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留守王仆射各赋春中一物,从一韵至七。唐代。刘禹锡。莺。能语,多情。春将半,天欲明。始逢南陌,复集东城。林疏时见影,花密但闻声。营中缘催短笛,楼上来定哀筝。千门万户垂杨里,百转如簧烟景晴。
《同留守王仆射各赋春中一物,从一韵至七》是唐代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莺。能语,多情。
春将半,天欲明。
始逢南陌,复集东城。
林疏时见影,花密但闻声。
营中缘催短笛,楼上来定哀筝。
千门万户垂杨里,百转如簧烟景晴。
译文:
黄莺,它能言语,富有情感。
春天已过半,天色渐明。
初次遇见它在南边的街道,又聚集在东城。
稀疏的树林时而见到它的影子,花丛中只听到它的声音。
军营中因乐曲催起短笛声,楼上传来悲伤的筝音。
千门万户中垂柳下,烟景晴朗时百转如簧。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中的一种美妙景象,以莺鸟为主题,表达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莺鸟被描绘成具有语言能力和丰富情感的动物,它们在春天的清晨开始歌唱。诗中描述了莺鸟的声音如何穿过林间和花丛,传遍了整个城市。在军营中,乐曲催起了短笛的声音,而在楼上,则传来了悲伤的筝音。整个城市都被春天的景象所包围,千门万户下垂柳依然婆娑,烟雾中的景色在晴朗的天气中变幻无穷。通过描绘莺鸟和春天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命活力的赞美。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鲜明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妙和生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命的热爱。它以清新的语言和细致入微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和美丽的春天世界,让人感受到春天的醉人气息和生命的活力。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刘禹锡。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拟汉郊祀歌十九首 其六 玄冥。明代。胡应麟。玄冥水伯,载司寒冱。殒霜杀草,昆虫闭户。北风宵厉,飞霰昼零。木脱水涸,雷蛰无声。岁运既徂,阳和在候。万宝既成,敢告明后。
三月二日奉诏赴西园曲宴席上赋呈数政开府太。宋代。张嵲。邦人钦伫见仪刑,诏使相望对宠灵。位冠三公师尚父,躬全五福寿康宁。久留行色春过半,乍别天颜涕欲零。谁识上心优老意,从行仍许鲤趋庭。
春桂问答二首。唐代。王绩。问春桂,桃李正芬华。年光随处满,何事独无花。春桂答,春华讵能久。风霜摇落时,独秀君知不。
今朝。元代。王冕。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东邻已藤蔓,西邻但桑麻。侧闻义士招,我辈□已华。世事既如此,不乐将奈何?
