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省空上人归南岳

送省空上人归南岳朗读

《送省空上人归南岳》是唐代诗人郑巢的作品,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又送省空上人回到南岳,
旧院的树笼罩在黑暗之中。
坐在石缝中,穿着寒冷的僧袍,
寻找龛壁修补破损的经文。
山峰上的云彩遮挡了晨钟的声音,
湖潭中的草落下了秋天的浮萍。
谁会陪伴高窗宿夜,
禅衣上挂着桂花的香气。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省空上人回到南岳的情景。诗人描述了衡岳寺的景色,表达了对僧侣归山修行的祝福和敬意。诗人通过描绘寺院的景观和僧侣的日常修行活动,展现了寺庙的宁静和僧人的虔诚。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绘,如山峰、云彩、湖潭和秋草,以及禅衣上挂着桂花的香气,增添了诗意的层次和意境。

赏析:
《送省空上人归南岳》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衡岳寺的景色和僧人的修行生活。诗人通过对寺庙景观的描写,展示了山寺的宁静和神秘感。寺院的树木在黑暗中隐约可见,给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感觉。诗人坐在寺院的石缝中,穿着寒冷的僧袍,寻找并修补破损的经文,体现了僧人对信仰的虔诚和对修行的执着。

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意象,如山峰上的云彩和湖潭中的秋草落叶,给人以深秋的寂静和凄凉之感。最后两句描述了谁会陪伴僧人在高窗下宿夜,禅衣上挂着桂花的香气,表达了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氛围。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寺庙的景色和僧人的修行生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营造出一种宁静、凄凉和祥和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了山寺的宁静和僧人的虔诚。这首诗表达了对僧人归山修行的祝福和赞美,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独特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郑巢

郑巢,[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不祥,钱塘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大中间,举进士。姚合为杭州刺史,巢献诗游其门馆。合颇奖重,凡登览燕集,巢常在侧。后不仕而终。巢著有诗一卷,《唐才子传》传于世。...

郑巢朗读
()

猜你喜欢

霜降平湖鉴群象,中有黄鱼几一丈。
渔师早已中豪家,今旦连舟布新网。
东西南北三重围,围形渐缩如小池。
孟获身穷吕布窘,尚许性命延斯须。
()
莲社疏钟报晓晴,青山落日映江明。
一番红紫春归后,新绿如云绕径生。
()

浮生一掷惊虚度,听鸟临风怆岁华。壮士虽贫犹有舌,丈夫何事叹无家。

日临仙掌寒先退,春到人间树自花。试向斗牛占瑞气,龙光终夜散红霞。

()
羽觞更陈,厥味清凉。
饮之不烦,又有庶浆。
夜未艾止,明星浮浮。
顾言妥灵,灵兮淹留。
()

六年西掖弘汤诰,三捷东堂总汉科。政引风霜成物色,

语回天地到阳和。清威更助朝端重,圣泽曾随笔下多。

()
匏系弥年,江北江南,羡君去来。
笑山横南浦,朝来爽致,文书堆案,胸次生埃。
放旷如君,拘縻如我,试问人生谁乐哉。
真难学,是得留且住,欲去须回。
()

山居且喜远纷华,俯仰乾坤野兴赊。千载勋名身外影,百年荣辱镜中花。

金樽潦倒春将暮,蕙径葳蕤日又斜。闻道五湖烟景好,何缘蓑笠钓汀沙。

()
莫笑山庄小,偏於隐者宜。
门当八字路,园葺五经篱。
地暖花开早,天寒酒熟迟。
不须鸡报晓,已得数联诗。
()

寒空夜作山林声,打窗窸窣饥鼠行。褰帷忽怪窗淡白,开门雪飞纵复横。

天上瑞花开又落,庭下疏梅初破萼。忍寒耐苦发孤妍,似与老人甘落莫。

()

黄閍断刻得者谁,双松下殉方壶螭。
其文记述保母李,云是大令之所为。
点画安知尚年少,笔不可制从儿时。

()

南岳炎方推独尊,烟绡云锦罗天孙。七十二峰祝融最,九千百丈五岭盘。

日月东西悬两目,阴阳阖辟为之门。洞庭万顷岂无自,绝顶四壁纷灵泉。

()
大堤花月夜,长江春水流。
东风正上信,春夜特来游。
()

五岳殊方谁竟游,诛茅吾自爱吾丘。林峦历历罗窗户,竹树萧萧拥道周。

梁燕每惊春梦破,野云能伴醉乡留。欲看明月生秋海,指点东岩架石楼。

()

