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剑门

题剑门朗读

《题剑门》是唐代李衍的作品。诗中描述了作者乘着马车,慢慢驶过剑门关的景象。剑门是一座位于今四川省的重要关隘,是古代蜀道的入口,也是通往西南地区的咽喉之地。

诗中的“缓辔逾双剑,行行蹑石棱”描绘了作者驾驭着马车,慢慢地行进,车轮在石头上蹭擦的声音。这句描写给人一种行进缓慢而艰辛的感觉。

“作千寻壁垒,为万祀依凭”表达了剑门关的峻险和重要性。剑门关的城墙高耸,纵横交错,堪称千里长城般的重要屏障。这里是祭祀万世的重要场所。

“道德虽无取,江山粗可矜”体现了对剑门关的自豪感和自信。虽然道德品质无法用来衡量一个地方的价值,但作者仍然觉得剑门关所处位置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回看城阙路,云叠树层层”是结束的句子。它表现了作者回首时,看到身后的城墙和道路绵延不绝,云雾弥漫,树木层层叠叠的景象。

该诗意境沉郁,气势磅礴。通过描写剑门关的峭壁和行进的缓慢,表达了作者对这个地方的推崇和景仰。剑门关作为边塞要塞,隐喻了唐朝的强盛和威严。而作者对这个地方的赞美,也折射出唐代人民对家国的热爱和自豪感。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描写手法,如对景描写、拟人描写等,使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这首诗既展示了剑门关的壮丽景色,也反映了时代背景下的社会风貌和人民心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衍

隋辽东襄平人,字拔豆。李弼子。擅武艺。仕于北周,初为千牛备身,后数与敌战,从平齐,以功进大将军。入隋,安边及从平陈有功,官至安州总管。疾还,卒于家。年五十七。...

李衍朗读
()

猜你喜欢

万里烽烟净,三边雨雪晴。暮笳清有韵,寒鼓湿无声。

铁甲埋霜重,金戈映月明。旄头看渐暗,四海乐升平。

()

垂杨旧种成篱落,小径初开近石矼。夜雨渔舟添个个,晴沙鸥鸟下双双。

梦魂不到鸣珂里,卜筑何须濯锦江。沽酒鲙鱼从野老,高僧招隐压新腔。

()

岐路纷百虑,三十尚择术。规空际无象,践迹窒寸尺。

先师有遗矩,四十乃不惑。冰鉴端服膺,物貌讵纤忒。

()

由来混沌凿无功,羡尔玲珑穴窍通。石若无情不易老,祗今一个白头翁。

()
石头路险人难到,到者主知滑似苔。
两度三回虽达倒,满身泥水又归来。
()

义理无穷尽,虽丘或未知。老聃与项橐,圣岂有常师。

()

自出权衡下,当从履屐间。
旧游今历落,往事几危艰。
纪德哀辞痛,酬知老泪潸。

()
白发遨游梓阆间,中原戎马未平安。
粗饭浊醪常欠缺,老妻稚子半饥寒。
扁舟出峡风涛壮,短褐行湘天地宽。
侨寓耒阳牛酒饱,不知曾忆使君滩。
()

阊阖门开日初晓,紫殿彤楼彩云表。曲江花簇东风春,燕支雪瓣玉精神。

跃马看花花共笑,袍剪宫罗花压帽。锡宴琼林绣幄张,翠舞珠歌斗艳阳。

()
千年枯木老纵横,鬼怕神疑夜叉灯。
不是道人谁敢动,如斯应不是众生。
()

山半飞泉鸣玉佩,回波倒卷粼粼。解巾聊濯十年尘。

青山应却怪,此段久无人。

()

北塞风尘万鼓鼙,东京社稷一戎衣。绿林群盗驱民去,赤伏真人得帝归。

诸老禅联苍玉佩,将军坐鞚紫金鞿。先生此日青霞志,一笑凌空拄杖飞。

()

惜春无计挽残红,乱蕊繁英一夜空。奔月似辞丞相府,渡江那入楚王宫。

尊前著态偏宜雨,落后颠狂不为风。独有妆楼难闭却,芳菲时绕画墙东。

()
高门扫日鸣珂里,吹竹弹丝暖响中。
寂寞一区如此宅,世间却有两扬雄。
()

