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叔奉诏还朝二首。宋代。袁说友。万目环观一节东,江酣迟日漾春风。君王恨见严徐晚,廊庙方资稷契忠。四蜀正须烦笔下,一言知已定胸中。少焉我欲归田去,拭目期君鼎鼐功。
《端叔奉诏还朝二首》是宋代袁说友所作的诗词。这首诗通过描绘景物和抒发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政治的忧虑和对君王的忠诚之情。
诗词中描述了一个景象:广阔的大地上,万物环绕,东方的一轮红日正慢慢升起,江水波光粼粼,春风吹拂着。这一景象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宁静。
然而,作者的情感却带有一丝忧愁。他提到君王对严徐晚见的遗憾,廊庙上供奉的稷契象征着忠诚的品质。这句表达了作者对君王政治决策的担忧,他希望君王能够及早明察事理,以便国家能够早日安定。
接下来的两句中,作者提到四川和蜀地的情况,暗示国家政务的繁忙和重要性。他表示自己以一言托付君王,希望自己的建言能够在君王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个人愿望。他说自己渴望回到乡间,过上宁静的生活,同时期待君王能够取得伟大的成就,使国家繁荣昌盛。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君王的期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景物、抒发情感和表达心愿,既展示了自然美景的壮丽,又流露出作者对国家政治的忧虑和对君王的忠诚之情。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个人前途的期许,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对时局的关切和对君王的期待。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袁说友。(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江城子·帐里鸳鸯交颈情。五代。和凝。帐里鸳鸯交颈情,恨鸡声,天已明。愁见街前,还是说归程。临上马时期后会,待梅绽,月初生。
潞河留别王行父袁微之李本建徐象先四绝句 其一。明代。胡应麟。潇湘才子王行父,燕赵佳人薛素卿。千秋一字神偏王,一笑千金目未成。
赠陆孝山太守二首 其一。明代。释函是。陆家片石足千年,举向丹山尚俨然。坐卧庾关看霹雳,虚堂惊起笑从前。
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一。魏晋。高燮。山庐好,得似古人无。虽逊南阳桑百本,却超彭泽柳千株。多少不妨殊。
桂林还珠洞。宋代。贾黄中。赫赫威声震百蛮,昔携筐筥溷谷山。无人为起文渊问,端的珠还薏苡还。
闻西征中路官军消息 其二。明代。区大相。自从西征劳士马,六七年间谁主者。溪谷量人乌厌肉,举声向天天泪下。朝廷任用在得人,枉令赤子膏原野。飞刍挽粟不得停,民穷彻骨复横征。人言东海深无底,填尽物力何时平。不如表请暂回军,休养士卒求内宁。明王有道四夷服,安用越国寻兵争。
悲秋十八咏 其二 秋桐。明代。邓云霄。欹枕西窗夜寂寥,迎秋一叶已萧萧。露团金井千家冷,霜度龙门万里遥。晚咽寒蝉怜半落,朝翻警鹤叹全飘。幽人无限求凰意,闲抱朱弦倚树调。
送萧颖士赴东府,得草字。唐代。姚发。天生良史笔,浪迹擅文藻。中夏授参谋,东夷愿闻道。行轩玩春日,饯席藉芳草。幸得师季良,欣留箧笥宝。
行路难。元代。刘永之。涉水多蛟龙,跋山多猛虎,荒城荆棘上参天。大泽修蛇横草莽,百里黯惨无人烟。驱车颠行陷泥涬,前车轴折后车来,行人不觉旁人哀。眼前道路已如此,何况太行高崔嵬。为君歌路难,请君试一听。位高金多岂足贵,击钟鼎食何足荣。东沟水流西沟涸,昨日花开今日落。世事荣枯反覆手,七尺之躯安所托。古来贤达人,与时同卷舒。庞公鹿门隐,马生乡曲居。款段聊来下泽车,何用终朝出畏途。
杂题七首 其四。明代。张宁。绿波芳草雨初晴,十里风光一棹轻。就使真从天上坐,也应不似画中清。
次韵酬李泰叔。宋代。沈辽。岁寒倚遍甬东楼,喜上江边一叶舟。流转生涯常壁立,飘萧官况信云浮。欲逢故旧开青眼,先得诗章说白头。纵有一樽聊可饮,正当相对论穷愁。
望淮轩为钱文规。明代。董纪。望淮轩上客来频,多有江南故旧人。云起八公帘半捲,风传百和酒初巡。吴艘顺下帆如叶,海鹤横飞翅若轮。日日倚阑图画里,不知身是异乡民。
送交代刘莘老。宋代。苏辙。建元一二间,多士四方至。翩翩下鸿鹄,一一抱经纬。功名更唯诺,爵禄相馈遗。纵横圣贤业,磊落君臣意。慷慨鲁诸生,雍容古君子。扶摇云汉上,睥睨千万里。入台霜凛然,不肯下词气。失足青冥中,投命江湖里。区区留都客,矫矫当世士。空使往来人,叹息更相指。我生本羁孤,无食强为吏。褰裳避涂泥,十载守憔悴。逝将老茅屋,何幸继前轨。念君今尚然,顾我真当尔。百年同一梦,穷达浪忧喜。有酒慰离愁,贫贱非君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