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宝十三首。宋代。真宗。旨酒嘉粟,有飶其香。行我淑灵,歆此令芳。德贻彤管,号正椒房。神具醉止,降福穰穰。
《上册宝十三首》是宋代真宗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旨酒嘉粟,有飶其香。
这里的"旨酒"指的是美味的酒,"嘉粟"则表示上等的稻谷。"有飶其香"形容酒香四溢,飘逸而来。
行我淑灵,歆此令芳。
"行我淑灵"表达了真宗对自身高尚品德的追求,"歆此令芳"则表示真宗对这美味佳酿的享受与喜爱。
德贻彤管,号正椒房。
这句中的"德贻彤管"指的是真宗的德行赐予了美酒,"号正椒房"则表示真宗被尊称为能品味正宗美酒的人。
神具醉止,降福穰穰。
"神具醉止"表达了真宗因饮酒而感到心灵陶醉,"降福穰穰"则意味着他因此而获得了丰富的福祉。
这首诗词以描绘美味的酒和高尚的品德为主题,通过酒的香醇和美味,表达了真宗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享受。诗中融入了对自身德行的赞美,以及因品味美酒而获得福祉的幸福感。整首诗词简洁明快,表达了作者对美酒和人生的热爱与追求,展现了真宗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闻官军收复准部四城 其一。清代。杨锐。见说龟兹国,河源更尽头。羯胡终伏命,龙额会封侯。贰负尸仍梏,休屠像早收。昭陵大小白,连日汗长流。
和林秋日感怀寄张丈御史二首 其一。宋代。张澄。塞草枯黄秋未残,北风裘褐日生寒。田园政忆遂初赋,冰雪莫吟行路难。囊颖露锥徒自苦,蒯缑有剑秪空弹。南窗明暖无尘到,惭愧高人老鹖冠。
至兴安县游乳洞。宋代。曾丰。雷怒潜轰响,龙惊起喷津。泥中滩泯迹,卧处有遗鳞。三伏了无暑,四时长是春。游嬉白衣老,疑是避秦人。
古兴十六首 其十一。宋代。沈辽。夜半山气冷,始知秋序深。开轩望明月,西岭莽涔涔。人籁久已息,繁然蟪蛄吟。缅怀故丘鹤,清唳有馀音。遥与白云期,岂惮冰雪侵。人情与物象,邂逅惬幽心。夜漏渐已长,清风入松林。逍遥掩蓬户,微凉生衣襟。
贺圣朝。金朝。马钰。衣装纸袄并麻布。固亘初元素。风前月下抚心琴,并无些尘虑。□□云朋霞友常相聚。看飞乌走兔。玉中养就紫金丹,这些儿谁悟。
吕与叔挽章四首。宋代。秦观。数日音容隔,人琴遂已虚。门生应有谥,国史可无书。旧室悬蛛网,遗编走蠹鱼。定无封禅草,平日笑相如。
冬夜山中寻友(一作僧)。唐代。李频。何人山雪夜,相访不相思。若得长闲日,应无暂到时。叶寒凋欲尽,泉冻落还迟。即此天明去,重来未有期。
西行思亲。明代。解缙。慈闱弃世已经年,九十严亲雪满巅。徒步一身辞北阙,苦寒万里到穷边。斗牛注目青霄入,葵藿倾心白日悬。后土皇天应眷念,蚁忱先已赋归田。
题江乡归趣图 其四。明代。杨士奇。七十年高鬓未皤,新来归兴似江波。玉堂更住三千日,去和尧民击壤歌。
立春二首 其二。明代。庞嵩。青皇出震春光路,碧眼窥人柳色鲜。欲把新知验新得,且将残见洗残年。化通天地方成圣,迹脱形骸却是仙。揭出真元凭指点,了无声臭落言筌。
逢郝立夫。明代。石宝。岐路相过语未终,悠悠北燕又南鸿。已成霖雨云犹湿,不改葵心日自红。千里故人诗梦隔,几场春事酒杯空。知君醉墨长挥洒,屏幛先开草阁中。
夜对流萤作。唐代。韦应物。月暗竹亭幽,萤光拂席流。还思故园夜,更度一年秋。自惬观书兴,何惭秉烛游。府中徒冉冉,明发好归休。
园居社僧过宿 其一。明代。李之世。阴池流活活,独树鉴青冥。曝日鱼方懒,酣林鸟乍醒。山僧来借榻,石几共陈经。忽到新潮水,潺湲倚槛听。
和陈抚巳送东坡韵。南北朝。王寂。坡公守馀杭,饯客伤乍远。人生贵知己,旅退其可忍。陈三天下士,好德吾未见。垂涎嗜熊掌,摆手谢关键。观过斯知仁,如月蚀辄满。闻风激庸懦,所恨我生晚。
寄王子长。元代。宋无。薄宦仍依楚,长闻傍酒垆。客愁三月尽,春梦五更初。吟卷看花掩,行壮羔行铺。江湖有佳句,知我每相于。
贻钓鱼李处士。五代。谭用之。罢吟鹦鹉草芊芊,又泛鸳鸯水上天。一棹冷涵杨柳雨,片帆香挂芰荷烟。绿摇江澹萍离岸,红点云疏橘满川。何处邈将归画府,数茎红蓼一渔船。
清发轩。。赵某。许多清意思,都在此乡间。有石半枕水,无窗不面山。侵衣青霭润,拥钓白云閒。未许嫌幽寂,古人曾闭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