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勃》是徐钧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功成无罪付廷平,
借援东朝始得生。
若使当时逢吕后,
诛夷又是一韩彭。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周勃的故事。周勃是汉朝末年的一位将军,他在功成名就之后,因为被怀疑谋反而被囚禁。最终,他得到了东楚霸王项羽的帮助,得以重获自由。诗词表达了周勃在得到东楚的支援后重获新生的喜悦之情。作者也以此歌颂了勇于正义的行为,以及真正的英雄应该被认可和赞扬。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对周勃的钦佩和敬意。首句“功成无罪付廷平”表明周勃已经完成了他的功业,但却遭受了冤屈与困扰。接着,诗人描述了周勃得以重获自由的过程:“借援东朝始得生”。这句话中的“东楚”指的是项羽,他是当时的霸王,对周勃给予了帮助和援助,使他重新获得自由。最后两句“若使当时逢吕后,诛夷又是一韩彭”表达了作者的遗憾。如果当初周勃能够遇到吕后,她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或许周勃的功绩会得到更大的认可,就像韩彭一样。韩彭是汉朝初年的一位将军,他因为立下了大功而受到了高度的赞扬和奖励。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周勃及其不幸命运的同情和敬佩之情。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一个历史人物的悲喜荣辱,表达了作者对英雄气概和公义行为的赞美。它通过寥寥数语,将读者带入了那个历史时期,感受到了英雄在困境中获得帮助和重生的喜悦,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巧合和遗憾的思考。这首诗词展示了徐钧扎实的写作功底和他对历史人物的深入理解,使人们在品读中感悟到历史的厚重和英雄的伟大。
辛未除夕。明代。戚继光。四指回杓犹障塞,颠毛如许怯簪冠。惊心岁月愁仍在,回首风尘梦已阑。百战劳销千口集,万金散尽几人欢。燕然北望空弹剑,马革寻常片石难。
阮郎归。宋代。欧阳修。刘郎何日是来时。无心云胜伊。行云犹解傍山飞。郎行去不归。强匀画,又芳菲。春深轻薄衣。花无语伴相思。阴阴月上时。
过陈二如读书处。宋代。张度。碧山栖止著《玄经》,来叩柴门半启扃。岚气湿衣庭际落,泉声绕屐竹中听。素琴常挂同元亮,木榻将穿似管宁。日暮空林猿鸟散,卧看明月上松棂。
陈处士挽诗。明代。李昌祺。一枕翛然静解神,莺花零落草堂春。山中结社无遗老,地下埋铭有故人。不向尘埃留半迹,独从丘壑寄閒身。蟏蛸在户悬空榻,徐孺重来泪满襟。
赋情。宋代。慧姞。自怜新髻好,对镜久夷犹。回首瞥见郎,含羞整搔头。花间并郎行,低说夜来话。蝴蝶学娇阁,飞来傍裙带。羡杀叶底花,色娇香不漏。安得郎如叶,长将玉肌覆。
扬州三绝句。宋代。晁说之。便风五两更悠悠,回望乡闾烟雾浮。若问无情唯颍水,不来随我到扬州。
一剪梅(冬至)。宋代。程垓。斗转参横一夜霜。玉律声中,又报新阳。起来无绪赋行藏。只喜人间,一线添长。帘幕垂垂月半廊。节物心情,都付椒觞。年华渐晚鬓毛苍。身外功名,休苦思量。
道中寄忆四首 其二 周子以言。明代。皇甫汸。从宦非吾愿,归心奈尔何。关河秋雁少,驿路暮云多。怀壑空腾笑,栖林独寤歌。向来游赏地,芳草讵堪过。
