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行简恩赐章服,喜成长句寄之。唐代。白居易。吾年五十加朝散,尔亦今年赐服章。齿发恰同知命岁,官衔俱是客曹郎。荣传锦帐花联萼,彩动绫袍雁趁行。大抵著绯宜老大,莫嫌秋鬓数茎霜。
《闻行简恩赐章服,喜成长句寄之》是唐代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听说你获赐了官服徽章,我为你高兴,写下这首诗送给你。
我已经五十岁了,每天早晨去朝廷上值班。
你也已是今年被赐予官服徽章。
我的头发已经变白,正好与命运的岁数相符。
我们都是客曹的郎官,同享官衔的荣耀。
帷帐上传来丝绸花的香气,绫罗袍上彩色线条闪烁。
总之,穿红色的官服是老成熟的象征,
不要嫌弃我的白发已有几缕霜。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朝廷官吏的赞赏和自身的感慨。作者自述自己已经五十多岁了,每天早晨都去朝廷上值班,而收到消息说你也获赐了官服徽章,他对此表示高兴并写下这首诗送给你。作者提到自己的头发已经变白,与年龄相符,而你们都是客曹的郎官,共享官衔的荣耀。诗中描绘了锦帐上飘荡的花香和绫罗袍上闪烁的彩色线条,以及官服的红色象征着成熟和权威。最后,作者以自嘲的口吻说自己的白发已有几缕霜,表达了对岁月的感叹和对时光流转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词以作者自身的经历和感受为基础,表达了对官职的认同和对年龄的思考。作者通过描述自己和收信人都是客曹郎官,共享官衔的荣耀,展示了对朝廷官吏身份的自豪和对彼此的祝贺。同时,通过描绘锦帐上的花香和绫罗袍上的彩色线条,作者营造了一种华丽和庄重的氛围,突显了官服的威严和尊贵。最后,作者以自嘲的态度表达了对自身年龄增长和时光流逝的感慨,透露出对岁月无情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对官职和地位的认同,同时也透露出对时光流转和生命变迁的思考,以及对朝廷官吏的祝贺和自嘲之情。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偶得四月菊以奉提刑运使 其一。宋代。张孝祥。午阴篱落小裴回,底许清香鼻观来。定自霜台风力峻,故教霜菊暑中开。
挂冠神武。来作烟波主。千里好江山,都尽是,君恩赐与。风勾月引,催上泛宅时,酒倾玉,鲙堆雪,总道神仙侣。
蓑衣箬笠,更着些儿雨。横笛两三声,晚云中、惊鸥来去。欲烦妙手,写入散人图,蜗角名,蝇头利,着甚来由顾。
蓦山溪(王明之曲,芗林易置十数字歌之)。宋代。向子諲。挂冠神武。来作烟波主。千里好江山,都尽是,君恩赐与。风勾月引,催上泛宅时,酒倾玉,鲙堆雪,总道神仙侣。蓑衣箬笠,更着些儿雨。横笛两三声,晚云中、惊鸥来去。欲烦妙手,写入散人图,蜗角名,蝇头利,着甚来由顾。
燕歌行。唐代。高适。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常轻敌 一作:恒轻敌)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飘飖 一作:飘飘)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寿韩司徒贯道。明代。顾清。洪洞老仙初八十,曾见垂绅立大廷。风云一变嗟人世,林壑三秋即幔亭。黄发正宜松菊伴,紫霄相续凤凰翎。欲知后进瞻依切,长傍弧南候景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