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谷口元赞善所居(一作赠池阳谷口)

过谷口元赞善所居(一作赠池阳谷口)朗读

过谷口元赞善所居

入谷访君来,
秋泉已堪涉。
林间人独坐,
月下山相接。

重露湿苍苔,
明灯照黄叶。
故交一不见,
素发何稠叠。

中文译文:

来到谷口拜访朋友,
秋天的泉水可以涉足。
在林间独自坐着,
山景和月光相互交融。

重重的露水湿润苍苔,
明亮的灯光照亮了黄叶。
老朋友很久不见,
白发却越来越厚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去谷口拜访朋友的情景。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虽然谷口的泉水已经深秋,但还是可以涉足其中,显示出了谷口自然景色的美丽。诗人坐在林间,感受着夜晚的宁静,通过描绘月光和山景的相映成趣,表达了对友谊深厚的理解和感激之情。

诗人用“重露湿苍苔,明灯照黄叶”的形象描绘环境,烘托出清幽的山谷夜景。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与故交很久不见的情感,通过“素发何稠叠”这一形象描写,表达了时光如梭,岁月已经让故交的白发增多,戏剧化的反差让人深感对友谊的珍惜和惋惜之情。

这首诗虽然笔墨不多,但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形象描写,展现出了作者深深的思念和对友谊的珍视。整体诗意温婉而深情,让人产生共鸣,并引发对友谊与人生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端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李端朗读
()

猜你喜欢

宪部为郎久,琳宫解组归。
赐章三品贵,眉寿八旬稀。
橘向前洲种,金难故里挥。
凄凉薤露曲,泪湿老莱衣。
()

守蜀思无羽翼飞,所思东向瀫江湄。山林适意君先手,轩冕辞荣我后时。

道阻八千通远信,年迎七十是归期。故人恩意如金玉,新得邮中数首诗。

()

蛮荒溪洞极边头,仗剑从军忆壮游。杨柳春风千部落,旌旗晓日万貔貅。

路经彭蠡洲前过,江自巴州峡外流。早报远人归圣化,貂蝉从古出兜鍪。

()

我到城中已五日,子在山间不一来。应畏风寒历冰雪,想忧涧滑行莓苔。

石泉绕户只自语,柴门竟日因谁开。姑射今朝好晴色,相期握手登崔嵬。

()
岁暮客途远,奈此风雪何。
故人念行役,置酒相婆娑。
高筵无杂宾,欢饮啸且歌。
更长烛易短,乐极哀还多。
()
涉淮淮水浅,泝溪溪水迟。
君到桐庐日,正值采茶时。
试问严陵迹,今复有谁知。
()
知是何峰秀所钟,曾因手种得仙翁。
暑须怯袅粘金穗,凉瓣嗔封迸柿红。
扑卖有声传寂昼,幽妍无力借薰风。
窑瓶插满清香烈,欹枕探吟鄙鹿葱。
()

木叶谁知楚客愁,省郎三径足淹留。悬灯共照金花夕,倚曲翻惊玉树秋。

不为铅华伤国艳,转因沦落见风流。东篱满把饶相笑,十载长安纵意游。

()

雨过千畦䆉稏黄,趁晴刈穫可登场。田家子妇开眉语,白粲新炊满屋香。

()

踏破寰中万里尘,争知骏骨委咸秦。飞腾不是书生分,东望家山一惨神。

()
北商久不通,犁枣罕登盘;山舍惟有橘,琐细如弹丸,此外则柿栗,收拾猿鸟残。
虽无庞翁话,儿孙亦团栾。
今岁雨雪晚,岁莫始大寒,二稚乃可怜,不诉衣襦单。
地炉有微火,诵书到更阑。
()

一气有聚散,变化莫能测。

氤氲弥太虚,肤寸繇触石。

()

去国资孝本,循忠全令名。舟里多奇计,芦中复吐诚。

偃月交吴舰,鱼丽入楚营。光功摧妙算,载籍有馀声。

()
山无情。
水无情。
杨柳飞花春雨晴。
征衫长短亭。
()
万仞山根蝼蚁,千车辙底螳琅。
不怕{左麦右丰}蕡婴刃,只尤玉石焚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