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太庙乐章·永和

享太庙乐章·永和朗读

中文译文:
庄严神圣的太庙仪式,我们怀着孝思虔诚举行。敬献祭品,奉献充分备齐,虔诚地站在这里。奏响雍歌,移除祭器,陈述祝福的辞令。继承光武(刘秀)的志向,永远保住国家的根基。

诗意:
《享太庙乐章·永和》表达了对祖先的孝敬之情,描述了盛大庄重的太庙祭祀场面。诗人以庄严肃穆的语气,表扬了祭祀典礼的细致和完备,强调了对先人的敬仰和祝福。通过提到光武(刘秀),诗人也传达了对建立和保护国家根基的重要意识。

赏析:
这首诗以庄严的场景和崇高的情感,展示了唐代社会对先人祭祀的重视。诗人通过描述太庙祭祀的仪式和细节,将读者带入一种庄严神圣的氛围中。诗人用“肃肃清祀”、“烝烝孝思”表达了对祖先的尊敬和怀念之情。他强调了祭祀典礼的细致和周全,用“荐享昭备”、“虔恭在兹”来形容典礼的隆重和虔诚。同时,他提到光武(刘秀),意义在于强调对国家根基的珍惜和保护。整首诗表现了对祖先孝敬的情感,以及对国家安宁的关切。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魏徵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魏徵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魏徵朗读
()

猜你喜欢

早耕早巾,节物如流春色暮。
金房土瘠无稻田,布耕播种种何处。
一春焦涸旱无雨,麦穗藏头犹未吐。
麦穗不吐人不尤,粟田再种秋要收。
()

相府剧深邃,将坛势崔嵬。古今争不已,十去久不回。

所以陶靖节,东篱只衔杯。我辈何足道,青山好归来。

()
浮荣安可搴,高蹈何恨早。
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
修名随风翔,嘉遯若龙矫。
栖迟二十年,匣此不世宾。
()

春风花发楚江西,犁鼻峰阴罢鼓鼙。已见妖狐青冢血,不辞归马锦障泥。

东溟倒洗群方净,北斗高悬万象低。为喜洪钧开泰运,庙谟仍报定燕齐。

()

闲人闲里竟闲欢,未得回光未是闲。叩道一螺斟巨海,参玄千里望恒山。

但能透镞穿三句,何必拖泥辨八还。个事人人皆富有,含生休怨释迦悭。

()
越州官吏出郊迎,骑从香舆舍妙明。
只把一诚将圣孝,尧眉舜目俨墙羹。
()

晓乘征骑带犀渠,醉别都门惨袂初。莲府望高秦御史,

柳营官重汉尚书。斩蛇泽畔人烟晓,戏马台前树影疏。

()

言笑不可觅,暗风吹庭隅。开门见萝月,恍惚照髭须。

()
千叶香梅春在手。
日薄帘栊,花影遮前后。
小立徐行还易久。
微吟莫厌伤多酒。
()
我不如森森千丈松,我不如濯濯春月柳。
髯疏鬓秃已雪霜,皮皱肉皴真老丑。
叶生画时颜尚朱,王生画时骨更臞。
一生爱山吟不就,两肩化作秋山瘦。
()

秋江两月驻行旌,一度相过一度情。明日即为南去客,临岐数问北归程。

霜红越树重城隔,云黑蛮溪万里行。人世生离今夕是,谩同尊酒叹浮萍。

()

麟绂由来纪地灵,宣尼绝笔载遗经。千年已见河流碧,万里遥看岱岳青。

鸾凤林低栖棘枳,鲲鹏海阔奋空冥。春花满县归来日,玉佩玲玲月下听。

()
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

我本三生一散人,翩然小棹五湖春。何从便结沧浪伴,缨上而今有宿尘。

()

寄迹荒城似谪居,还家病骨恋箯舆。山横雨翠秋容净,林缺霜红野眺舒。

忧国多虞怀耿耿,信天定分意如如。独怜万卷成焦土,遗恨连艘失载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