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兰皋秋感

次兰皋秋感朗读

《次兰皋秋感》是杨公远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向晚时分送别郊墟的清凉,征鸿点点再次南翔。
光阴飞逝如离弦之箭,世事艰难如航行上的水路。
月亮并不寒冷,炎热仍然窜入户牖。
诗歌中多了凄怨的感叹,仿佛听到了蛩螀的声音。
秋天的容颜不要说全然萧索,篱笆上的菊花和水塘中的芙蓉正争相装扮。

诗意:
《次兰皋秋感》抒发了杨公远对秋天的感悟和感叹。诗人在向晚的时刻,感受到了郊外的凉爽气息,同时目送南飞的候鸟,暗示着秋天的到来。诗中表达了时间的迅速流逝,使人感叹时光如箭,世事难行。然而,即使秋天到来,夜晚的月亮并没有带来寒冷,炎热仍然透过窗户。诗人的诗歌充满了凄怨之情,仿佛听到了秋天中蛩螀的鸣叫声。最后,诗人告诉我们,秋天并不全然萧索,篱笆上的菊花和水塘中的芙蓉正竞相妆点秋容。

赏析:
《次兰皋秋感》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抒发内心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世事变迁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向晚的清凉和南飞的候鸟来映衬秋天的到来,表现了时间的飞逝和世事的艰难。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意象,描绘了夜晚的月亮和秋天的蛩螀声,增强了诗歌的凄怨氛围。最后,诗人通过描述篱笆上的菊花和水塘中的芙蓉,传达了秋天并非全然萧索的意境,展示了秋天的美丽和多样性。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秋天变幻的感慨。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秋天的凉爽和诗人内心的忧思,同时也能体味到秋天的美丽和多彩。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将深沉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融入其中,给人以思索和共鸣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杨公远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杨公远朗读
()

猜你喜欢

落日林胡夜,南风盛乐春。地当天北极,山是国西邻。

冠带中原隔,金缯异域亲。武灵遗策在,犹可制秦人。

()

雨收风细。一片清光疑是洗。秦女楼头。吹出柔肠几许愁。

花枝掩映。素腕金环频弄影。香软寒轻。寂寂帘帏夜不扃。

()

回塘数里,渐秋风剩绿,吹满凉意。潇洒闲园,临岸住、最称幽人游憩。

竹阁来欧,荷亭延鹭,曲槛通流水。相招兰艇,还邀鱼弟同载。

()

可知城市亦山林,不许尘埃半点侵。三尺游丝横路起,一潭秋水闭门深。

花能解语窥诗境,鱼自空行识道心。见说清溪旧池馆,只今乔木向千寻。

()

惜别西湖,归来白下,昼扃双户。桐阴剪尽,过了几番秋雨。

喜乡关、故人乍逢,小楼密坐停杯语。试问君此际,清宵蜜炬,可忘羁旅。

()

尾犯桃花水,江南好燕归。芳草恨春迟。东风齐着力,惜分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