龟山。宋代。崔敦礼。当年王气拥神州,衮衮朝宗此地由。自昔好山犹故色,只今清泗漫安流。苍烟锁合神仙府,宿藓封深魍魉囚。病眼不堪重北望,西风挥泪下扁舟。
秋日泛海赴奠何师相 其三。明代。谢长文。荐牍通名姓,儒冠十九年。自非劳剪拂,何得借云烟。百里沿河润,穷途剩研田。报施待来世,今日亦徒然。
白乳泉。明代。王世贞。沸泉迎日似明玑,穿破云根乳自肥。何似世尊将作供,不教新犊雪山饥。
南山有佳色 其五。明代。王应斗。把酒何当作寿卮,春林花落鸟衔时。蓬莱宫阙遥相对,抚景宁堪今昔悲。
余丐郡得婺以诗相迎次韵。宋代。楼钥。风际端宜鷁退飞,青云高处有危机。屡遮西日成何事,几向东风咏式微。塞马云何真是福,鲈鱼正不为知几。休论五马人生贵,且奉潘舆得赋归。
寄灵仙观舒职方学士。宋代。钱惟演。方瞳玄鬓粉闱郎,绛阙斋心奉紫皇。徵士高怀云在岭,骚人秋思水周堂。闲园露草开三迳,灵宇华灯烛九光。知有美田堪种玉,几时春渚逐归艎。
闻陈无却辞钱丞相道堂。宋代。释居简。挂堂钱了不求馀,熟处工夫放得疏。逐客未行丞相令,绝交先作孔方书。富非贫乐人皆笑,去似留轻絮不如。采采蕨薇歌日暮,也胜弹铗叹无鱼。
张仲良久约出郊以诗督之。宋代。杨万里。百花亭下花如海,子厚宅前溪似油。幕下风流法曹掾,坐窗犹未作遨头。
汉元砚歌。清代。李茹旻。巨璞胚胎饱精液,光怪迸起昆仑坼。元气淋漓沧溟窄,岳祇骇走神工擘。阳九方回祖龙厄,谁其获者帝子赤。西京制诏多乃绩,真宰上诉天应惜。未央烟焰将炎赫,雷电晦冥失踪迹。太原公子握天策,流转依然在宫掖。中垒遗编亡故册,诏行秘书书屏帟。书罢只字无差忒,帝嘉五绝声啧啧。稽首拜赐归第宅,纪恩镌铭深镂刻。六十三字钗股划,一字可抵南金百。至今桑海几变易,神物总呵无缺隙。中磨研处稍洼潟,千年墨蚀龙香碧。顾我涂鸦涩如棘,书法懒学由夙昔。远愧前贤妙钩画,安用联坳各尽墨。徒尔嗜古有奇癖,钦此宝物世希得。为置左右图书侧,玉润金坚照颜色。吁嗟万物会有役,精爽一片肯虚掷。方今上有圣明辟,补天何当助微砾。
病告中答王錡见招。宋代。贺铸。伏枥驽骀伏枕人,不应俱是厌京尘。东城自有乘肥客,白苎新裁探候春。
二禽篇二首 其一。元代。马臻。杜鹃杜鹃,闻尔曾为蜀天子,一自城荒尔身死。当年御极日万几,何苦今朝自如此。恭闻太上垂玄言,治大国兮烹小鲜。流情纵逸不追悔,无端却恨春山烟。毛衣■缕满身黑,万里岷峨归不得。六合茫茫啼一声,春风为尔无颜色。
至游堂二首。宋代。袁说友。嗟哉予少年,学志如蒙泉。区区指漫血,未识方与贺。晚于方册间,再拜予公先。琳琅餐珠玑,意公真其仙。寒窗手不停,朝暮披云天。已办膺门登,肯放边腹便。一身落宦海,去若不系船。怀此日月长,岁晚而夤缘。长安初拜公,抠趋立庭偏。一见意未尽,愦愦如醉眠。春闱接从容,拜赐喜欲颠。夜半呼论文,不复怀官联。此身愿持似,稽首从公贤。一意门墙归,稍却名利愆。寻幽并湖山,百计一未全。而公亦倦游,卜筑方怡然。把然问明月,诲我诗成编。淋浪身上衣,归喜那更湔。雄篇富褒拂,字字华衮鲜。吾侪一瓣香,斯文今有传。
题日记。宋代。范成大。谁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亦梦中。若向梦中寻梦觉,觉来还入大槐宫。
