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客请虾蟆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客请虾蟆朗读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客请虾蟆》是唐代卢仝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虾蟆蟆,叩头莫语人闻声。
扬州虾蚬忽得便,腥臊臭秽逐我行。
我身化作青泥坑。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处境的思考与感叹。诗中以虾蟆为象征,描述了作者自愿承受屈辱和苦难的态度。作者在面对世俗的非议和嘲讽时,选择了低调和沉默,以免引起更多非议。虽然作者感受到了扬州虾蚬的刺激和厌恶,但他并没有回应,而是默默忍受,将自己的身体化作了一片青泥坑。

赏析:
这首诗词以虾蟆的形象来隐喻作者自己,表达了一种宁愿忍受屈辱也不愿与世俗争辩的思想态度。虾蟆是一种不被重视的动物,它不仅没有美丽的外表,还有着特有的腥臊气味,容易招致嘲笑和鄙视。作者将自己比作虾蟆,暗示自己在社会中处于边缘地位,受到轻视和排斥。然而,作者并没有选择回应或反抗,而是选择了沉默和自省。他宁愿将自己的身体化作青泥坑,默默接受来自社会的冷眼和非议,把自己的存在深埋于平庸和无名之中。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寓言的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无奈和忍耐,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它反映了唐代社会中的某种现实,揭示了作者对于社会压力和人际关系的思考与思索。整首诗词通过虚实结合、形象生动的描写,使读者对作者的心境产生共鸣,引发对社会现象和自我处境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卢仝

卢仝tóng〈形〉(约795-835) 唐代诗人,汉族,“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嫡系子孙。祖籍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生于河南济源市武山镇(今思礼村),早年隐少室山,自号玉川子。他刻苦读书,博览经史,工诗精文,不愿仕进。后迁居洛阳。家境贫困,仅破屋数间。但他刻苦读书,家中图书满架。仝性格狷介,颇类孟郊;但其狷介之性中更有一种雄豪之气,又近似韩愈。是韩孟诗派重要人物之一。...

卢仝朗读
()

猜你喜欢

忍话去年事,令我胆欲碎。
公独於此时,砥柱众流汇。
事难见君子,尔曹费车载。
海山危风涛,当有巨鳌戴。
()

重城罢鸣柝,朗月出东山。河汉从西流,滉漾箕尾间。

高树息栖鸟,微露浥芳兰。故人期不至,良夜何漫漫。

()

篇章虽漫往,悃愊讵能通。待子应无恙,临池定有功。

绮疏群大杪,倒影乱流中。何日陪康乐,登临兴未穷。

()

种桑饲春蚕,桑叶何沃若。种瓜待秋摘,瓜蔓何漠漠。

春秋各有获,在野犹可乐。君看金张馆,草深狐兔宅。

()

皇帝二十载,盗起东南隅。蘖芽既不剪,滋蔓遂难图。

荆吴虎兕逸,闽粤狐鼠呼。萨君济时彦,昂昂千里驹。

()

匹马追亡古道傍,便知韩信世无双。筑坛不用萧侯语,垓下焉能灭楚王。

()

不觉年华似箭流,朝看春色暮逢秋。正嗟新冢垂青草,

便见故交梳白头。虽道了然皆是梦,应还达者即无愁。

()

委巷驻高车,清溪夹幽宅。
细雨急逝年,凝灯照寒夕。
依同南树情,飞异西陵迹。

()

石壁凌虚万木齐,依稀疑是武陵溪。
长城旧饮纷胡骑,大漠初惊过汉鼙。
国士死来今已尽,边机愁绝剑空携。

()

碧水澄潭岸影斜,梦中曾系远行槎。分明只欠深秋景,黄土墙头匾豆花。

()

沧海蓬莱万里遥,画栏人立翠岧峣。帘拢影落蛟门岛,枕席声喧蟹浦潮。

花吐千岩攒绮彩,鸟鸣双树合箾韶。仙家指点空青外,酒熟须烦折简招。

()

我命不由天。熟耨三田守妙玄。甘雨泽深先布种,金钱。遍地黄芽最色鲜。养就玉花莲。叶叶分明永永坚。琼蕊被风吹撒动,香传。一道灵光

()

