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诗·东门

咏史诗·东门朗读

咏史诗·东门

何人知足反田庐,
玉管东门饯二疏。
岂是不荣天子禄,
后贤那使久闲居。

中文译文:

谁能满足返田园,
玉管东门送二疏。
难道不荣受封禄,
后辈何故久安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史诗的形式,表达了对古代贤士返田园乡土之情的赞歌。诗人以真诚而深刻的表达,描绘了人们对贤士返归乡土的意义和尊崇。

诗的第一句,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何人知足反田庐”,表达了他对贤士返归田园生活的羡慕之情。他认为,尽管受到人们的赞誉和尊敬,贤士仍然选择返回田园,过简朴自由的生活。“反田庐”意味着回归农村,返璞归真。

第二句,“玉管东门饯二疏”,描述了贤士离去时,人们对他的敬重和送行。 “玉管”指的是贤士高高在上的形象,也可以理解为官方的管束,而在他离开的时刻,人们以庄严的礼仪送行,表达对他的敬佩之情。

第三句,“岂是不荣天子禄”,诗人质疑了贤士返归乡土的决定。他认为贤士原本可以享受到天子赐予的荣华富贵,但却选择乡野隐居。这里表现了诗人的不解和疑惑。

最后一句,“后贤那使久闲居”,诗人想要表达的是,后来者们不应该将贤士的返归乡野看作是逍遥自在之事。他们应该理解贤士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官位和荣誉的超越。

整首诗以简约的语言,通过对贤士返归乡土的赞美,揭示了对自由和纯粹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贤士的钦佩之情。胡曾以优美的诗句和深邃的含义展示了他对贤者返归农村的敬仰之情,并呼唤后世不忘初心,追求心灵的净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胡曾

胡曾,唐代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字号不详(约840—?),十分爱好游历。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滞留长安。咸通十二年(871),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为掌书记。乾符元年(874),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掌书记。乾符五年,高骈徙荆南节度使,又从赴荆南,后终老故乡。...

胡曾朗读
()

猜你喜欢

九十芳春日,游蜂竟采花。
花归蜜房尽,残叶落谁家。
()

师于热海放慈航,丹徼朱厓信渺茫。天意逆扶金策杖,君恩翻起铁衣裳。

山回象郡风烟黑,身倚蛮方日月黄。今夕短戈聊当锡,莲花犹在舌端香。

()

水寒江静。浸一抹、青山影。楼外指点渔村近。笛声谁喷。惊起宾鸿阵。往事总归眉际恨。这相思、□□谁问。泪痕空把罗襟印。泪应尽。争奈情无尽。

()
声名本自不关身,富贵元知与祸邻。
但恨平生闲不足,再来真作卧云人。
()
蜀地山四维,益州平如掌。
累台郁临风,坐看月宵上。
稍出丛木末,始发众籁爽。
兹焉暂游目,一览天地广。
()

二老长斋共白头,一朝相挹去西游。已传换骨藏诸洞,又说飞神上十洲。

卖药壶公今暂隐,开花殷七久难留。疏狂却忆东方朔,只恋蟠桃不自由。

()

风揭空江浪忽兴,停舟断岸石棱棱。
遥闻野寺一声磬,近辨渔家几处灯。
归信不如潮有准,客程翻似梦无凭。

()

庭下石齿齿,水际花冥冥。宿痾霁暑雨,时还枕孤亭。

百虑静以遣,世纷老旋经。所存复馀几,兀然顾兹形。

()

石门莎径绿回环,月挂虚檐滴露寒。
自有松风时度曲,我琴高挂不须弹。

()
倚天苍弁独崔嵬,仙阙游遨愧不才。
揽镜频嗟双鬓改,推窗三见六花开。
山中酒户冲寒去,城里行人踏雪来。
安得时晴风日好,竹林深处且衔杯。
()

十载乍相见,居然犹敝裘。青谁嗣宗眼,白有子卿头。

幕府如论旧,辕门或见收。便能讥陛楯,雨不善身谋。

()

莫更凭高,阑珊草色天涯暮。乱山无数,云意閒如许。

一叶扁舟,梦到寻诗处。愁延伫,断鸿声苦,寂寞龙湫雨。

()

遥林带雪迷村疃,伶俜一马行无伴。
故人家住丁坂头,停骖邂逅成清款。
犯寒知我犹空腹,地炉然薪架红玉。

()

  大丈夫其谁不有四方志?则仆与宗衮二年之间,会而离,离而会,经途所亘,凡三万里。何以言之?去年春会于京师,是时仆如桂林,衮如滑台;今年秋,乃不期而会于桂林;居无何,又归滑台,王事故也。舟车往返,岂止三万里乎?人生几何?而倏聚忽散,辽夐若此,抑知己难遇,亦复何辞!

  岁十有一月,二三子出饯于野。霜天如扫,低向朱崖。加以尖山万重,平地卓立。黑是铁色,锐如笔锋。复有阳江、桂江,略军城而南走,喷入沧海,横浸三山,则中朝群公岂知遐荒之外有如是山水?山水既尔,人亦其然。衮乎对此,与我分手。忘我尚可,岂得忘此山水哉!

()

父子相从泣狱扉,老翁七十荷征衣。一家草索看生缚,三寸桐棺待死归。

凿空虚槎疑汉使,涉江奇服怨湘妃。可怜时后才无几,瓜蔓抄来摘更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