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不见

独不见朗读

《独不见》是唐代诗人武元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荆门一柱观,楚国三休殿。
环珮俨神仙,辉光生顾盼。
春风细腰舞,明月高堂宴。
梦泽水连云,渚宫花似霰。
俄惊白日晚,始悟炎凉变。
别岛异波潮,离鸿分海县。
南北断相闻,叹嗟独不见。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对远方景物的向往和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一系列美丽的景观和寓意,表达了诗人对神仙、宴会和自然景色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离别的感慨。

赏析:
诗词的开篇“荆门一柱观,楚国三休殿”描绘了荆门的一根柱子和楚国的三座宫殿,展示了壮丽的景象。接着,“环珮俨神仙,辉光生顾盼”以形容词和动词的方式描绘了出现在宴会上的美丽女子,她们闪烁着宝石和珍珠的光芒,神态优雅动人。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春风细腰舞,明月高堂宴”描绘了春天的风婉转轻盈,以及明亮的月光下人们的宴会场景。这些描写展示了诗人对欢乐与美好的向往。

然而诗中的情景突然转变,“梦泽水连云,渚宫花似霰”,描述了梦幻般的景色,如水与云相连,宫殿上的花朵如雨花飘散。这一转变意味着诗人的心境发生了变化,感受到了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无常。

接下来的几句“俄惊白日晚,始悟炎凉变。别岛异波潮,离鸿分海县。南北断相闻,叹嗟独不见”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和分别的感叹。他意识到白天已经过去,意味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离别的图景出现,象征着诗人与亲人、朋友的分离,他们相隔遥远,无法相见,而这种孤独与思念的感觉使诗人感到沉重。

整首诗词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转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离别的感慨。它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绪。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武元衡

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政治家,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武元衡朗读
()

猜你喜欢

田中开白室,林下闭玄关。卷迹人方处,无心云自闲。

竹深喧暮鸟,花缺露春山。胜事那能说,王孙去未还。

()

吁嗟此转蓬,居世何独然。

长去本根逝,夙夜无休闲。

()

整屦欲有往,故人忽西来。盎然阳春怀,共向东风开。

()

古寺钟残夜已分,三人同卧一床云。他时此地闻钟夜,未必连床又是君。

()
蜀侯作頖锦水湄,先圣先师同此室。
巍然夫子据此座,殿以周公名自昔。
圣人现金两如一家,均是周人先后出。
想见东家中夜梦,犹与公孙同衮舄。
()

君家书屋锁閒云,庭前丛桂吹清芬。东轩虚敞坐凉夜,扑帘香雾来纷纷。

金吹不动露华洁,月里仙人降瑶节。奇葩点缀黄金枝,灵种移来白银阙。

()
北窗欲化庄生蝶,睡思蒙蒙栖倦睫。
川云忽带急雨来,万点纵横打荷叶。
坐收爽气入诗律,更借凉颸吹醉颊。
壤檐腐瓦凛欲堕,积潦中庭深可涉。
()
壮岁频羁宦,王春又履端。
东占风料峭,北验斗阑干。
历数尧年永,条章汉诏宽。
残生侣麋鹿,何路接鵷鸾。
()

地近相思水,愁添今古流。所思在何许,古之失意俦。

湘娥目眇眇,楚臣恨悠悠。颇疑洞庭叶,先飞天地秋。

()

凤鸟有五文,不共群禽姿。言欲览德辉,来下梧桐枝。

文采众爱惜,云是应世奇。廷无箫韶仪,好文空言为。

()

江天梅雨湿江蓠,到处烟香是此时。苦竹岭无归去日,

海棠花落旧栖枝。春宵思极兰灯暗,晓月啼多锦幕垂。

()

正月楼船发古杭,三春■棹汶河傍。未愁绿酒追行乐,却恨班衣远故乡。

()

薄妆新著澹黄衣,对捧金炉侍醮迟。向月似矜倾国貌,倚风如唱步虚词。

乍开檀炷疑闻语,试与云和必解吹。为报同人看来好,不禁秋露即离披。

()

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

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

()

淞阳之居何处寻,展卷聊复尉幽心。

门前莺去春事毕,屋里雨鸣江树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