秋兴因危堞,归心过远山。风霜征雁早,江海旅人还。

驿树寒仍密,渔舟晚更闲。仲宣何所赋,只欲滞柴关。

()
凉飚翦菑翳,万山缩鳞甲。
水镜滓不留,千尺见毛发。
凄风日以高,物华寝朘削。
机杼轧晨霜,砧杵捣寒月。
()

天涯秋乍转,重眺子陵台。潭古鱼龙伏,山空鹳鹤来。

自耽丘壑老,那问伯王才。所愧扁舟客,忘机鸟转猜。

()

谷口人未归,凉风满林樾。孤村云气深,千山雨初歇。

()
如梦。
如梦。
和尚出门相送。
()

今日池塘上,初移造物权。苞蔵成别岛,沿浊致清涟。

变化生言下,蓬瀛落眼前。泛觞惊翠羽,开幕对红莲。

()

穆穆林见老成,江湖约我复同盟。
鳄乡未话腥风起,春雪初消好问程。

()
我似羁縻遐徼州,君如霸府大诸侯。
如何鼎食素烹饪,乃谓溪毛堪荐羞。
驽马但能追十驾,铅刀奚可断千牛。
鄙人粗亦知臧否,敢诮东家故日丘。
()

南浦西风合断魂,数枝清影立朱门。

可知春去浑无迹,忽地霜来渐有痕。

()
推治无期任猛宽,苛留累月尚盘桓。
风霜几日经摧挫,案牍逾旬未省观。
失势我如鱼在网,操权吏甚虎而冠。
南班小吏犹知礼,朝夕时来一问安。
()

一瓢流水,一拳顽石,已销磨,多少寒暑。写入诗篇,便算作,登临佳处。

也欺人,得江山助。

()
盛年已去壮心阑,此别慈知后会难。
愿使乾坤同日月,不妨闽浙异江山。
()

吴头之西楚尾东,路分川广此俱通。水来彭蠡滔滔白,树对浔阳的的红。

司马泪多衫易湿,翰林才逸句何雄。风帆且莫匆匆过,瀑布香炉在望中。

()

每入河南府,依然似到家。杯尝七尹酒,树看十年花。

且健须欢喜,虽衰莫叹嗟。迎门无故吏,侍坐有新娃。

()

尝闻地近胡,寒气盛中都。
车马行临塞,关山见落榆。
吴钩皆尚壮,章甫几为儒。

()

魂归寥廓魄归烟,只住人间十八年。

昨日施僧裙带上,断肠犹系琵琶弦。

()

曾赋楞伽峡,灵奇不可模。琼瑶镌作骨,翡翠淬为肤。

鲛室冰分缕,龙湫月弄珠。何须问瀛海,身世在蓬壶。

()

倚天楼阁岳之城,胜概无边眼底生。都宪有诗为世重,大参赓调本非轻。

范公素抱忧民志,别驾非无用世情。一曲遏云歌未了,几人从此继馀声。

()

有口翕如箕,同室戈矛起。痛哉发星星,失人亦失已。

日日顾金人,吁嗟胡为矣。刺舌闻古人,刻骨戒相拟。

()

朝与佳人期,碧树生红萼。暮与佳人期,飞雨洒清阁。

佳人窅何许,中夜心寂寞。试忆花正开,复惊叶初落。

()
闻道仙人萼绿华,曾来此地访仙家。
青衣数十随行处,环佩纷纷香雾车。
()

古今无贵贱,一律入荒邱。乐事灰中火,浮生水上沤。

草枯春自发,人去物难留。世代沧桑变,谁持海屋筹。

()
炊烟一点孤村迥。
娇云敛尽天容净。
雁字忽横秋。
秋江泻客愁。
()

往事真成过眼花,前王俱此走降车。鹤归华表千年郭,燕入乌衣百姓家。

雨坏苑墙生野荠,云残候馆老山茶。欲将吊古无穷意,高倚披云赋落霞。

()

妙哉蔓葛,得托樛木。叶不云布,华不星烛。承侔卞和,质非荆璞。

眷同尤良,用乏骥騄。

()
等閒游目送飞鸿,适意何妨酒一乡。
莲社未应寻盛远,竹林中亦著涛戎。
()

粉黄衣薄沾麝尘。作南华、春梦乍醒。活计一生花里,恨晓房、香露正深。
芳蹊有恨时时见,趁游丝、高下弄晴。生怕被春归了,赶飞红、穿度柳阴。

()

