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硖。唐代。杜甫。行迈日悄悄,山谷势多端。云门转绝岸,积阻霾天寒。寒硖不可度,我实衣裳单。况当仲冬交,溯沿增波澜。野人寻烟语,行子傍水餐。此生免荷殳,未敢辞路难。
《寒硖》一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行走的脚步悄悄地前进,
山谷的地势千变万化。
云门转的方向越来越离岸,
积尘阻塞了天空,来寒意。
这寒苦的硖地无法跨越,
我已衣着单薄得如寒鸦。
何况此时是仲冬相交,
顺着河岸向上,波浪汹涌。
野人寻找炊烟的话语,
行者在水边就餐。
我这一生已经免去了许多困扰,
不敢回避前路的艰难险阻。
这首诗通过描写行者在冬天行进的艰苦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困境的勇往直前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幸运的感恩之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翠蛟亭。宋代。泰亨。坡谢无人共此山,翠蛟亭上拍栏干。溪声到耳三更雨,岚气沾衣六月寒。酒酿可呼仙子饮,池深怕有老龙蟠。天河挽住不容易,只纵游人一饷观。
园居即事 其四。清代。赵春熙。诚然吾亦爱吾庐,种树莳花趣觉余。谋醉酒资人间字,课儿手写父遗书。披吟自拙谋生计,衫履无华称索居。解得春风无限乐,管教块垒自消除。
妾薄命呈文山道人。宋代。汪元量。妾初未嫁时,晨夕深闺中。年当十五余,颜色如花红。千里远结婚,出门山重重。与君盛容饰,一笑开芙蓉。君不顾妾色,剑气干长虹。耿耿丈夫□,□□天下雄。结发未逾载,倏然各西东。妾独□□□,□养姑与翁。姑翁去年春,长梦随飘风。思君□□□,音信安可通。谅无双飞翼,焉得长相从。自服嫁时衣,荆钗淡为容。誓以守贞洁,与君生死同。君当立高节,杀身以为忠。岂无春秋笔,为君纪其功。
送曹大夫归家。宋代。韩维。飞尽杨花见绿阴,飘然轻盖返家林。野堂泥落归双燕,纹簟风清戏一禽。秀麦柔桑皆有望,高轩华衮久无心。知君自得闲中乐,早寄新诗别后吟。
题宋徽宗仙山楼观图。宋代。顾德辉。宣和天子昔神游,凤驾行空过玉楼。此去有人言赤马,归来无处逐青牛。分明艮岳通玄圃,想像方壶接祖洲。莫把仙山作图画,琼花琪树不胜秋。
忆王孙 春词。宋代。李重元。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绀幰出郊坰。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
盈盈,斗草踏青。人艳冶,递逢迎。向路旁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欢情,对佳丽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倾。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
木兰花慢·拆桐花烂熳。宋代。柳永。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绀幰出郊坰。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盈盈,斗草踏青。人艳冶,递逢迎。向路旁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欢情,对佳丽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倾。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