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曲
魏帝宫人舞凤楼,
隋家天子泛龙舟。
君王夜醉春眠晏,
不觉桃花逐水流。
中文译文:
桃花曲
魏帝的宫人在凤楼上跳舞,
隋朝的天子在龙舟上划行。
君王夜间醉酒,春天沉睡到晚,
不知不觉桃花随水流动。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宫廷中的场景,以及君王在春天的醉酒和漫长的沉睡中错过了桃花的美景。诗中通过对魏帝和隋朝天子的描绘,展示了君王们享受宴乐和繁华的生活,但也暗示了他们对自然美景的疏忽和错过。
赏析:
《桃花曲》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君王们在宫廷中的欢乐和享受,但也表达了对于自然美景的忽略和错过。诗中的桃花象征着春天和美好,而君王的醉酒和沉睡则暗示了他们对这些美景的无知和冷漠。整首诗以简洁的句式和流畅的韵律展现了作者对于时光流转和人生短暂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顾况。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采桑子 其一 秋闺。清代。吴绮。西风不管梧桐叶,乱落秋光。跌碎斜阳,犹剩纱窗一半黄。新寒陡入罗衣薄,睡尽残缸。销却余香,昨夜南来雁带霜。
新夏歌。唐代。李贺。晓木千笼真蜡彩,落蕊枯香数分在。阴枝秀牙卷缥茸,长风回气扶葱茏。野家麦畦上新垄,长畛裴回桑柘重。刺香满地菖蒲草,雨梁燕语悲身老。三月摇扬入河道,天浓地浓柳梳扫。
徐汊即事四首 其三。明代。李梦阳。北船阻风晴未放,数舸南来却恁飞。扶柁长年频看眼,浪翻江叉赵家围。
九日四首。宋代。李石。昔人卧听门前酒,我亦坐看篱下花。不是雨多门自掩,情知岁恶酒难赊。
思越州山水寄朱庆馀。唐代。章孝标。窗户潮头雪,云霞镜里天。岛桐秋送雨,江艇暮摇烟。藕折莲芽脆,茶挑茗眼鲜。还将欧冶剑,更淬若耶泉。
挽彭处士夫妇。明代。程敏政。隐君元是彭仙后,一日凌风去不回。寂寞王屯坡下路,杖藜谁复听松来。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四十四。宋代。汪元量。篷窗倚坐酒微酣,淮水无波似蔚蓝。双橹咿哑摇不住,望中犹自是江南。
庆都篇。明代。李梦阳。于昭开帝则,荡荡协钦文。高辛初缵服,大舜复升闻。瞻依太古日,怅望春空云。缓策遵墟里,翱翔咏放勋。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唐代。贺知章。荒憬尽怀忠,梯航已自通。九攻虽不战,五月尚持戎。遣戍征周牒,恢边重汉功。选车命元宰,授律取文雄。胄出天弧上,谋成帝幄中。诏旂分夏物,专土锡唐弓。帐宿伊川右,钲传晋苑东。饔人藉蕡实,乐正理丝桐。岐陌涵馀雨,离川照晚虹。恭闻咏方叔,千载舞皇风。
金溎生武祥属题所著书三种 其二 题《表忠录》。清代。郑孝胥。纸城而铁人,壮哉刘防禦!赤溪考铜鼓,作书表其墓。邪说方弥天,势若蚩尤雾。子书岂《春秋》,欲使乱贼惧。
晚登斋云阁。宋代。李弥逊。窈窕僧窗十肘长,解分眼界入他方。尘襟偶脱公家事,鼻观重参佛土香。寒日半收山着色,晚风无力水磨光。幽寻已觉沧洲近,身外营营付一觞。
夏日同僚友游崔都尉山庄分韵。明代。王世贞。尺五高临杜曲天,况逢三伏胜游偏。夹堤杨柳凉全得,出水芙蕖晓故鲜。南国烟波开槛外,西山风雨落尊前。谁家暗度秦台引,回首朱门月可怜。
渡彭蠡湖。宋代。徐俯。沙岸委蛇白,云林迤逦青。千山拥庐岳,百水会宫庭。旋食犹能饭,丛祠更乞灵。江湖万里浪,政尔片帆轻。
题刘广文墨竹。明代。杨巍。千载俄逢此墨君,茅斋顿觉起秋云。静怜疏影时相对,遥忆清风晚未闻。高节不随天地老,淡烟曾与蕙兰群。伊谁携向西窗坐,惟有能诗郑广文。
李龙眠山居图。明代。王汝玉。群山苍翠开云屏,中有飞瀑悬青冥。绿阴深锁白日静,千岩万壑花娉婷。龙眠居士神仙客,平生常著游山屐。荒崖幽谷遍经行,野鹤閒猿总相识。百年人去空青山,独留翰墨传世间。画中三友如何即,高躅那远那能扳。我生夙抱林泉癖,家住吴家山水国。十年游宦客京华,回首五湖烟树隔。晴窗对画归兴新,绿萝飞花瑶草春。我当招起龙眠友,拂袖同为林下人。
哭常权。宋代。刘克庄。曾佐下风山县里,长官贵重若神明。行香野寺徐方至,白事琴堂久始迎。远递无书悲契阔,老襟有泪怆生平。郎君如玉闻先夭,谁护丹旌问去程。
送顾谨中还吴。元代。徐贲。野店风花傍客飞,尊前长是泪沾衣。相逢相别俱零落,君向江南我未归。
喜雪简社友。元代。张翥。今朝腊日初飞雪,一白先期报岁丰。坐见洪荒还太古,信知造化自虚空。诗情画意天机外,和气欢声帝力中。便欲访君僧舍去,冻泥晴滴阻西东。
蹭蹬生涯一钓蓑,东西淮海信涛波。乱来益觉人情薄,客里其如日费多。
麟阁壮图今老矣,菟裘归计奈贫何。越吟楚奏那能已,时倚哀弹拍棹歌。
泊舟盐桥儿子洙辄于市买历尾题云客里其如日费多因取笔足成一诗。宋代。赵鼎。蹭蹬生涯一钓蓑,东西淮海信涛波。乱来益觉人情薄,客里其如日费多。麟阁壮图今老矣,菟裘归计奈贫何。越吟楚奏那能已,时倚哀弹拍棹歌。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堦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堦寂寂 一作:阶寂寂)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项脊轩志。明代。归有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堦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堦寂寂 一作:阶寂寂)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无此段文字;沪教版无此段。)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