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家作二首。宋代。杨时。败叶辞故枝,惊飚送微雨。田庐向收获,城中亟完补。游子欲何之,道路修且阻。挽首谢田父,予生厌覉旅。
《离家作二首》是宋代杨时创作的诗词之一。这首诗描绘了离家的心情和旅途中的困难,表达了游子离家的无奈和对乡愁的思念之情。
诗词中的译文如下:
败叶辞故枝,惊飚送微雨。
田庐向收获,城中亟完补。
游子欲何之,道路修且阻。
挽首谢田父,予生厌覉旅。
这首诗的诗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析:
首先,诗人通过描绘败叶离开原本的树枝,惊飚带来微雨,营造出离别的氛围。这种自然景观的描写,与离别的心情相呼应,表达了游子离开家乡的感觉。
其次,诗中提到田庐向着丰收的方向前进,城中急需修补。这种对田园生活和城市建设的描写,展示了离家者对家乡的牵挂和对家乡发展的关注。诗人通过这种写法,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和期望。
然后,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游子对旅途的困扰和困难。游子欲离开家乡,但道路却崎岖不平,旅途艰辛。这种描写体现了离家者面临的离别痛苦和离家后的困境,表达了游子对离别的犹豫和对未来的迷茫。
最后,诗中提到诗人挽首向田父告别,并表达了自己对旅途生活的厌倦之情。这种情感的表达,展示了游子在旅途中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同时也暗示了游子对归乡的向往和对旅途的厌倦。
总体而言,杨时的《离家作二首》通过对离别、思乡和旅途困扰的描绘,表达了游子离家的无奈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将离别的情感和旅途的艰辛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引发人们对家乡和离别的共鸣。
(1053—1135)南剑州将乐人,字中立,号龟山。神宗熙宁九年进士。调官不赴。先后师事程颢、程颐,杜门不仕十年。历知浏阳、余杭、萧山,改荆州教授。金人攻汴京,坚论严为守备,除右谏议大夫;又反对割三镇以乞和,兼国子监祭酒。指斥蔡京蠹国害民,力辟王安石之学。高宗立,除工部侍郎。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专事著述讲学。卒谥文靖。与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号为程门四先生,又与罗从彦、李侗等同列南剑三先生。其学术后被奉为程氏正宗。有《二程粹言》、《龟山先生语录》、《龟山集》。...
杨时。(1053—1135)南剑州将乐人,字中立,号龟山。神宗熙宁九年进士。调官不赴。先后师事程颢、程颐,杜门不仕十年。历知浏阳、余杭、萧山,改荆州教授。金人攻汴京,坚论严为守备,除右谏议大夫;又反对割三镇以乞和,兼国子监祭酒。指斥蔡京蠹国害民,力辟王安石之学。高宗立,除工部侍郎。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专事著述讲学。卒谥文靖。与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号为程门四先生,又与罗从彦、李侗等同列南剑三先生。其学术后被奉为程氏正宗。有《二程粹言》、《龟山先生语录》、《龟山集》。
日本杂事诗 其十八。清代。黄遵宪。前朝霸主识龙蟠,富岳荒川极大观。留与东迁新定鼎,万家春树锦城宽。
伊犁纪事诗四十三首 其九。清代。洪亮吉。鹁鸪啼处却东风,宛与江南气候同。杏子乍青桑椹紫,家家树上有黄童。
春雨。宋代。张耒。浪浪檐前雨,昼夜来不极。青苔生空廊,蜗涎被四壁。出门无所往,端居守笼翮。鸣呼林中鸠,聒聒方自得。林花扫余姿,高柳沐佳色。悠悠三月残,春物行欲息。感之欲何奈,取醉遣朝夕。穿泥得新笋,紫箨裹新白。从容妇子语,草草田野食。明日还复然,慵顽已成癖。
祈谷乐章·舒和。唐代。褚亮。玉帛牺牲申敬享,金丝戚羽盛音容。庶俾亿龄禔景福,长欣万宇洽时邕。
病酒宿土坊驿。宋代。陆游。少时见酒喜欲舞,老大畏酒如畏虎。一日饮酒三日病,客路那堪夜闻雨。雨声萧萧宿空堂,不寐始知更漏长。卖药思从伯休隐,爱花却笑拾遗狂。
横吹曲辞·出塞。唐代。刘驾。胡风不开花,四气多作雪。北人尚冻死,况我本南越。古来犬羊地,巡狩无遗辙。九土耕不尽,武皇犹征伐。中天有高阁,图画何时歇。坐恐塞上山,低于砂中骨。
范蠡祠二首 其一。宋代。萧立之。响屧廊空王气销,五湖烟雨送归桡。鸱夷出自吴宫里,却载沉胥起怒潮。
鹧鸪天·元宵后独酌。明代。杨慎。千点寒梅晓角中,一番春信画楼东。收灯庭院迟迟月,落索秋千翦翦风。鱼雁杳,水云重,异乡节序恨匆匆。当歌幸有金陵子,翠斝清尊莫放空。
吴守祈雨有应。宋代。胡寅。延陵宿望冠三吴,又见熙朝老大夫。善政旧闻风偃草,清规今信浦还珠。山川每应精神祷,禾稼全凭润泽苏。可但邦人歌五袴,也知还客尉焦枯。
杨都官日严赴郓州。宋代。宋祁。连年三换左朱轮,正用台郎第二人。帷殿程书清刻永,家床添笏赐袍新。润波仍跨洪河曲,敏政将肥瘠鲁民。趣引前旍向桑野,汉皇恩诏重方春。
千官 其一。清代。顾炎武。武帝求仙一上天,茂陵遗事只虚传。千官白服皆臣子,孰似苏生北海边。
谢周裕之 其一。宋代。徐积。乐不须丝竹,花不须桃李。舞不须轻躯,歌不须皓齿。人生各有乐,顾我如何尔。我是两柳翁,家在南郭里。诗酒以为乐,宾客至即喜。酒味酸或淡,瓷椀粗而伟。或无一饤菜,但费几张纸。人情慕富贵,公何视贱鄙。寒冷载肴酒,暮夜烦屐履。孚诚非猝然,饤饾亦劳止。不用卞郎瓠,但坐杜侯椅。两桌合八尺,一炉暖双趾。不以药随时,而用缯掩耳。或啖鱼菹尽,或爱藏蔬美。或取鱐与腊,或约酒以指。人皆悦真厚,谁敢停箸匕。一客癯而清,偶坐为六子。吟声尚鼓吹,欢情胜罗绮。俗物无所用,高会有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