谢堂愁絮千万点,吹薄妆靥。翠鸾翘,金凤缕。望春春去。

绕花行近乱莺声。不能听。

()

东风入仗岁华新,万姓朝天拜舞频。借问春光回帝里,寂寥还亦到孤臣。

()
山处如公亦甚都,不携西子不思鲈。
三高异日当为四,不见方严与范俱。
()

先生未老厌儒冠,筑屋栽篱守岁寒。经史日长常满案,鱼虾溪近得供盘。

幽花入室无多种,瘦竹关情只数竿。萧洒远辞车马迹,求官何必近长安。

()

弃产求学诚嘉谋,约己广施非常流。名言正似儒者语,不争一日争千秋。

古稀康强天所报,亲朋交口称母教。侍郎舞綵定开颜,曷不从容问移孝。

()

锯屑霏谈涉往今,濡毫洒纸掞词林。
听歌鹿野三章后,帐下龙门九曲深。
十口西畴贫萦莫,一官南选晚侵寻。

()

萧条破寺寄寒毡,收拾闲堂肃祭筵。尚著黑貂存汉腊,愁听白鹤语尧年。

拈花偶契佛三昧,缚草拚装鬼一船。剩有遗书藏复壁,来朝开帙理新篇。

()
年来战纷华,渐觉夫子胜。
欲求五亩宅,洒扫乐清净。
学道恨日浅,问禅惭听莹。
聊为山水行,遂此麋鹿性。
()
万松岭上黄千叶,载酒年年踏松雪。
刘郎去后谁复来,花下有人心断绝。
东斋夜坐搜雪句,两手龟坼霜须折。
无情岂亦畏嘲弄,穿帘入户吹灯灭。
()

一丸凉月照婵娟,梦里音容尚宛然。安得终宵天不曙?与君还可暂团圆。

()

雪里行披鹤氅裘,词华司马见风流。十年京国夸豪侠,万里河山属北游。

恋别易消江上酒,思归难系柳边舟。悬知后夜遥相望,月满燕台草树秋。

()

乞取池西三两竿,房前栽著病时看。

亦知自惜难判割,犹胜横根引出栏。

()

每因风景负幽期,聊折寒梅寄一枝。吴下阿蒙非旧日,郢中高曲即当时。

听鸡走马君须努,附凤攀龙我不知。若使烟霞换台阁,孟郊韩愈自相随。

()

碧玉碗盛红玛瑙,井华水养石菖蒲。也知法供无穷尽,试问禅师得饱无。

()
皇穹何处飞琼屑,散下人间作春雪。
五花马踏白云衢,七香车碾瑶墀月。
苏岩乳洞拥山家,涧藤古栗盘银蛇。
寒郊复叠铺柳絮,古碛烂熳吹芦花。
()
江南人家多橘树,吴姬舟上织白纻。
土地卑湿饶虫蛇,连木为牌入江住。
江村亥日长为市,落帆渡桥来浦里。
青莎覆城竹为屋,无井家家饮潮水。
()

偶辞幽隐在临邛,行止坚贞比涧松。

何事政清如水镜,绊他野鹤在深笼。

()
龟蹲印势接灵峰,杰出真贤盛代中。
玉燕昔符仙梦异,金瓯果覆相名雄。
两京政拟汾阳复,六计应论户牖功。
世合中兴多喜色,边头时有捷书通。
()
问讯吾家沧海君,紫芝满地吹凉云。
长门无金可买赋,谷口何人空勒文。
即有淮王招隐士,懒从蛮府呼参军。
玉笙吹冷不归去,遥夜中天鸾鹤群。
()

万树烟深雨正丝,春阳育物已多时。半黄乍变柔条柳,更倩东风向晓吹。

()

柳暖花融草满汀,日酣烟淡麦青青。枝间好鸟鸣求友,水底寒鱼陟负萍。

异县光阴空荏苒,故乡蛇豕尚膻腥。感时对景情何极,悼往悲来总涕零。

()
有喜君初度,风雨作秋声。
连旬烈日,稻畦麦垅欲扬尘。
好是天瓢在手,笑把君龙呵叱,四野注如倾。
勃勃生意满,翠浪涌纵横。
()

