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皖公山

咏皖公山朗读

《咏皖公山》是一首唐代诗词,作者是李家明。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龙舟轻飐锦帆风,
正值宸游望远空。
回首皖公山色翠,
影斜不到寿杯中。

这首诗词描绘了皖公山的美景和诗人在皖公山的游览体验。下面是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第一句“龙舟轻飐锦帆风”描绘了诗人乘坐的龙舟在水面上轻盈地行驶,锦帆随风飘扬的景象,给人一种畅快和奔放的感觉。这句话也暗示了诗人正处在一次宴游的盛况之中。

第二句“正值宸游望远空”表达了诗人此时正值宴游的时刻,仰望着辽阔的天空,寓意着诗人的心境开放和豁达。宸游一词出自《诗经·大雅·维天之命》中“宸游宛丘,日就维明。”宸游指的是帝王巡游,象征着君王的威严和尊贵。

第三句“回首皖公山色翠”描绘了诗人回首望去,皖公山的景色苍翠欲滴,给人一种宜人和清新的感觉。皖公山位于今天的安徽省,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而闻名。

最后一句“影斜不到寿杯中”表达了皖公山的高峻之处,阳光的影子无法倾斜到诗人手中的寿杯中。这句话通过景物的描写,展现了皖公山的险峻和壮美,也暗示了诗人在皖公山的游览中对美景的赞叹和敬畏之情。

整首诗词通过对皖公山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皖公山游览时感受到的美好和兴奋之情。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示了皖公山的壮美和诗人的情感体验,使读者可以感受到皖公山带来的宏伟和壮丽之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家明

五代时庐州西昌人。善诙谐滑稽。南唐李璟时为伶官,常侍宴,为俳戏,随事托讽,璟颇纳之。李煜时老而无宠。...

李家明朗读
()

猜你喜欢

叹世间多少痴人,多是忙人,少是闲人。
酒色迷人,财气昏人,缠定活人。
钹儿鼓儿终日送人,车儿马儿常时迎人。
精细的瞒人。
()
西风萧萧芦叶黄,烟波万顷莼鲈乡。
延陵季子几年别,梦中归鬓点吴霜。
凤凰池上青云客,每写沧洲只盈尺。
长空一色枫叶丹,老雁群翔秋月白。
()
倚栏杆不尽兴亡。
数九点齐州,八景湘江。
吊古词香,招仙笛响,引兴杯长。
远树烟云渺茫,空山雪月苍凉。
()

一岁秋过半,池亭月更明。疏烟笼柳淡,寒露湿衣轻。

坐久微云掩,谈高浊酒倾。穷交二三子,真见古人情。

()
主眷方隆便乞身,共钦勇退解枢钧。
湖山胜概神仙宅,文武崇勋社稷臣。
未许赤松陪杖屦,却须黄阁再经纶。
苍生指日为霖雨,仄耳宣麻宠数新。
()

故人念宿昔,欲别增远情。入座炎气屏,为君秋景清。

由来空山客,不怨离弦声。唯有暮蝉起,相思碧云生。

()
友远弟仍出,柴扃谁复过。
卷终方独坐,诗至得长哦。
我乏王杨体,君宁崔蔡多。
相思欲相觅,马瘦怯陂陀。
()

郁蓝天上艳肌神,降作人间第一真。
葵萼任含倾日态,梨花翻作洗妆人。
巧添绮绣丛中景,浓污笙歌窟里尘。

()
沉沉时雨积,冥漠晦平莽。
卧起人事闲,临轩坐虚敞。
繁林滴余润,曲池散清响。
去家徒有思,出门亦何往。
()
扁舟兮容与,浮云兮舒卷。
波澄兮練横,山秀兮屏展。
散发兮平罔,濯缨兮清浅。
皇皇兮何之,路长兮悠缅。
()
暮鸿作阵猛相追,风有何忙也急吹。
恼杀诗人真枉却,云窗雾合不曾知。
()

水会三川漾碧波,雕阴人唱采花歌。

旧时白翟今荒壤,苇谷凄凄风雨多。

()

飘摇缟带总随车,隔绝门庭入径斜。透隙却疑搜鼠兔,翻空真似搅龙蛇。

池中有水偏投影,石上无根亦著花。瑰屑不堪寒到眼,纵横难掩碧笼纱。

()

才晴便有蒸炊厄,未雨先怀重膇忧。岂为形骸悲莫景,政因风土忆中州。

雷麋老木谁能赋,鸢堕空江始欲愁。解洗新亭迩来恨,清谈还待贾长头。

()

因诵雅词“从此一春须一到”之句,竟堕渺茫,为之黯然。辄用惠示元日沁园春韵,写此怀思,一酹桃花也

人事好乖,云散风流,暗思去年。记竹舆伊轧,报临村里,筇枝颠倒,忙返溪边。翦韭新炊,寻桃小酌,取次欢谣俱可编。难忘处,是阳春一曲,群唱尊前。

()
文章韩杜无遗恨,草诏陆贽倾诸公。
玉堂端要真学士,须得儋州秃鬓翁。
()

辽水东临海,榆关北际燕。官程千里外,行色五云边。

童冠来春服,歌钟杂夏弦。莫嗟无籍在,归路近星躔。

()

洞里仙春日更长,翠丛风翦紫霞芳。

若为萧史通家客,情愿扛壶入醉乡。

()

橘下凝情香染巾,竹边留思露摇身。

背烟垂首尽日立,忆得山中无事人。

()

曲径非不捷,由之转穷途。欲速嗟无成,蹇步愧亨衢。

徘徊望觚棱,我思郁以纡。致身有本末,朱茀难苟图。

()

弹铗重归奈尔何,乾坤今日尚蹉跎。黄金不买同时赋,白石谁怜半夜歌。

北岭春萝仍对酒,西汀烟月且披蓑。他时共睹孙弘对,华发名成首四科。

()

纨裤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七十衰翁,不减少年豪气。
似天山、凄凉病骥。
铜驼荆棘,洒临风清泪。
甚情怀、伴人儿戏。
()
岁尽方看老却身,更将幽思早惊春。
东郊节候林端见,南国山川镜里新。
宴赏移时淹醉客,笙歌满路起游尘。
亦随景物消愁寂,愿得春风长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