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十八归山,寄题仙游寺

送王十八归山,寄题仙游寺朗读

《送王十八归山,寄题仙游寺》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与王十八相聚在仙游寺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王十八归山的离别之情,以及对王十八的羡慕和寄托。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曾于太白峰前住,
数到仙游寺里来。
黑水澄时潭底出,
白云破处洞门开。
林间暖酒烧红叶,
石上题诗扫绿苔。
惆怅旧游那复到,
菊花时节羡君回。

诗意是诗人曾经和王十八在太白峰前住过,现在又在仙游寺相聚。他们站在湖边,看到湖水清澈,黑色的水中涌出泉水,洞门打开,从洞中穿出一朵朵白云。在林间,暖酒烧得红红的叶子,石上扫着绿苔,诗人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过去的旅行,感到无法再回到过去。他羡慕王十八能在菊花盛开的时节回到家乡。

这首诗词表现了诗人对过去旅行的回忆和对归山的离别感叹。他将仙游寺美丽的景色与过去的经历相结合,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返乡的羡慕之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诗词展示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化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朗读
()

猜你喜欢

小丑宁难灭,王师岂在多。初传横海捷,仍许郅支和。

太息援边诏,空挥返日戈。披图话陈迹,凄恻汉山河。

()

南北从来气候差。立春杨柳未舒芽。洞中先见素馨花。

一线柔风摇翠叶,满枝香雪缀琼葩。水仙气味略差些。

()

东亭好,无事掩深闺。痛饮长歌红烛夜,沉香小像曲屏西。

何处不堪题。

()

代不数人能几见,去去江空岁年晚。闭门一字不堪煮,无补费神诗作蹇。

西风尽夕城满尘,带水沸潮消息断。十七柳凋十桂爨,更问菱湖与桐馆。

()

白发黄冠老道流,自言家世小兴州。一从移向山南住,吹角孤城二百秋。

()

黄君济川才,大器晚成就。一出事君王,牧马踰岭岫。

元臣举国降,羽葆蒙尘狩。崎岖遂奔亡,空山侣猿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