县有父子讼者走以鲁人之法听之喜其改悔而作。宋代。薛季宣。父子本天性,情缘私爱暌。宁留今夕忍,无作望思悲。克己归仁礼,回心即孝慈。同年千古意,圣相不吾欺。
以蒋永仲画双松为故人寿。宋代。程俱。青松千岁姿,擢质万仞冈。霜根初茁秀,气已凌千章。去天尺五地,雨露先众芳。晨光为膏沐,鬣鬣倾扶桑。故应神物护,茂叶成深苍。尔来向三纪,已作拿云骧。岂惟蔽牛马,固已中栋梁。上有参天枝,下有延年肪。苍荫被草木,皆为芝木香。众鸟不敢巢,或来孤凤凰。会当回万牛,一柱来明堂。却顾冰涧底,岁寒永相望。
惜分飞。宋代。范成大。易散浮云难再聚。遮莫相随百步。谁唤行人去。石湖烟浪渔樵侣。重别西楼肠断否。多少凄风苦雨。休梦江南路。路长梦短无寻处。
春近。宋代。王铚。山色银屏晓,溪梅玉镜春。东风露消息,万物有精神。索漠贫游世,龙钟老迫身。欲浮沧海去,风浪阔无津。
和友人过采石。明代。高启。山暝断矶头,猿声两岸愁。柳间娼女酒,月下估人舟。擒虎嗟横渡,骑鲸忆醉游。停桡正怀古,风急苇花秋。
端午内中帖子词·夫人阁。宋代。王珪。绕臂双绦脱,红纱昼梦惊。连吹紫云曲,不及晚妆成。
送李文授知括苍。宋代。孙应时。中兴尚有名臣子,江表能馀正始音。拟赞经纶须老手,更分符竹此何心。麒麟阁上风云旧,烟雨楼前山水深。世事由来偶然耳,公馀端不废清吟。
午睡。宋代。陆游。梅黄雨足喜初晴,投枕华胥梦已成。帐底香云凝未散,手中书卷堕无声。簟纹似水飞蝇避,鼻息如雷稚子惊。痴腹便便竟何有?已将嘲弄付诸生。
握柘词。唐代。温庭筠。杨柳萦桥绿,玫瑰拂地红。绣衫金騕褭,花髻玉珑璁。宿雨香潜润,春流水暗通。画楼初梦断,晓日照湘风。
寄家中诸兄弟十首 其九。明代。郭之奇。半载鱼书万里程,寻常来往赖时清。行云似欲添愁客,又向关河暗戟旌。
中秋怀旧三首。明代。皇甫汸。玉街芳树奈清秋,明月高悬十二楼。犹记江淹题赋手,夜深操笔对淮流。
园中把酒示邻曲。宋代。陆游。煮豆烹蔬当果殽,固应杯酌尽陶匏。池塘潋潋荷浮叶,门巷阴阴笋放梢。三亩荒园存故业,一编蠹简得深交。弊庐经雨穿将遍,欲向村东自割茅。
踏莎行。宋代。晏几道。柳上烟归,池南雪尽。东风渐有繁华信。花开花谢蝶应知,春来春去莺能问。梦意犹疑,心期欲近。云笺字字萦方寸。宿妆曾比杏花红,忆人细把香英认。
王母寿诗。明代。徐渭。乡里争传太母贤,世家亲是长公编。半生辛苦流可笔,百岁荣华表暮年。白发当尊摇凤翟,綵衣绕座拂云烟。此时定有添筹祝,不放金陵酒似泉。
沁园春·和王亦帆学博韵。清代。杨葆光。浩浩尘风,骤聚萍踪,似此远哉。讶金戈铁马,频年带甲,颓垣断井,遍地飞埃。剑倚长空,衣穿短后,热血淋漓付酒杯。无聊甚,且招邀俊侣,醉舞千回。天涯。巧与安排。许香火灵山握手来。愿江乡依旧,重携游屐,田家小住,脱略形骸。散髻斜簪,浇花种竹,偎倚东风一剪梅。情奢处,但鸳鸯睡稳,晓梦休催。
雪满太行,碧潋瑶翻,纷然沓来。正黄河欲吼,六花籍籍,青山乍老,一夜皑皑。
素女淩空,眩师泼水,十万琼楼面面开。深林外,更狐踪半灭,兽窟全埋。
沁园春 十月晦日怀庆使院望太行山积雪。清代。陈维崧。雪满太行,碧潋瑶翻,纷然沓来。正黄河欲吼,六花籍籍,青山乍老,一夜皑皑。素女淩空,眩师泼水,十万琼楼面面开。深林外,更狐踪半灭,兽窟全埋。万钟宁我加哉。且濡发狂歌乾百杯。看猎徒并代,霜鹰雪犬,神仙王屋,璐殿瑶阶。聂政祠荒,袁尼宅破,世上谁人识此怀。樽犹热,尽天公颠倒,造化安排。
别诸同志(得新鸿)。唐代。钟蒨。随阳来万里,点点度遥空。影落长江水,声悲半夜风。残秋辞绝漠,无定似惊蓬。我有离群恨,飘飘类此鸿。
