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诗·函谷关

咏史诗·函谷关朗读

《咏史诗·函谷关》是唐代胡曾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述了函谷关闭锁的场景,表达了胡曾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士人境遇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函谷关闭锁寂寞,
田园文物由秦方带回。
朱门只招待有资财的客人,
为谁放回鸡鸣声。

诗意:

函谷关被关闭起来,非常冷寂。田园文物被秦朝的统治者带回去了。朱门只欢迎有财富的客人,放回鸡鸣的声音是为了哪个人。

赏析:

《咏史诗·函谷关》以函谷关为背景,通过描绘函谷关的闭锁和凄凉之境,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士人境遇的感慨。函谷关自古以来就是蜀道的重要关隘,但在这首诗中,却被描述为关闭的状态,寂寞凄凉。这种关隘的关闭象征着士人被禁锢在封建社会的体制之中,无法通达外界,从而无法施展抱负和才华。

诗中提到的田园文物被秦朝带回,暗示了历史悬殊和秦帝国统一带来的文化剥夺。这一情节进一步强调了士人被压制的身份和处境。朱门之养三千客,指的是士人们希望通过拜访朱门,获得机会提升地位和寻求官职的心态。然而,现实却残酷地告诉他们,只有有财富和背景的人才能进入朱门,而其他平凡的人只能默默无闻,无法得到机会。

最后一句“谁为鸡鸣得放回”,婉转地表达出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思考和无奈。在封建社会的体制下,士人们被压迫和局限,他们无法尽情发挥才华和自由表达,只能默默承受。诗中的鸡鸣声象征着自由和追求,而诗人对于这样的自由和追求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感到无能为力。

总之,《咏史诗·函谷关》通过描绘函谷关的闭锁和诗人对士人处境的思考,以及对历史悬殊和文化剥夺的感慨,传递了对封建社会束缚和局限的思考和无奈之情。诗中的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胡曾

胡曾,唐代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字号不详(约840—?),十分爱好游历。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滞留长安。咸通十二年(871),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为掌书记。乾符元年(874),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掌书记。乾符五年,高骈徙荆南节度使,又从赴荆南,后终老故乡。...

胡曾朗读
()

猜你喜欢

钟生始学戴文进,后来颇自出机轴。山林槎枒波漫靡,骨格虽传气不足。

此幅树石差可意,缀得茅堂傍江麓。连山远势亦可取,转折颇似潇湘曲。

()

此邦富山水,自昔少园池。

()
怀抱如公政自嘉,衡门那复念京华。
壮年底事已将老,作戏逢场新有家。
此去车书应万里,似闻廓庙屏群邪。
时平尤赖安戎策,未合幽栖去国赊。
()

寂寥亭榭。正桐阴敛碧,月钩低挂。算好景、已届仙期,奈缘阻新秋,闺逢长夏。

数隔三旬,未许鹊桥先驾。盼纤云四卷,耿耿银河,素影斜泻。

()

清泚弯环白玉沟,丛丛绿草衬澄流。自从天北金轮远,不染深宫粉黛愁。

()

苦战身死马将军,自云伏波之子孙。干戈未定失壮士,

使我叹恨伤精魂。去年江南讨狂贼,临江把臂难再得。

()

劳劳车马悔风尘,况复风尘抱病身。梦里不知身是客,喃喃犹唤枕边人。

()

南极老人自有星,北山移文谁勒铭。征君已去独松菊,

哀壑无光留户庭。予见乱离不得已,子知出处必须经。

()

楚昭达理,曷罹丧殃。股肱谗慝,令尹子常。贼虐邓宛,夺民之良。

蔡以裘佩,唐以纮骦。三年淹恤,宠赂莫章。柏举战败,于郑遁藏。

()

乘兴出同车,丹枫一望赊。色逾春仲卉,光夺旭初霞。

何处钟声暮,相过犬吠哗。高吟共仙梵,错落坠天花。

()

官府太平无一事,凝香座上着衰翁。
飘摇短棹游方沼,缥缈高楼倚半空。
把酒夜深霜落后,吹箫人在月明中。

()

耸膊成山字,埋肩不出头。谁家麟角上,画此一猕猴。

()
帐锦笼庭,囊香飘榭,过了芳时强半。
觅残红、蜂须趁日,占新绿、莺喉咤暖。
数花期、望得春来,春去也、把酒南山谁伴。
更帘幕垂垂,恼人飞絮,乱落一轩风晚。
()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

大殿连云接爽溪,钟声还与鼓声齐。

长安若问江南事,说道风光在水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