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门·子贡。唐代。周昙。救鲁亡吴事可伤,谁令利口说田常。吴亡必定由端木,鲁亦宜其运不长。
春秋战国时期的门子贡,
揭示了救鲁、灭吴的心情。
谁让那些嘴利的人说了田常的坏话,
导致了吴国的灭亡。
而鲁国的亡灭也是命运的安排,
运气不会长久。
这首诗揭示了作者对于时局动荡的深思。
作者:周昙。
诗词的中文译文:
救鲁亡吴事可伤,
谁令利口说田常。
吴亡必定由端木,
鲁亦宜其运不长。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揭示了作者对于时局动荡时的深情思考。诗中提到了救鲁亡吴的重要事件,作者对此表示遗憾和痛心。他指责那些说田常坏话的人,认为是他们导致了吴国的灭亡。而对于鲁国的亡灭,作者则认为这是命运的安排,也暗示了他对于鲁国命运不会长久的看法。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于历史事件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局动荡的感慨和对人与命运关系的思索。
生卒年不详,籍贯未详。唐代诗人。唐末,曾任国子直讲。著有《咏史诗》八卷,今台湾中央图书馆有影宋抄本《经进周昙咏史诗》三卷。《全唐诗》将其编为二卷,共195首,这种形式与规模的组诗在中国文学史上颇为罕见。...
周昙。生卒年不详,籍贯未详。唐代诗人。唐末,曾任国子直讲。著有《咏史诗》八卷,今台湾中央图书馆有影宋抄本《经进周昙咏史诗》三卷。《全唐诗》将其编为二卷,共195首,这种形式与规模的组诗在中国文学史上颇为罕见。
哭林文烈 其一。明代。徐熥。十载神交旧,年来倍忆君。每疑音问阔,谁谓死生分。识面真无日,浮生总似云。难将知己泪,一洒故人坟。
挽礼部郎中黄钟父逊翁。明代。夏原吉。不欣荣利乐林泉,嘉遁龙冈七十年。夜月一壶花下酒,春风百亩陇头田。承家报国双雏俊,继绝归宗二姓全。岂谓清宵辽鹤语,楚猿愁杀白杨烟。
元约三年。文卿不忍舍主,厥母不容与议,坚索之去。今失于一农夫,常常寄声,或片纸数字问讯。仙源有感,遂和其韵
破靥盈盈巧笑,举杯滟滟迎逢。慧心端有谢娘风。烛花香雾,娇困面微红。
别恨彩笺虽寄,清歌浅酌难同。梦回楚馆雨云空。相思春暮,愁满绿芜中。
临江仙。宋代。赵长卿。元约三年。文卿不忍舍主,厥母不容与议,坚索之去。今失于一农夫,常常寄声,或片纸数字问讯。仙源有感,遂和其韵破靥盈盈巧笑,举杯滟滟迎逢。慧心端有谢娘风。烛花香雾,娇困面微红。别恨彩笺虽寄,清歌浅酌难同。梦回楚馆雨云空。相思春暮,愁满绿芜中。
挽孺人雷氏。宋代。曾丰。箕帚当人室,缫纫起我家。所羞轑釜尔,其惮下机邪。剪髻户盈屦,断丝书满车。天何夺之速,不待服褕霞。
送朱郎中使浙。明代。宗臣。凤书天上至,龙节日边催。两越乘槎使,三都作赋才。路人傍树断,心逐暮江回。绿水樵人宅,青蘋钓客台。山寒金粟落,岩静玉华开。月照方穷谷,春深已劫灰。观风寻禹穴,题石面天台。多少长安侣,看君奏草来。
素梅 四七。元代。王冕。地老天荒尽可花,不同桃李竞繁华。要知鼎鼐调羹味,须问旧时丞相家。
和冯慕冈年兄五诗 其三 龙兴寺候逮。明代。曹于汴。缧绁南来若有得,语音充朗貌颜和。萧寺候逮四十日,御制披观三两过。方窥大道萃皇祖,果觉殷忧增慧多。百步衡门亦可入,为彰法纪荅恩波。
赋桃花。南北朝。王寂。江陵二月李花飞,安东三月花尚稀。春寒要勒开未得,枝上的砾团珠玑。秘壶满插犹嫌窄,红紫纷纷厌俗格。朝夕调护易新泉,约束不容纤手摘。缟裙练帨正可怜,遽尔玉减春风前。已恨色衰甘弃掷,桃花无赖斗芳妍。李被桃欺休懊恼,岂有先开不先老。桃花得意能几时,咫尺酴醾开更好。
又和南塘十首。宋代。刘克庄。□□□负汝,作意欲空之。童子持竿□,□家挂纸祈。□□□已载,蔡谱偶然遗。秋至扫□□,殆非人力为。
玉蝴蝶 其二 贺高二亮纳姬湖州。清代。尤侗。应是三生杜牧,深红浅绿,再接花枝。正好珠珰佩解,金雀鬟垂。定情诗、早怜碧玉,小名录、恰比红儿。尽绸缪,描残翠管,写尽乌丝。相宜。绿衣方小,青衫未老,绛缕初飞。顾曲郎君,记歌娘子按新词。学秦筝、争传妾解,偷吴语、未许欢知。画中人,五湖一叶,载到西施。
采桑子·那能寂寞芳菲节。清代。纳兰性德。那能寂寞芳菲节,欲话生平。夜已三更。一阕悲歌泪暗零。须知秋叶春花促,点鬓星星。遇酒须倾,莫问千秋万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