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夜孤山看月歌四首。明代。王稚登。千顷寒波看月生,半江微暗半江明。山僧手种门前树,记得潮痕与树平。
《十六夜孤山看月歌四首》是明代诗人王稚登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千顷寒波看月生,
半江微暗半江明。
山僧手种门前树,
记得潮痕与树平。
诗意:
这首诗描述的是一个人在十六夜的孤山上欣赏月亮的景象的四首歌。诗人观赏着波澜壮阔的千顷寒波中,瞥见江面上一半微暗一半明亮的月光。在这座孤山上,有一位修行的山僧亲手种植了门前的树木,他牢记着潮水退去留下的痕迹与树木高度相平。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凝视和对人与自然之间联系的思考。诗人描绘了寒波涌动中月亮的出现,将月光的明暗与江面波澜的变化相对照,给人一种动态的美感。孤山上的山僧通过亲手种植树木,将自然与修行融为一体。他牢记潮水的痕迹与树木的高度相平,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对时间的洞察。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写传递了深邃的哲思和禅意。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明代诗人王稚登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对人生境界的思考。它以外在景物的描绘,寓意着内在的修行和心灵的觉悟,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挽观登使郑尚书。宋代。李曾伯。忆昨从游日,乌奴桃李春。通家联雅好,入幕而佳宾。绿野归心切,丹山旧迹陈。九原多感怆,掩袂重伤神。
七阳字。宋代。戴表元。雁雁西北来,亦复东南翔。动物各有时,吾当谨行藏。厚□违严风,密袂御凛霜。陶然茅檐下,一箧生春阳。
临安访古十首 其四 锦溪。元代。张昱。钱王功业与天齐,百里旌旗照此溪。彼此波中铺锦后,至今光景净无泥。
同官登敕局小楼观雪。宋代。楼钥。去年岁丰登,雨暘应时须。所欠惟一雪,祈禳遍精庐。晚亦粗飘瞥,六花舞空虚。云气不待族,风伯随驱除。浅春寒尚深,忽见云糢糊。撒盐压衡茅,晨兴粟生肤。随班上原庙,恍若登蓬壶。岧嶢宫殿深,朱扉黄金铺。百神卫灵居,半天散琼琚。又疑守护严,宝网络明珠。参差鵷鹭行,簪笏皆沾濡。退归冷局中,窗间竹扶疎。为思此绝景,往往终年无。不应惮凌寒,闭门守红炉。为君登危楼,深杯泛驼酥。崔嵬瞻吴山,莽苍望西湖。琼枝宿饥鹰,玉街走韩卢。酒兴万里远,容我歌且呼。坐欲斲五言,所媿李与苏。君与工属联,灞桥去骑驴。
秋日送侯四得弹字。唐代。骆宾王。我留安豹隐,君去学鹏抟。岐路分襟易,风云促膝难。夕涨流波急,秋山落日寒。惟有思归引,凄断为君弹。
题李伯时山阴图许元度王逸少谢安石支道林四像二首 其二。宋代。米芾。临卷叹张芝,笔格入妙思。疏眉映朗目,白玉无泥滓。堂堂伟且长,想见坦腹姿。
和赵季文山斋早春。元代。钱惟善。落梅风细小窗寒,石上余香点点斑。不惜壶觞千日醉,只愁庭馆一春闲。涧云生白元非雨,江树排青更有山。携取画图溪上去,鹤声应到梦魂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