辽阔的海洋,芳枝散发着朝霞。温和的人久久地站在树下,温暖的阳光照在妪子的身上。阳德的符君得到了圣明之年的美称。如果能得到深宠厚爱,常会是柱石之才。虽然生长依赖于土地,但光华却是来自天空。平凡无能的人只能期望先辈们的荣耀。
诗意和赏析:《日暖万年枝》是唐代诗人郭求创作的一首诗词。整首诗以自然景象及人物形象来传达诗人的思想情感。
诗中通过用旭日照耀海洋、芳枝散发朝霞的描绘,表达出早晨阳光温暖的景象。温和的人久久地站在树下,温暖的阳光照在妪子的身上,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形象。
诗人运用阳德符君惠、嘉名表圣年等形容词和修辞手法,赞美了受到皇帝的优厚恩典的人,并将其比作柱石之才,表达了对有才德的人才的敬佩。
最后两句“生植虽依地,光华只信天。不才堪仄陋,徒望向荣先。”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愿望和感慨,他自称不才,只能期望向前辈们的荣耀看齐,表达了对先贤们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和人物形象为载体,表达了对阳光温暖、柱石之才及对先贤们的敬佩和向往之情。展现了一种美好的自然和谐,同时也流露出诗人的无奈和自卑之情,给人以思考和共鸣。
金缕曲 芸台相国以宋本赵氏《金石录》嘱题。清代。顾太清。日暮来青鸟。启芸囊、纸光如砑,香云缥缈。易安夫妻皆好古,夏鼎商彝细考。聚绝世、人间奇宝。太息兵荒零落散,剩残编、几卷当年稿。前人物,后人保。芸台相国亲搜校。押红泥、重重小印,篇篇玉藻。南渡君臣荒唐甚,谁写乱离怀抱。抱遗憾、讹言颠倒。赖有先生为昭雪,算生年、特记伊人老。千古案,平翻了。
木犀答二吴书。宋代。王遂。过尽人间百草芳,尚留寒菊对风光。月华已下中天白,香树初摇满院凉。金粟远看千尽影,犀皮近种百年香。圣朝二桂真双玉,王谢犹当着紫囊。
丑奴儿。宋代。王灼。东风已有归来信,先返梅魂。雪斗纷纷。更引蟾光过璧门。绿衣小凤枝头语,我有嘉宾。急泛清尊。莫待江南烂漫春。
对雨思苏子美。宋代。韩维。五月阴盛暑不效,飞云日夕起嵩少。回风飒飒吹暮寒,翠竹黄蕉雨声闹。北轩孤坐默有念,人生会合那可料。昔与子美比里闾,是月秋近足霖潦。吾徒无事数相过,日策疲马度深淖。升君之堂伏君几,果饵罗列亦稍稍。开樽得酒味已酢,辅以谐谑聊可嚼。长歌激烈或孤起,大论纷纭特一噪。飒然夜气变凄栗,连披短褐曳颠倒。且欣主人同气类,安问邻家厌呼笑。而今相望各千里,跼促有如鱼在罩。人生此乐不易得,世事荣辱何足校。行当结侣候春水,一访洞庭湖上棹。
閒居杂咏三十二首·笃行。明代。陈淳。学问思辨者,於中莹且精。欲实据而有,要在笃於行。
秋夜与俞安期宿乌龙潭吴家水亭。明代。吴兆。潭光与月色,清彻一园中。阴过临城树,凉当隔岸风。窗虚涵若水,亭敞坐如空。幽极不成寐,高怀有客同。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 十。南北朝。庾信。披林求木实。拂雪就园蔬。浊醪非鹤髓。兰肴异蟹蛆。野情风月旷。山心人事疎。徒知守瓴甓。空欲报璠玙。
