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郊前朝献景灵宫二十一首。宋代。真宗。维皇齐居,承神其初。颙颙昂昂,龙步去赵。景钟铿如,肃观清都。肸蚃之交,神人用孚。
《高宗郊前朝献景灵宫二十一首》是宋代真宗所作的一组诗词。这组诗词通过描绘高宗在朝鲜丰岛进行祭祀的场景,表达了皇帝虔诚敬畏神灵、祈求国家安宁繁荣的心情。
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高宗庄严肃穆的祭祀仪式。其中的景钟声清脆悦耳,使人肃然起敬。神人之间的互动和信任也在诗中得到体现。整体而言,这组诗词传达了一种庄重而充满敬畏之情的氛围。
这组诗词体现了皇帝对神灵的虔诚崇拜,以及对国家繁荣安宁的期许。作者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意象描写,使得诗中的景象更加生动。通过景钟的铿锵声音、神人之间的互动和肃穆的祭祀场景,诗词展示了皇帝在祭祀仪式中的虔诚和敬畏之情。
这组诗词具有一定的宗教色彩,强调了皇帝作为祭祀者的崇拜之心。它也体现了当时皇权与宗教信仰的紧密结合,以及皇帝对国家繁荣和民众福祉的期望。
总的来说,这组诗词以庄重而肃穆的氛围,描绘了高宗在祭祀仪式中的虔诚和敬畏之情,表达了对神灵保佑和国家繁荣的期盼。它展示了宋代皇权与宗教信仰的交融,同时也是文人士大夫们对祖先崇拜的表达。
送孙恒叔比部远谪。明代。安希范。莫怨君恩薄,天王自圣明。官卑犹食禄,地远尚全生。所愿秉完节,无为负令名。临岐更携手,商略只躬耕。
游茶园山。清代。徐奭。危峰高矗立,俯瞰白云流。雾重晴疑雨,山寒夏亦秋。狖猿缘屋叫,魍魉逐人游。转忆逃秦日,萧萧木叶愁。
同诸友集讲太云寺。明代。邹元标。倦鸟投林意已閒,何期招我入云山。新硎自愧无全技,寸管敢云窥一斑。风送泉声侵佛幌,日将树色拥禅关。咏归尽有沂雩意,春在岩前指顾间。
次韵甄念八丈监簿诗。宋代。许及之。忆昔忘年旧,惟公不我遗。分携频问讯,握手屡哦诗。尘世千年梦,仙家一局棋。得閒闻健好,振古只如兹。
寻苏云卿隐处。宋代。陈杰。书幣保因识灌园,等閒夜度北山云。明朝难觅苏仙鹤,邻舍空余孺子坟。不世大功关气数,故人高义足知闻。看来只是谈恢复,已隐无堪佐万分。
蒙莫伯镕饷酒携即菁村元举山庄赏菊坐客皆称叹以诗二首谢 其一。宋代。葛胜仲。野饮政自乐,何庸拘束交。穷居阙醇旨,逼此岁欲凋。冷仙歘照坐,开尝惊韵高。秋空映黄菊,气澄扫微霄。携之寿佳客,岂讳十里劳。供酿者谁子,颇疑人姓焦。三杯反淳朴,一盏破郁陶。酒材兼谱至,我醉吟今朝。
江城子 闺怨。清代。徐釚。芳容消瘦柳腰柔。话离忧。捲帘钩。犹记别时,南浦系扁舟。月誓香盟成底事,千种意,与东流。从今羞整玉搔头。恨悠悠。懒凝眸。非是落花,时节怕登楼。纵扫双眉青似黛,锁不断,许多愁。
园亭秋雨李之茂惠酒。明代。谢榛。圣代逍遥一角巾,西来况尔识予真。园扉半掩琴书静,庭树相依鸟雀驯。荒径自怜苔色古,白衣宁待菊花晨。天涯风雨聊成醉,坐惜冲泥送酒人。
与谢三学士唱和八首·和八月十五日斋宫对月。宋代。欧阳修。皓月三川静,晴氛万里销。灵光望日满,寒色入波摇。灏气成山雾,浮云蔽垅苗。庙荒阴磷出,苑废露萤飘。斋馆心方寂,秋城夜已遥。清谈对元亮,琼彩映萧萧。
致政左司王公挽词三首。宋代。孙觌。东海怀疏傅,西州忆谢公。剑飞冲夜斗,桂折卧秋风。尘暗芸堂冷,香凝粉署空。潺潺千斛泪,忍看一旌红。
雨中偶成 其一。明代。王世贞。滴雨过深睡,浑迷午候长。宿鸦为暝色,收霓更斜阳。静得琴书理,明添竹树光。物情聊共适,吏事许相忘。
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唐代。温庭筠。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无言匀睡脸,枕上屏山掩。时节欲黄昏,无憀独倚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