庆春泽 安宁元夕。明代。杨慎。鱼市笙歌,螳川灯火,又看滇海元宵。剪剪轻风,绮罗十里香飘。彩云影罩冰壶地,人家在、月户星桥。恣经过、一刻千金,玉漏迢迢。柳金梨雪催春早,叹他乡异节,回首魂销。今夜相思、玉人何处吹箫。锦江烟水迷归望,绿琴心愁恨慵调。梦回时、酒醒灯昏,月转梅梢。
次韵何叔信。宋代。赵蕃。苔藓斑斑过雨廊,菱荷猎猎晚秋乡。庐山大似要元亮,江夏安能隐戴良。酒遇诸豪君可敌,诗逢二妙我无长。昔何勇锐今何怯,畅叙深孤咏与觞。
狱中集古十六首 东岩同扉 其十二。明代。韩邦奇。昔献长扬赋,风云四海生。遭逢圣明主,礼乐秀群英。
挽大理卿王公宇 其一。明代。何乔新。正气钟河岳,芳声蔼搢绅。民歌清白吏,国重老成人。素蕴嗟方展,清标怅永沦。寒飔吹画翣,行道共沾巾。
张燕公读书堂。元代。刘因。阴壁下寒泉,阳崖隐深洞。想像张幽州,当年此弦诵。遐情纳方寸,灏露惊宵梦。既有真积功,岂无致时用。不然起绝学,犹当垂后统。济济唐开元,儒臣相伯仲。文虽数燕许,名不并姚宋。遂令百世下,烟霞抱馀痛。寻幽纵步贪,怀古清歌送。缅思白鹿翁,眼中见连栋。兹山有道气,会遇或天纵。聊以永今朝,白云不可种。
宿华州公署。明代。袁宏道。古槐修柏琅玕竹,晓日晴岚翡翠山。疏影半窗鸠忽语,湘南烟水梦初还。
罗浮再游三首 其二。清代。吴灏。玉女身边小石楼,云中相伴已千秋。黄龙洞口歌舞石,虚梦刘王计未酬。
怨歌行二首 其一。元代。梁寅。云母屏风零露洁,蒲萄锦衾残月光。羞看绣帐双鸳带,徒费薰衣百和香。
谢恩出偶成。明代。陈琏。随班晓入谒金鸾,面对天颜咫尺间。身披赐衣深雨露,手提教铎重丘山。王通千载称高士,杨震当年亦冷官。自愧菲才何以报,平生惟有寸心丹。
仪鸾殿早秋。唐代。李世民。寒惊蓟门叶,秋发小山枝。松阴背日转,竹影避风移。提壶菊花岸,高兴芙蓉池。欲知凉气早,巢空燕不窥。
赠杜介。宋代。苏轼。我梦游天台,横空石桥小。松风吹菵露,翠湿香嫋嫋。应真飞锡过,绝磵度云鸟。举意欲从之,翛然已松杪。微言粲珠玉,未说意先了。觉来如堕空,耿耿窗户晓。群生陷迷网,独达从古少。杜叟子何人,长啸万物表。妻孥空四壁,振策念轻矫。遂为赤城游,飞步凌缥缈。问禅不归舍,屡为瓠壶绕。何人识此志,佛眼自照了。我梦君见之,卓尔非魔娆。仙葩发茗碗,剪刻分葵蓼。从今更不出,闭户闲騕袅。时从佛顶岩,驰下双莲沼。
夜雪泛舟游南溪。唐代。韦庄。大江西面小溪斜,入竹穿松似若耶。两岸严风吹玉树,一滩明月晒银砂。因寻野渡逢渔舍,更泊前湾上酒家。去去不知归路远,棹声烟里独呕哑。
清平乐 盛子昭花下欠伸美人图。元代。张翥。阶前昼永。绕石芭蕉影。半*云鬟慵不整。寂寞朝酲乍醒。湘裙翠被风流。背人无限娇羞。玉腕一双跳脱,欠伸浑是春愁。
珍珠帘 韵松燕山重九小影。清代。何振岱。七千里外瑶华影,恁亭亭、妥向湘筠帘底。纤手袖罗垂,似微闻环佩。茱菊风光重九好,写几点、燕山晴翠。凝睇。正雁带声过,碧霄无际。应是阆苑词仙,度红尘小劫,拈愁还理。旧梦谱银箫,落清歌云背。伫立风前明玉树,爱自署、璇闺芳字。闲对。合供傍莲龛,莲炉烟细。