隐父见示和章再用前韵。宋代。郭印。关西千户侯,分此霜根独。几年用幽意,列屋攒苍玉。如闻手自种,培养非一掬。高标邈何所,於焉识面目。验笑桃花红,眉憎杨柳绿。颀然立儿孙,挺操异群木。我尝听馀音,球琳响山谷。当约嵇中散,携琴此间宿。
简寄。宋代。苏泂。绿树千家杂,青山四郭新。须知太守印,合付谪仙人。波浪窥东海,楼居近北辰。不过行俭德,彼瘠本王臣。
宿破山寺。清代。翁心存。高阁岚光合,空潭月影悬。泉声春梦碎,佛火罩灯圆。夜静花香发,山深俗虑捐。湛然无起灭,心在四禅天。
题栖凤亭四首。宋代。白玉蟾。潘氏亭前饮一宵,酒酣对竹啸琼箫。不知栖凤来多少,风去人归竹寂寥。
菩萨蛮 题美人图二帧二首 其一。清代。宗婉。美人家在湖边住。引侬神往图中去。影隔小窗纱。紫薇初试花。垂杨低拂处。不碍寻诗路。吟罢意如何,魂销一卷书。
题王师文半篷春雪图。元代。贡性之。香是临流得,诗因倚棹成。岸移惊树转,墙碍觉枝横。似隔僧庐见,如缘阁道行。傍人歌断处,疏影月三更。
隆兴天子七月十三日亲享太庙先期风雨弥日及。宋代。曹勋。一夕秋风势震雷,颓山拔木屋倾欹。锡春大厦犹惊畏,蓬荜茅庐亦可知。
作鹤房。明代。吴宽。枯篁密苇作房栊,故遣仙禽宿此中。曾见江南多鸭舍,亦知吴下剩牛宫。绸缪牖户朝南日,倚傍垣墉避北风。莫笑乘轩如卫懿,苦寒须念雪园空。
再调考功。明代。李舜臣。已作还乡计,秋风却病躯。清时登片善,华列及吾迂。岂有温如玉,翻疑暗似珠。由来山鸟性,不愿九韶娱。
题槐阴亲舍。元代。胡奎。慈乌夜夜啼,宛在慈溪西。大槐高过屋,慈乌来上栖。乌雏思返哺,哑哑愁日暮。白云飞度江,恨不随云去。雏有青霄翮,翱翔霜柏枝。慈溪东入海,雏心无已时。
甲子秋八月丙辰鸡初鸣时梦刘韶美示诗八篇高。宋代。陆游。韶美仙去三十年,一念及之常怅然。秋窗忽梦接颜色,万里老鹤归辽天。赠诗温其似玉瓒,我亦麤识关雎乱。建安黄初不足言,笔端直觉无秦汉。
和江州江中丞见寄。宋代。徐铉。贾傅南迁久,江关道路遥。北来空见雁,西去不如潮。鼠穴依城社,鸿飞在泬寥。高低各有处,不拟更相招。
闫蓬头歌。明代。胡应麟。闫先生,羽客流,发蓬蓬不裹头。身骑两白鹿,手掣䨥青虬。前生七圣相追游,飞翔八极横九州。朝升大罗顶,暮宿昆崙丘。木公授宝箓,王母发清讴。飞琼弄玉众仙女,行厨上食罗珍馐。桃花万树核如瓮,东方小儿不敢求。何来醉闯拘翼座,脱巾露顶眠琼楼。雷公轰轰上帝怒,谪向下土称蓬头。长身大腹状殊绝,赤颧红颊惊庸流。方瞳射空碧电烱,紫髯拂地苍虹流。终朝一食气逾王,终夜不寝神长游。严冬雪片大于席,寒冰十丈风飕飗。先生此时赤双足,单衣不御青貂裘。道旁观者色沮丧,真仙出世谁能俦。和光颇类柱下史,玩俗或比蒙庄周。仰天大笑暮云碧,茫茫下土皆蜉蝣。朅来偶过勾曲洞,乘鸾跨鹤三峰头。乖龙左耳割不得,飘然一苇来南州。众中遇我心莫逆,片言立使千金投。微辞奥旨发中夜,变化恍惚难先筹。时时诧我骨毛异,青城仙伯行相求。三生石上事非远,努力缮性穷熏修。愧我中年薄闻道,尘埃碌碌随轩輶。神明凋谢鬓发改,岂将七尺图封侯。感君便欲逐君去,乾坤万事同浮沤。三公七贵竟何物,五阴四大俱悬疣。何如长啸出寥廓,霍然尽豁平生愁。闫先生,且莫行,为我留,谪期未满堪夷犹。吾家别业武夷上,铁船丹灶悬高丘。幔亭之君日来下,三山九曲随冥搜。他年挟尔棹歌去,坐看大海天咫尺,巨鳌赑屃浮中流。珠宫贝殿耀金碧,清都绛阙喧琳球。鹍鹏一卧九万里,鸿鹄一举三千秋。玉皇香案倘相忆,羽翰白日飞神州。
送周直孺秘校和州都曹。宋代。梅尧臣。箭头破贼弃不为,笔端射策取桂枝。殿前脱袍改旧色,庭下折腰甘去时。历阳郡小太守好,督邮宫闲众吏嬉。江边竹园啼竹鸡,竹里种花春过迟。东望望夫云脚垂,烟雨隔岸风樯欹。湿鴈不起沙上嘶,君思历乱如盎丝。
