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别庙乐歌五首。宋代。真宗。新庙肃肃,茂事以时。陟降阶城,雍容有侠。鞠躬周旋,罔敢不祗。祝史正辞,灵其格思。
《绍兴别庙乐歌五首》是宋代真宗所作的一组诗词。这组诗词描绘了绍兴庙宇的庄严肃穆场景,以及祝史在庙宇中的光辉形象。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新庙肃肃,茂事以时。
新修的庙宇庄严肃穆,各项事务井然有序。
陟降阶城,雍容有侠。
登上高台,庙城宏伟壮观,显得庄重而英勇。
鞠躬周旋,罔敢不祗。
祝史恭敬地行礼,周围的人们无不敬仰他。
祝史正辞,灵其格思。
祝史庄重地祝词,他的言辞充满智慧和灵感。
诗意和赏析:
这组诗词以庙宇为背景,通过描绘庙宇的庄严氛围和祝史的形象来表达作者对庙宇及其中祭祀仪式的敬意。诗中所描述的庙宇新修肃穆,体现了人们对信仰的虔诚和对宗教场所的重视。而祝史则是庙宇中的重要角色,他以雍容、侠义的形象出现,表现出他在祭祀仪式中的高贵和威严。
诗词中的"陟降阶城"一句,通过描绘庙宇高大的台阶和城墙,营造出一种肃穆庄重的氛围,使读者可以感受到庙宇的庄严气氛。"鞠躬周旋"表明祝史对于仪式的恭敬态度,他以礼节周全的方式行动,表达了对神灵的虔诚和敬畏之情。最后一句"祝史正辞,灵其格思"则表达了祝史在祭祀仪式中庄严而聪慧的言辞,彰显了他作为祭祀的重要角色,以及他所承担的责任和智慧。
这组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庙宇的庄严和祝史的形象,展现了宋代人们对于宗教仪式的敬意和重视。通过诗词的赏析,读者可以感受到庙宇仪式的肃穆氛围,以及祝史在其中的崇高形象,进一步体验到宋代社会的宗教信仰和礼仪文化。
水村闲望。宋代。俞紫芝。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翡翠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在芦花。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翩翩露酒家。可惜一绷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
贺雨如生辰。清代。陈忠平。燕山有骨任清癯,珍重男儿七尺躯。悖世骚怀空坦荡,横胸墨气自涵濡。蜂衙味薄何妨汝,雁背云遥颇愧吾。稍待秋凉寻暇日,商量笔削到江湖。
秋夜闻雨。宋代。周紫芝。堂空自生秋,凉簟已无暑。齿虫含微酸,唧唧相对语。天公知客意,夜寂谁与处。慎勿遣西风,吹断芭蕉雨。
发句米奉议见示与诸公唱和北山壮观佳篇因索。宋代。苏颂。冈陵起阜崇,花木露夭浓。襟带湘泯水,屏围晋楚峰。地全居爽垲,人不厌迎逢。彷佛观平远,分毫见栝松。
浦云楼为罗宗器赋。明代。金幼孜。豫章有佳士,磊落超常流。久居厌諠杂,复此构崇楼。突兀倚云表,翚飞凌斗牛。绮窗间疏牖,灏气相荡浮。西山与南浦,景物澹以幽。朝登发佳兴,夕览舒烦忧。宾朋日来往,歌咏同倡酬。临风操猗兰,拂席看吴钩。閒来诵坟典,子史兼穷搜。岂惟绍先绪,实以光前脩。昨者来京国,感子意绸缪。索我题佳句,未能为淹留。离思郁中肠,倏已及高秋。谩兹托缣素,写怀寄沧洲。他时倘归老,尚期寻旧游。
厢房前有一桧树夏热甚向晚散堂闭门倚之而坐颇有林间之趣。明代。丘浚。午睡醒来无事,斜阳转过松阴。倚树科头箕踞,宛然身在山林。
陆严州赴召喜成三诗。宋代。张镃。荣辱心中总不疑,因公环召独成诗。只愁相见无多话,不似寻常梦里时。
杂兴三首 其一。宋代。郑獬。女娲鍊五石,上补天之缺。如锢黄金液,万古无由裂。尧舜首制度,巨防高巀嵲。后世日破穿,通为万鼠穴。譬彼果蓏虫,熟烂恣攻啮。岂无良工手,一起为施设。非若天之难,前辈有夔卨。苟或不关心,女娲亦为拙。
春日书事用十二生肖体。明代。陆深。磔鼠真惭狱吏词,饭牛甘结主人知。己无虎头食肉相,聊从兔颖策勋迟。春风欲动神龙蛰,酒影藏蛇不复疑。失马有时还是福,亡羊自古笑多岐。沐猴竟误韩生辨,函谷闻鸡事颇危。莫为侯封叹烹狗,牧猪奴戏尽堪为。
赠刘濂溪。明代。岑徵。言从孟诸泽,重到尉城阴。古调久不作,忽闻流水音。秋霜归侠气,春雪上文心。爱尔难为赠,兰苕愧短吟。
芳莲坠粉,疏桐吹绿,庭院暗雨乍歇。无端抱影销魂处,还见篠墙萤暗,藓阶蛩切。送客重寻西去路,问水面琵琶谁拨?最可惜、一片江山,总付与啼鴂。
长恨相从未款,而今何事,又对西风离别?渚寒烟淡,棹移人远,飘渺行舟如叶。想文君望久,倚竹愁生步罗袜。归来后,翠尊双饮,下了珠帘,玲珑闲看月。
八归·湘中送胡德华。宋代。姜夔。芳莲坠粉,疏桐吹绿,庭院暗雨乍歇。无端抱影销魂处,还见篠墙萤暗,藓阶蛩切。送客重寻西去路,问水面琵琶谁拨?最可惜、一片江山,总付与啼鴂。长恨相从未款,而今何事,又对西风离别?渚寒烟淡,棹移人远,飘渺行舟如叶。想文君望久,倚竹愁生步罗袜。归来后,翠尊双饮,下了珠帘,玲珑闲看月。
和李雁湖晚春即事八首。宋代。吴泳。琴书澹泊古羲轩,花木幽閒汉绮园。碧落青嵩无用买,湖光一曲道真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