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河鱼未上冻,
江蛰已闻雷。
春雨如烟泽,
寒梅正枝开。
中文译文:
河里的鱼还没被冰冻,
江边的蛰虫已经听到雷声。
春雨像烟雾一样笼罩着沼泽,
寒梅正在枝上绽放。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表达了春天来临的迹象。作者用河鱼未上冻和江蛰已闻雷来形容春天的到来,将两个不同的现象相对照,展示出自然的韵律和季节的变化。春雨如烟泽,寒梅正枝开,也展示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生机勃勃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词简洁明了,通过寥寥数语展示了春天的迹象。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将河鱼和江蛰做对比,突出了春天即将来临的信息。同时,通过描绘春雨和寒梅的美景,使诗词更加生动而感人。诗词的节奏和韵律流畅自然,给人一种轻盈愉悦的感觉。整体上,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春天的美好和自然界的变化,给读者带来了独特的享受和感受。
张嘉贞(665年-729年),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人,唐朝宰相。张嘉贞明经出身,初授平乡尉,后为监察御史,累迁至并州长史、天兵军大使。720年(开元八年),张嘉贞拜相,担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又升任中书令。723年(开元十一年),张嘉贞因其弟贪赃,被贬为豳州刺史。后任户部尚书,兼益州长史。725年(开元十三年),再贬台州刺史,又升任工部尚书,封河东侯。729年(开元十七年),张嘉贞在洛阳病逝,追赠益州大都督,谥号恭肃。...
张嘉贞。张嘉贞(665年-729年),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人,唐朝宰相。张嘉贞明经出身,初授平乡尉,后为监察御史,累迁至并州长史、天兵军大使。720年(开元八年),张嘉贞拜相,担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又升任中书令。723年(开元十一年),张嘉贞因其弟贪赃,被贬为豳州刺史。后任户部尚书,兼益州长史。725年(开元十三年),再贬台州刺史,又升任工部尚书,封河东侯。729年(开元十七年),张嘉贞在洛阳病逝,追赠益州大都督,谥号恭肃。
临江仙。五代。和凝。披袍□[1]地红宫锦,莺语时啭轻音。碧罗冠子稳犀簪,凤凰双□[2]步摇金。肌骨细匀红玉软,脸波微送春心。娇羞不肯入鸾衾,兰膏光里两情深。
次韵赋无言上人盆石。明代。陈镒。海窟移来一拳石,肤寸中藏势千尺。天然幻出补陀宫,使我观瞻晤空色。瑞光隐隐生雾烟,清气霏霏充几席。夜来对坐默无言,水月清凉栀子碧。
开府潞公太师得谢西归谨赋七言四韵诗五首拜。宋代。苏颂。几夕华星动紫躔,少微光入太微垣。帝临便座延公衮,人喜安车到国门。恳叙官仪还汉节,亲承需宴酌尧樽。朝家贵老超三代,惇史行看记善言。
再次韵送用脩。明代。蒋冕。清朝父子羡韦平,宠眷同时荷圣情。奉币汉祠方摄祭,扬鞭蜀道岂难行。瑞占象纬星随节,诗纪关山日有程。回首五云频极目,每因于役念苍生。
送梁仲登赴天台文学。明代。欧大任。玉平万丈锁松杉,山长台西尔不凡。越郡诸生工赤管,汉家掌故领青衫。城边霞起琼为室,海上涛飞石作帆。岂但兴公能赋者,不妨天柱勒巉岩。
排墙叹。明代。邓云霄。挥麈尾,谈转清。谋兔窟,何营营。尚言君少无宦情。临危乞哀仍不免,试问墙边窟深浅。
又赋。宋代。项安世。属玉风前藕叶香,残蝉声里柳枝黄。生前天遣耕云土,身后人来问雪堂。樊口战船旗似锦,黄坡突骑剑如霜。先生傥有归来梦,更觉春江雨后忙。
新晴梅花可爱欲招明远少稷冻醪未熟。宋代。韩元吉。痴儿了事不能閒,犹喜骚人共往还。岁晚真成废书只,雪晴那得负江山。多情春与梅花厚,一醉天于我辈悭。賸作新诗催酒熟,曲池冰断水潺潺。