天地穷时事不穷,最伤心处是凉风。
少年每下悲秋泪,投老情如泪亦空。

()
道隐无名,包含万象,总在身心。
若一言勘破,本来面目,不生不灭,耀古腾今。
返照回光,存神绝念,直下承当莫外寻。
忠言守,这些儿妙处,至理玄深。
()

为爱东园四照亭,剪开繁木快人情。新秋雨过閒云卷,十里南山两眼明。

()
病叟胸中一物无,梦游信脚到华胥。
觉来忽见天窗白,短发萧萧起自梳。
()
水边岂无清江使,石上自有黄冠仙。
更须唤取辽东鹤,便是人间不老泉。
()
作尉年犹少,无辞去路赊。
渔舟县前泊,山吏日高衙。
幽景临溪寺,秋蝉织杼家。
行程须过越,先醉镜湖花。
()

镇恶才明举,英雄想冠时。
推锋平内侮,直指定西陲。
向使鸿动就,宁忧霸业衰。

()
江南江北八九月,葭芦伐尽洲渚阔。
欲下未下风悠扬,影落寒潭三两行。
天涯是处有菰米,如何偏爱来潇湘?
()

山立起平案,松偃卧枕冈。尚怜桃靥小,已见麦头昂。

检事关兵气,逃禅入醉乡。平生江海兴,一棹付慈航。

()
季管吹灰木落洲,天边初献鹔鹴裘。
邦家袭庆因前续,岳渎储精自几秋。
秦晋君臣三书接,安危将相百年求。
休论辟毂功成后,只恐功名卒未休。
()

肃舲溯洪涛,挂石展奇㟧。颇怀济川人,复羡临濠乐。

兹山绝地脉,江海秀磅礴。突起无曼延,中流自瀺灂。

()

行近风香近绣丛,雪衫飞溅唾绒红。横波不待回头见,庄语能传暗喜通。

晓阁平临春色上,夜灯遥映雨声中。残阳记得人行处,白石阑干折向东。

()
()
天风索索鸣枯桑,天寒自兹繁雪霜。
故人别我向何许,兰溪水深苇可杭。
忆初识君上君堂,论交许参鸿雁行。
三年还往少间断,惠好如此宜毋忘。
()
祝融之南近湘滨,地出天开戡翠珉。
金阙不关尘世路,丹葩争发洞宫春。
迟留杖履寻真惯,怅望烟苏入梦频。
弈罢空怀烂柯客,云深多失避秦人。
()

淩晨孟津发,日夕在河干。憭憭望波路,万里风吹澜。

壮哉信兹游,抚膺独微叹。征程众苦热,我心常苦寒。

()
暮蝉黄叶遍长安,澹泊交情别亦难。
客路何时又相见,菊花今日更同看。
一帆风露官河晓,十月蒹葭雁碛寒。
别后相思那可免,水云西望白漫漫。
()
冰壶底里步金沙,真到林逋处士家。
未辨寒泉荐秋菊,且将瘦句了梅花。
()
屏迹乱山中,观身槁木同。
桑麻安旧业,薪水付村童。
不散婴儿朴,常存太古风。
一钱无用处,那复计囊空。
()

峨峨忠州山,隐隐哲人墓。寒烟锁铭碑,落日照封树。

缅惟贞元间,唐室失其驭。偪仄梁洋行,间关奉天驻。

()

旅葵应蔓井。
荒藤已上扉。
寂寂空郊暮。

()

闻喜名自昔,广亭临汉津。
飞甍出万屋,地绝无纤尘。
盘道城堞古,远林墟曲新。

()

壮岁专城身欲老,儿时射策眼今昏。
战创满面谁能管,旧事逢人且莫论。
壁壘旌旗分一路,弟兄父子就名门。

()
玉带云袍重顶露。
一生笑傲知何故。
万里归来方旦暮。
休疑虑。
()

辟雍人物已无多,奈此江湖落拓何。
鹤表只宜归井邑,雁程不必度关河。
诗书志气存司马,言语功名付祝鮀。

()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