春入西园何苦誇,我曾狂醉洛城花。如今老大都无兴,独坐晴轩看落霞。

()

北顾欢游悲沈宋,南徐陵寝叹齐梁。

水边韶景无穷柳,寒被江淹一半黄。

()
无量光圆不动尊,亘今亘古语奚论。
普云弥布香芬馥,周行无住海幢门。
()

舞罢庭花落,池边看睡凫。无端双蛱蝶,飞上绣罗襦。

()

蓟门霜落水天愁,匹马冲寒渡白沟。燕赵山河分上镇,辽金风物异中州。

黄云古戍孤城晚,落日西风一雁秋。四海知名半彫落,天涯孤剑独谁投?

()
远山近山各奇状,流水止水皆清旷。
烟云到处固难忘,笔墨传之尤可尚。
古人铭枕戒思邪,高士看屏助幽况。
左有琴书右酒尊,怠偃勤兴时一望。
()

()

榆关酒楼临大衢,征人日暮行驻车。鹿裘老翁鬓成雪,夹毂相逢问里闾。

乍闻吴语三太息,坐我楼头话畴昔。自云家世本吴中,住近张王旧宫侧。

()
今朝山色好,不似未晴时。
路转沙汀出,桥回榉柳移。
群山来衮衮,积水去披披。
云叶多奇态,苹花弄晚姿。
()

暂释羁衔性最宜,谁从垌牧识纤离。兰筋养就追风力,不负驱驰报所知。

()

绮席金炉香正燃,铜壶银箭漏初传。
天回星月迷灯烛,风过楼台度管弦。

()

蔓草芊芊迷旧圃,日号狐猩走鼯鼠。
世欲去之嗟未能,竭力米盐汗如雨。
先生人间第一流,目中万事无全牛。

()
双鸡可餍小人腹,未羡侯家千足羊。
借问解鼋食指动,何如蒸鸭瓠壶香。
()

二女九男有底,三公七贵无由。架上乾坤万卷,毫端日月千秋。

()

岁晚念行役,江阔渺风烟。六朝文物何在,回首更凄然。

倚尽危楼杰观,暗想琼枝璧月,罗袜步承莲。桃叶山前鹭,无语下寒滩。

()

钟离春,白头深目凹鼻唇,皮肤若烟面如尘。
手有五色之彩线,为君补衮成天文。
渐台之君荒且忮,明朝夷台作平地。

()

扫地待花落,惜花轻著尘。游人少春恋,踏去却寻春。

()

已隐南山雾,聊经白鹭洲。初闻未得见,怅望登高楼。

空城凝寒云,目极徒离忧。咫尺邈千里,此夕如三秋。

()

行人莫叹前朝树,已占河堤几百春。

惆怅题诗柳中隐,柳衰犹在自无身。

()
龙首凤池家鼎贵,庆传仙李芬芳。
凛然冰雪照闺房。
诞弥当此日,佳气满华堂。
锦袖新封开大国,诏书急欲征黄。
()

恨那日、红兰渡口。津鼓催人恁骤。个侬攀住杨梢,迸情澜、两峰一时斗。

此际石尤偏没有。怪篙工,先把布帆撑就。我这里、才登舻,急回眸、烟迷粉堠。

()

彻夜乡心千万缕。听得骊驹,嘶过村西路。才唱邻鸡天未曙。

仆夫抵死催人去。

()

高蹈槐梢与柳阴,争鸣直到日西沉。
初无识见偏容喙,不读诗书却好吟。
风露细餐虽足饱,山林为计更宜深。
所谈幸尔非人事,逆耳从来欠赏音。
()

酴醾只作酴醾白,自得新诗添秀色。花头已是戴恩光,更渍露华无气力。

()

瓶花备,四季不能同。春备狂风冬备冷,秋防凄雨夏防虫。

十日可从容。

()

函香来礼玉宸君,试上仙台日已曛。灞上地名重此出,浙西河水又平分。

天垂螮蝀光流渚,风振琳琅响入云。黄叶满亭秋色净,洞猿林鹤自成群。

()