客过。宋代。刘克庄。客过柴门叹寂寥,旋挑野菜拾风樵。无钱辍赠开衣笈,有病来求探药瓢。偶憩荒郊思种树,每逢断涧欲营桥。书生一念终迂阔,犹闽苍黔与肖翘。
回纹四时 其三。宋代。杨冠卿。纹簟浥香馀汗粉,绿眉攒恨旧愁新。焚香夜拜初生月,暮色窗纱薄雾匀。
春间作。宋代。张嵲。桃花远近火成堆,谁遣黄昏动地来。与使便成零落去,何如前日未吹开。
赠尚长道签判。宋代。杨万里。今代高人尚子平,风流文釆旧家声。合於玉筝班中立,却向红莲幕里行。天色恼人浑欲雪,烛花照别若为情。日边已辨除书著,莫恋南楼秋月明。
种松。元代。刘因。万牛来丘山,大厦高崔嵬。当年谁苦辛,遗此千岁材。手持百松子,与之俱倾颓。殷勤嘱造物,为护荒山隈。今来见毫末,喜溢苍烟堆。十年望根立,百年排风雷。自此千万年,再见明堂开。东家十年计,戢戢千头栽。岂不早有望,求此良悠哉。
和萧记室春旦有所思诗。南北朝。费昶。芳树发春辉,蔡子望青衣。水逐桃花去,春随杨柳归。杨柳何时归,袅袅复依依。已荫章台陌,复扫长门扉。独知离心者,坐惜春光违。洛阳远如日,何由见宓妃。
题严氏东园。元代。刘崧。里有严氏族,昔维孝友门。大厦连高云,江波下流奔。我识秘书孙,令质何温温。行年踰六帙,苍鬓雪不翻。冠裾肃其仪,恒以诚自存。族处三百年,清风望弥尊。燕游有别墅,近在城东园。永念昔贤居,乐此竹与萱。兹晨天气佳,风日丽崇轩。秩秩叙宾友,怡怡从弟昆。图画既罗列,醪醴亦满樽。至乐恒未央,世事焉足论。眷惟此流庆,宜尔但高言。群翁有述作,来者宜勿谖。
司徒侍中杜公挽辞三首 其一。宋代。韩琦。早退轻高位,孤风振昔贤。上思终不已,民望日依然。荣宠三增秩,优游十换年。请看良史旧,德孰似公全。
次前韵寄天宁老可举避生日于西山。宋代。陈著。迎锡清风扫宿埃,烟霏空翠画图开。西山山上千年鹤,认取年年一度来。
送汪山人归四明四首 其二。明代。胡应麟。相逢宁海岱,对语即江湖。肯抱临淄瑟,聊携督亢图。官衙吟苜蓿,客馆寄菰芦。异日山阴兴,能来白玉壶。
寿建安少傅 其一。明代。杨士奇。两扶红日上青天,盛有高名海外传。黼黻鸿猷才胜锦,发挥龙诰笔如椽。三朝并倚忠勤德,二气还需燮理贤。九曲武夷尘境外,功成归作地行仙。
参侍征南道中 其一。明代。管讷。一溪水清石可数,千峰雨来云乱行。马蹄踏踏秋风里,无数好诗吟未成。
宿松江驿却寄苏州一二同志(一作宿望亭驿寄苏州同游)。唐代。许浑。候馆人稀夜自长,姑苏台远树苍苍。江湖潮落高楼迥,河汉秋归广簟凉。月转碧梧移鹊影,露低红叶湿萤光。西园诗侣应多思,莫醉笙歌掩画堂。
杨海来报最。明代。申佳允。圣主旁求耳目臣,三年课最报枫宸。都亭早办豺狼疏,琐闼行清辇毂尘。两邑歌声出畏垒,九重敕命下徵轮。于今虚却山公席,指日云霄问要津。
白髭行。宋代。文天祥。忆昔守宣时,白上一根发。去之四五年,一化为七八。今年客衡湘,黑髭已多黄。众黄忽一白,惊见如陵阳。白发已为常,白髭何足怪。岁月不可歇。雪霜日长大。世人竞染淄,厌之固足嗤。谁服芦菔汤,避老亦奚为。少老如春秋,造物以为俦。吾方乐吾天,乐天故不忧。
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宋代。张元干。血洒三城渡,心寒粘罕兵。洛师闻已破,陵邑得无惊。愤切吞妖孽,悲凉托圣明。本朝仁泽厚,会复见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