三元里。清代。张维屏。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家室田庐须保卫,不待鼓声群作气,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乡分远近旗斑斓,什队百队沿溪山。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夷兵所恃惟枪炮,人心合处天心到,晴空骤雨忽倾盆,凶夷无所施其暴:岂特火器无所施,夷足不惯行滑泥,下者田塍苦踯躅,高者冈阜愁颠挤。中有夷酋貌尤丑,象皮作甲裹身厚。一戈已摏长狄喉,十日犹悬郅支首。纷然欲遁无双翅,歼厥渠魁真易事。不解何由巨网开,枯鱼竟得攸然逝。魏绛和戎且解忧,风人慷慨赋同仇,如何全盛金瓯日,却类金缯岁币谋。
仙牛岭阻雪即事 其九。清代。成鹫。似月非烟见未真,夜堂如画迥无尘。门前也有齐腰雪,谁是当年断臂人。
后凯歌词九首 其三 克夷门。宋代。耶律铸。蚁扰蜂喧笑骑过,鼓儳争自落长河。人人斗说空鞍马,不似今番数最多。
默记淮南王事。宋代。宋庠。班葛才华尽冠时,如何褒贬两参差。八公并号翀宵客,谁作当年诣吏辞。
牡丹花开讶其憔悴戏示诸衲。明代。释函是。鄂君何事减生平,岂到山中绣被轻。国色但存兴庆白,天香犹见雒阳名。不将富贵撩人意,故作清癯称道情。直待懒残寒涕尽,明年应有露苞生。
南都题族侄小庄。元代。李裕。开轩向南圃,僻近大江头。碧玉敲湘竹,绡囊破海榴。林喧闻鸟度,荇动见鱼游。更是欢游处,莲池荡小舟。
孤愤吟十三首。宋代。高斯得。覆按山陵挈累行,金多季子橐赍轻。殿中御史尤堪戮,尽室逃归骇一城。
戏题燕市所见 其二。明代。王世贞。相君筑堤西弄,词客待诏公车。鸣驺定先宿鸟,弹铗不愁无鱼。
题司空表圣王官谷。宋代。王临。夫君久逐夜舟移,依旧岩扃锁翠微。位至文昌还避世,身甘幽谷是知机。清风未泯随流水,遗像空存伴落晖。百有馀年同俯仰,白云犹绕故亭飞。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宋代。释正觉。眼横鼻直,气清骨寒。手眼外应金篦快,身心内照玉壶宽。机丝交织兮春华蔟蔟,与物齐平兮梦蝶团团。
柳山诸诗八首 其三 杏坛。明代。顾璘。渔父讥仲尼,孤凤遂辞楚。谁留坛树枝,摇花映江渚。明明虞夏谟,白首困行旅。临河歌猗兰,千载复谁语。
烧香三绝句 其三。宋代。张纲。闭眼无劳身外思,安心有法静中知。香添细炷焚千和,茶碾新芽试一旗。
送侍御李公还台三首 其二。明代。欧必元。满目风云趁羽翰,兰台新命入长安。碧鸡久有滇南颂,金马犹同汉代看。白简自清狐菟窟,乌台还见柏霜寒。鲰生敢拟舆人颂,幸接龙门百代欢。
访隐。明代。雪溪映。久向名飞未习眉,寻踪几折过岩欹。转从怪道泉珠洒,飘瞥悬崖乳玉垂。开落松花数许里,短长竹子百余枝。却逢种术东篱下,翻问溪童是阿谁。
黄山盛节妇挽诗。明代。张宁。旌显非初望,归全是宿心。痛怜双孺在,笑入九原深。剑及延平化,珠还合浦沈。生荣死更好,乡国有徽音。
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宋代。释绍嵩。乱点琼葩艳艳明,半粘残雪不胜清。春风十里梅花路,拄杖寻诗独自行。
重入千山二绝 其二。明代。释函可。万壑千峰是旧知,此回相见异前时。寒鸦亦似曾相识,两两飞来低树枝。
兴善寺贝多树。唐代。张乔。还应毫末长,始见拂丹霄。得子从西国,成阴见昔朝。势随双刹直,寒出四墙遥。带月啼春鸟,连空噪暝蜩。远根穿古井,高顶起凉飙。影动悬灯夜,声繁过雨朝。静迟松桂老,坚任雪霜凋。永共终南在,应随劫火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