钱塘西湖天下奇,浮光万顷澄琉璃。
仙宫佛刹涌金翠,箫鼓之声闻四时。
六龙扶日消春雾,画船撑过茅家埠。

()

在昔闻南亩,当年竟未践。

屡空既有人,春兴岂自免。

()

痴绝吴民部,诗才迥不群。官贫常数米,客到便论文。

似舅何无忌,为郎扬子云。沈冥宁用叹,佳句已流闻。

()

苍茫望落景。
羇旅对穷秋。
赖有南园菊。

()

本欲除阉腐,安知召冠戎。
缁郎不为相,朱贼得称雄。

()
同呼碧嶂前,已是十余年。
话别非容易,相逢不偶然。
多为诗酒役,早免利名牵。
幸有归真路,何妨学上玄。
()

敢嗟君不怜,自是命不谐。著破三条裾,却还双股钗。

()
万里清游不暇慵,双旌换得一枝筇。
来从井络直西路,上到江源第一峰。
海内闲身输我佚,山中佳气为人浓。
题诗试刻岩前石,付与他年苏晕重。
()

千本苍杉俱合抱,夕阴相映寒蝉噪。残僧独归清入昼,秋色满庭浓可扫。

霜钟初歇月未生,但觉篝灯一点明。阶除环佩走流水,楼阁诵经童子声。

()

看山围故国如昨,女墙月来还去。吴楚分、地作镇龙盘,江海汇、天成虎踞。

前朝事、燕子能相语。总不过、偏安割据。逞浮艳、子夜铜鞮,恣淫乐、后庭琼树。

()

闭门日日听风雨。

不道春如许。

()

我来寓居上巳日,秋深杞菊出邻家。薰城岩桂饱香饭,倒影木蕖看水花。

偶然事业成待兔,从此生涯不画蛇。禅床又设旧毡褥,终载湖船把钓车。

()
大明御宇,至德动天。
君臣庆会,礼乐昭宣。
剑佩成列,金石在悬。
椒觞再献,宝历万年。
()

岁去浑无似,时閒亦自歌。林间原寂寞,世上有风波。

溪浅云归树,星沉月满河。平生胜人处,疏拙掩藤萝。

()

苏小门前柳万条,毵毵金线拂平桥。

黄莺不语东风起,深闭朱门伴舞腰。

()

黄金底事赂传神,未必丹青胜似真。只道君王明万里,宁知不识掖庭人。

()
郑卫湮俗耳,正声追不回。
谁传广陵操,老尽峄阳材。
古意为师复,清风寻我来。
幽阴竹轩下,重约月明开。
()

京口流江航,穷途仗神道。
萧条向水陆,云雨白浩浩。

()

紫雾春山绿树齐,水流花屿乱莺啼。蹇驴乌帽归来晚,恰似成都濯锦溪。

()

年年佩温故,先入一枝来。
岁寒吾与女,欲别重徘徊。

()

七月趋梁苑,三年谢尹京。旧风除物蠹,新律奉师贞。

龙节双油重,蛇矛百练明。跃鱼连后旆,腾虎耀前旌。

()

故人两三人,江北久羁旅。寻香古径风,步屧修廊雨。

莼鲈最有味,稻蟹纷难数。我欲往从之,蛮潮正掀舞。

()
清洛平分两岸沙,沙边水色近人家。
隋朝古陌铜驼柳,石氏荒原金谷花。
庭叶霜浓悲远客,宫城日晚度寒鸦。
未成归计关河阻,空望白云乡路赊。
()

一鉴寒光印碧川,石台风细水连天。芦花荡漾迷烟艇,鹤露翻飞点白莲。

鸥梦静酣香稻岸,钓丝閒捲湿云边。渔翁自唱沧浪曲,不管乘除伴月眠。

()
苍茫返照收,羃历寒烟起。
前山黯同色,不辨峰峦美。
独有远来钟,悠扬翟微里。
()

野梅官柳得长生,写出龙吟与凤鸣。已许云封封怨笛,不教人世有愁声。

()
经年寂寞。
已负花前约。
忽向红梅侧畔,开点雪、有人觉。
不开何似莫。
()
福星一点夜堂深,藻泮花泉共照临。
歌咏春风曾点瑟,体当生意宓君琴。
乔松已作参天色,寸草犹持报主心。
但翼斯文扶寿脉,年年一穗爇犀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