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不见。唐代。武元衡。荆门一柱观,楚国三休殿。环珮俨神仙,辉光生顾盼。春风细腰舞,明月高堂宴。梦泽水连云,渚宫花似霰。俄惊白日晚,始悟炎凉变。别岛异波潮,离鸿分海县。南北断相闻,叹嗟独不见。
《独不见》是唐代诗人武元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荆门一柱观,楚国三休殿。
环珮俨神仙,辉光生顾盼。
春风细腰舞,明月高堂宴。
梦泽水连云,渚宫花似霰。
俄惊白日晚,始悟炎凉变。
别岛异波潮,离鸿分海县。
南北断相闻,叹嗟独不见。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对远方景物的向往和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一系列美丽的景观和寓意,表达了诗人对神仙、宴会和自然景色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离别的感慨。
赏析:
诗词的开篇“荆门一柱观,楚国三休殿”描绘了荆门的一根柱子和楚国的三座宫殿,展示了壮丽的景象。接着,“环珮俨神仙,辉光生顾盼”以形容词和动词的方式描绘了出现在宴会上的美丽女子,她们闪烁着宝石和珍珠的光芒,神态优雅动人。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春风细腰舞,明月高堂宴”描绘了春天的风婉转轻盈,以及明亮的月光下人们的宴会场景。这些描写展示了诗人对欢乐与美好的向往。
然而诗中的情景突然转变,“梦泽水连云,渚宫花似霰”,描述了梦幻般的景色,如水与云相连,宫殿上的花朵如雨花飘散。这一转变意味着诗人的心境发生了变化,感受到了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无常。
接下来的几句“俄惊白日晚,始悟炎凉变。别岛异波潮,离鸿分海县。南北断相闻,叹嗟独不见”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和分别的感叹。他意识到白天已经过去,意味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离别的图景出现,象征着诗人与亲人、朋友的分离,他们相隔遥远,无法相见,而这种孤独与思念的感觉使诗人感到沉重。
整首诗词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转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离别的感慨。它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绪。
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政治家,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武元衡。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政治家,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丘中春卧寄王子。唐代。岑参。田中开白室,林下闭玄关。卷迹人方处,无心云自闲。竹深喧暮鸟,花缺露春山。胜事那能说,王孙去未还。
吁嗟篇。两汉。曹植。吁嗟此转蓬,居世何独然。长去本根逝,夙夜无休闲。东西经七陌,南北越九阡。卒遇回风起,吹我入云间。自谓终天路,忽然下沉渊。惊飙接我出,故归彼中田。当南而更北,谓东而反西。宕宕当何依,忽亡而复存。飘飘周八泽,连翩历五山。流转无恒处,谁知吾苦艰。愿为中林草,秋随野火燔。糜灭岂不痛,愿与株荄连。
与陈惟秦郑震卿宿老禅庵。明代。徐熥。古寺钟残夜已分,三人同卧一床云。他时此地闻钟夜,未必连床又是君。
周公礼殿。宋代。李石。蜀侯作頖锦水湄,先圣先师同此室。巍然夫子据此座,殿以周公名自昔。圣人现金两如一家,均是周人先后出。想见东家中夜梦,犹与公孙同衮舄。斯文授受乃关天,不为汉唐加损益。我时来视俎豆事,重是汉人斤斧迹。汉宫制度九天上,散落人间此其一。多因丰屋起戎心,独此数椽绵岁历。规模{堞土换山}嵲东鲁似,气象缥缈西岷敌。竹松犹是斯干诗,风雨方知隆栋吉。虽然汉献来至今,阅世已多驹过隙。中间岂无鸟鼠虑,妙斲不知难辄易。工师不揆乱如麻,敢向般门言匠石。诗书譬彼尚阙文,后学如何补遗逸。祖龙非意窃登床,蝌蚪有心来坏壁。旧章仅在命如丝,谁勒吾诗胜丹漆。
题倪云林赠耕云东轩读易图。元代。黄公望。君家书屋锁閒云,庭前丛桂吹清芬。东轩虚敞坐凉夜,扑帘香雾来纷纷。金吹不动露华洁,月里仙人降瑶节。奇葩点缀黄金枝,灵种移来白银阙。秋林潇洒秋气清,千竿修竹开前楹。自是燕山尚清贵,不与桃李争芳荣。花下诗成日未尽,更喜幽人往来近。清绝何如元镇图,应识耕云是高隐。
大雨。宋代。陆游。北窗欲化庄生蝶,睡思蒙蒙栖倦睫。川云忽带急雨来,万点纵横打荷叶。坐收爽气入诗律,更借凉颸吹醉颊。壤檐腐瓦凛欲堕,积潦中庭深可涉。儿愁漏湿废夜课,妇畏泥涂停早饁。老翁自笑独尔顽,更喜烟波摇短楫。
壬寅元日。宋代。赵蕃。壮岁频羁宦,王春又履端。东占风料峭,北验斗阑干。历数尧年永,条章汉诏宽。残生侣麋鹿,何路接鵷鸾。
五日。明代。郭之奇。地近相思水,愁添今古流。所思在何许,古之失意俦。湘娥目眇眇,楚臣恨悠悠。颇疑洞庭叶,先飞天地秋。江枫湛千里,渚竹变双眸。春心伤夏日,朱野动炎飕。浴兰成我洁,分艾与时求。一薰虽可畏,百鍊岂能柔。持此慨慷怀,于今果孰酬。始怨人胡往,其亦知我忧。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八。明代。祝允明。凤鸟有五文,不共群禽姿。言欲览德辉,来下梧桐枝。文采众爱惜,云是应世奇。廷无箫韶仪,好文空言为。恐终返天山,逝难风尘羁。
侯家鹧鸪。唐代。郑谷。江天梅雨湿江蓠,到处烟香是此时。苦竹岭无归去日,海棠花落旧栖枝。春宵思极兰灯暗,晓月啼多锦幕垂。唯有佳人忆南国,殷勤为尔唱愁词。
阻浅拨闷十首 其八。明代。顾璘。正月楼船发古杭,三春■棹汶河傍。未愁绿酒追行乐,却恨班衣远故乡。
使院黄葵花。唐代。韦庄。薄妆新著澹黄衣,对捧金炉侍醮迟。向月似矜倾国貌,倚风如唱步虚词。乍开檀炷疑闻语,试与云和必解吹。为报同人看来好,不禁秋露即离披。
村行。唐代。杜牧。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
题豫章镏孝纪所藏米元晖画卷时久不得东吴消。宋代。吴哲。 淞阳之居何处寻,展卷聊复尉幽心。门前莺去春事毕,屋里雨鸣江树深。微茫汉月堕燕草,窈窕吴成越吟。南宫仙人独不死,白云峨峨苍山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