偕右星弟回楚晓发禹州却呈舅姑。清代。王采蘋。朔风吹空林,月黑天茫茫。羁怀迫残岁,望远魂飞扬。吾弟蓟北来,促我戒归装。艰难成一官,萧瑟馀妖孛摇寒芒。州城常戒严,军政迫不遑。安能顾儿女,言归慰高堂。烽燧幸暂休,豫楚同丰穰。念我白发亲,倚闾久相望。命我赋归宁,慈恩浃肝肠。去住难为心,万绪俄低昂。女子古有行,善全竟无方。中宵不成寐,揽衣盼晨光。举室送我行,相看意徬徨。忆昔初来时,夭桃花正芳。今日得归去,寡鹄悲何长。三十鬓已丝,顾影怜清孀。沧桑多积感,人事纷难量。哀哉生别离,两地同参商。何当联骨肉,聚首共一堂。再拜恋庭帏,涕下沾衣裳。君姑执我手,丁宁话难忘。水陆千里馀,关津限河梁。征途值隆冬,木落飞严霜。古驿生骤寒,周道多虎狼。朝晚宜自慎,小别原寻常。闻之益悲怆,欲答不能详。挥手强出门,惝恍若有亡。倏忽已三舍,轮蹄去何忙。草枯蔽原野,落日征尘黄。钓台渺何处,凝睇空神伤。
追忆游挪威诗 易卜生墓。近现代。陈寅恪。清游十日饱冰霜,来吊词人暖肺肠。东海何期通寤寐,北欧今始有文章。疏星冷月全天趣,白雪沧波缀国妆。(挪威女郎多衣绣衣一袭,所谓国妆是也。余取以喻易卜生作品。)平淡恢奇同一笑,大槌碑下对斜阳。(墓碑上刻有大槌一具。)
冶态轻盈,香风摇荡,画栏淑景初长。彩霞深处,明艳夺昭阳。试问沈香旧事,应劝我、莫负韶光。多情是,低徊顾影,云幕淡微凉。
人间,春更好,一枝斜插,犹记疏狂。到如今潘鬓,暗点吴霜。乐事直须年少,何妨拚、一饮千觞。醺醺醉,壶天向晚,春思正悠扬。
满庭芳(赏牡丹)。宋代。曾觌。冶态轻盈,香风摇荡,画栏淑景初长。彩霞深处,明艳夺昭阳。试问沈香旧事,应劝我、莫负韶光。多情是,低徊顾影,云幕淡微凉。人间,春更好,一枝斜插,犹记疏狂。到如今潘鬓,暗点吴霜。乐事直须年少,何妨拚、一饮千觞。醺醺醉,壶天向晚,春思正悠扬。
李公择山房。宋代。孔武仲。碧落仙官侍玉除,至今遗迹在匡庐。当时兄弟俱年少,他日归荣比二疏。松篁入路水溅溅,自是庐山小洞天。尽道秀才心好静,谁知风骨是真仙。
金粟兰若。明代。许相卿。野老山僧意味真,瘦筇高笠往来频。十年著我东林社,更道何曾见一人。
金陵作。宋代。罗必元。六朝遗迹旧山川,万里长江当守边。一念易骄人事废,不关飞渡北来船。
新成安乐宫(一作新宫词)。唐代。陈子良。春色照兰宫,秦女坐窗中。柳叶来眉上,桃花落脸红。拂尘开扇匣,卷帐却薰笼。衫薄偏憎日,裙轻更畏风。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唐代。樊忱。净境重阳节,仙游万乘来。插萸登鹫岭,把菊坐蜂台。十地祥云合,三天瑞景开。秋风词更远,窃抃乐康哉。
奉和秋暮言志应制。唐代。许敬宗。秋深桂初发,寒窗菊馀菲。波拥群凫至,秋飘朔雁归。月荚生还落,云枝似复非。凝宸阅栖亩,观文伫少微。圣敬韬前哲,先天谅不违。
为王允同题陈惟允画荆溪图。明代。虞堪。好山都在太湖西,满路风烟棘刺迷。华屋燕飞今在否,市桥官柳不胜题。
读王肃敏公集。明代。申佳允。灼灼声华北斗县,青缃大业照遗编。中原才子先何李,鲁国文衡并蜀燕。采振木天惊凤翥,名高梧掖愧寒蝉。如今国内知司马,一剑龙精有世传。
橘枝词三首记永嘉风土。宋代。叶适。蜜满房中金作皮,人家短日挂疎篱。判霜剪露装船去,不唱杨枝唱橘枝。
咏物体六十六首 其四十九 鹰。明代。王世贞。独立高秋迥不同,金眸青骹气殊雄。衡飞大陆千林偃,侧瞬中天万羽空。乍可羁栖閒白日,宁因饱去忆秋风。君看万里封侯相,此日真成出塞功。
朱可大饮饯言别。明代。于慎行。秋歌一曲入清商,斗酒踟蹰夜未央。子舍应看云北向,征车却逐雁南翔。行藏自信心如水,离合相看鬓有霜。闻道尚方孤剑在,徵书早晚下明光。
纪事(八首选一)。清代。黄遵宪。众人耳目外,重以甘言诱;浓绿茁芽茶,浅碧酿花酒。斜纹黑普罗,杂俎红毡竓,琐屑到钗钏,取足供媚妇。上谒士雕龙,下访市屠狗;墨床与侏张,相见辄握手。指此区区物,是某托转授;怀上花名册,出请纪谁某。“知君有姻族,知君有甥舅,赖君提挈力,吾党定举首。”丁宁复丁宁:“幸勿杂然否。”
寓广教僧寺。宋代。曾几。似病元非病,求閒方得閒。残僧六七辈,败屋两三间。野外无供给,城中断往还。同参木上座,与汝住茶山。
朝鲜儿歌(予饮周检校宅,有二高丽儿歌舞者。明代。高启。朝鲜儿发绿,初剪齐双眉。芳筵夜出对歌舞,木绵裘软铜环垂。轻身回旋细喉转,荡月摇花醉中见。夷语何须问译人,深情知诉离乡怨。曲终拳足拜客前,乌啼井树蜡灯然。共讶玄菟隔云海,儿今到此是何缘?主人为言曾远使,万里好风三日至。鹿走荒宫乱寇过,鸡鸣废馆行人次。四月王城麦熟稀,儿行道路两啼饥。黄金掷买倾装得,白饭分飡趁舶归。我忆东藩内臣日,纳女椒房被袴翟。教坊此曲亦应传,特奉宸游乐朝夕。中国年来乱未锄,顿令贡使入朝无。储皇尚说居灵武,丞相方谋卜许都。金水河边几株柳,依旧春风无恙否?小臣抚事忆升平,尊前泪泻多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