霜风试严摧碧疏,翠瓶锦鳞屈不舒。萧萧古城月西上,孤鸿时作空中书。

西湖往日多芙蕖,山明水丽画不如。与君一别岁月改,苍苔落叶填前除。

()
幕府秋风事日生,参军匹马去兼程。
起为楚舞何其壮,吟退胡兵在此行。
且喜岘山碑有跋,不愁江表传无名。
老儒那复封侯梦,止愿躬耕看太平。
()
去年客中愁,忽忽意未伸。
归来媚儿曹,行乐犹及辰。
融怡帝乡日,浩荡天街春。
物色岂不好,所思难重陈。
()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八十一年身,栖迟客馆贫。
登门曾有我,铭墓竟何人。
醉梦高楼月,悲歌故国春。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余 通:馀)

()

梓泽风流地,凄凉迹尚存。残芳迷妓女,衰草忆王孙。

舞态随人谢,歌声寄鸟言。池平森灌木,月落吊空园。

()

毕髯奇男子,未识已心与。献策进英殿,脱略独豪举。

二年襄阳幕,归舟岘山渚。同事三日留,时时作险语。

()
上天垂景贶,哲后举鸾觞。
明德今方祚,邦家万世昌。
()

问病来车马,穷檐非所宜。
拘挛眠枕席,扶策唤妻儿。
鹊信今朝报,灯花昨夜知。

()

为爱团栾景,重来翠壁间。有心常对月,无意复看山。

亭浸寒光阔,泉流素影间。徘徊九龙下,疑是戏珠还。

()

千缕万条堪结。占断好风良月。谢娘春晚先多愁,更撩乱、絮飞如雪。
短亭相送处,长忆得、醉中攀折。年年岁岁好时节。怎奈尚、有人离别。

()

一别龙门不计春,思公梦渡太皋津。
遥知绿野朱颜好,应笑红尘白发新。
午茗亲烹留上客,夜棋酣战调佳人。

()

青青孤生松,高出浮云中。下有嘉树林,上有万里风。

俯视原上草,秀色何丰茸。自顾岂不高,独立难为容。

()

一庵门对老松开,镇日风传万壑哀。古井暗泉寒泻玉,长廊阴雨滑生苔。

钟声忽自山中出,人影遥从树杪来。未濯尘缨还自笑,篱根苍犬合惊猜。

()

熠熠与娟娟,池塘竹树边。乱飞同曳火,成聚却无烟。

微雨洒不灭,轻风吹欲燃。旧曾书案上,频把作囊悬。

()
有抱瑟竽门之叹,以婆罗门歌之河山清眺,风烟两戒见殷都。
唐津浩浩舟车。
一水东浮沧海,宝带束燕吴。
更中州雄跨,奇货堪居。
()

不如归去,锦官宫殿迷烟树。
天津桥上一两声,叫破中原无住处。
不如归去。

()

露重清秋夜乍凉,古墙阴下点红妆。怀人欲托相思梦,梦里依然是断肠。

()
妙绝人间独此逢,石龟峰下野桥东。
亭亭玉骨氷肌子,栉栉苍髯绿发翁。
偃蹇生怀千古意,萧疏元是一家风。
何妨少入时人眼,鼎鼐终论第一功。
()
晓糁浦玉泛琼浆,臂结红丝暗自伤。
莫漫相逢宜楚节,独娄清梦隔潇湘。
()
名宦为盐判。
室内同公案。
闲心各一半赞。
分过如何断。
()
老僧长生元佑年,庞眉皓首高颊观。
纷然送迎过云烟,解记南归玉局仙。
清都道士同蹁跹,诗成忽俾如蜕蝉。
嗟哉用心故可怜,那知海内争流传。
()

九派绕孤城,城高生远思。人烟半在船,野水多于地。

穿霞日脚直,驱雁风头利。去国来几时,江上秋三至。

()
山林空入梦,诗酒未忘怀。
老兴自不浅,卿言亦大佳。
封侯无骨相,学道有心斋。
安乐行窝在,栖栖且避乖。
()
穷山野老腹应便,冕黻朝天袂屡牵。
黄霸拟登三事列,寇恂仍借一期年。
极知公意山林峦,自是天心鳏寡怜。
顾我闲人邻邑住,密依仁政亦熙然。
()
空山草木固能长,迩日曾经剪伐荒。
一笑为渠成解说,政防妨我步斜阳。
()
天柱峰前又一区,已闻松菊渐荒芜。
近来更草归田赋,敢以无功恋左符。
()
昨幸朋簪盍,还惊客袂分。
相望千里月,独占一溪云。
高论无由款,新诗忽得闻。
羡君岩穴下,清坐绝埃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