忆王孙。宋代。汪元量。华清宫树不胜秋。云物凄凉拂曙流。七夕何人望斗牛。一登楼。水远山长步步愁。
杂曲歌辞。唐代。白居易。管急丝繁拍渐稠,绿腰宛转曲终头。诚知乐世声声乐,老病人听未免愁。
沙苑行。唐代。杜甫。君不见左辅白沙如白水,缭以周墙百馀里。龙媒昔是渥洼生,汗血今称献于此。苑中騋牝三千匹,丰草青青寒不死。食之豪健西域无,每岁攻驹冠边鄙。王有虎臣司苑门,入门天厩皆云屯。骕骦一骨独当御,春秋二时归至尊。至尊内外马盈亿,伏枥在坰空大存。逸群绝足信殊杰,倜傥权奇难具论。累累塠阜藏奔突,往往坡陀纵超越。角壮翻同麋鹿游,浮深簸荡鼋鼍窟。泉出巨鱼长比人,丹砂作尾黄金鳞。岂知异物同精气,虽未成龙亦有神。
高阳台 题无闷草堂诗馀。清代。陈贯。铁板铜琶,歌纨金缕,江关萧瑟兰成。醉倒湘潭,梨涡聊慰飘零。藜床皂帽人憔悴,算文章,身外馀名。只难禁豪气依然,尘梦先醒。卅年误入华鬘劫,算一诗一泪,久涴衫青。天上灵修,也应握手相迎。遗编恍惚骚魂在,枉教人,高唤声声。叹层云久掩骄阳,何况文星?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新亭。唐代。韩愈。湖上新亭好,公来日出初。水文浮枕簟,瓦影荫龟鱼。
点绛唇三首 其二。清代。高士奇。过了春三,子规声断啼痕茜。画罗谁剪,风送晴香暖。游冶心情,生怕花开遍。归难算,绿颦红怨,定有人愁见。
鹊巢。清代。佚名。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琴调相思引。清代。朱祖谋。吹梦东风懒似云。占人怀抱是歌颦。雁行低尽,零乱一筝尘。独自意行僵宝瑟,两边閒泪阁罗巾。小帘朱户,依旧去年人。
欲往北山以雨止。宋代。王安石。北山朝气澹高秋,欲往愁沾独少留。散策缘冈初见日,兴随云尽复中休。
西河 一春索居味殊恶,赋此纪怀 以上四印齐。元代。邵亨贞。春梦觉,一声何处啼鸟。东风二月旧江南,庾郎暗老。暖寒日日禁单衣,阑干凭遍清晓。水涯柳条渐好。玉*几度曾到。如今巷陌蹋青时,故人去杳。杏花不在宋东邻,苔墙犹自围绕。凤鞋次第又斗草。暗凄凉、前度怀抱。病后不禁愁恼。怕西园、路湿残红如埽。空忆花前纤腰袅。
蝶恋花(欹枕)。宋代。毛滂。不雨不晴秋气味。酒病秋怀,不做醒忪地。初换夹衣围翠被。蔷薇水润衙香腻。旋折秋英餐露蕊。金缕虬团,更试康王水。幽梦不来寻小睡。无言划尽屏山翠。
郊行值雪诗。南北朝。庾信。风云俱惨惨。原野共茫茫。雪花开六出。冰珠映九光。还如驱玉马。暂似猎银獐。阵云全不动。寒山无物香。薛君一狐白。唐侯调骕骦。寒关日欲暮。披雪渡河梁。
宝林院五松。宋代。杨杰。葛洪井上两三株,不与孤秦作大夫。借问东山岁寒木,得无羞见水西无。
客有诵袁蒙斋得雨酬倡之什辄赓元韵志喜也呈。宋代。郑清之。娲石补天玻璃声,遇坎为雨离为晴。金乌玉兔旁午出,百二十官称常明。下土臣敢再拜问,谁主风催民耕。天江津河尾北见,玉井水浆参左横。胡为汤旱龟土坼,胡为尧水鱼头生。孰令赤地星丈许,吭扼雷公仍背抚。孰令河鼓塞银潢,勺水线流不轻与。孰令卷舌自张翕,孰令天鸡自飞舞。云师族聚曷遽散,电母儿号奚不乳。黑猪渡河去远迹,苍龙衔珠噤弗语。朱鸟崛强王偃徐,乌龟缩颈老沮渠。夫君笺天帝冯怒,旱魃磔死不问余。天街清润联璧珠,不为乾封为太初。一雨三日谁力欤,更唱迭和忘欷嘘。归之太守不肯有,欸乃聊代志喜书。
玉虚宫隐真堂。宋代。赵瑞。刘公到处留遗迹,奇绝惟兹独擅名。禅石无尘床稳卧,神丹有验井还清。冈峦四合如环绕,石笋孤高类削成。瑶草常春鹤不驻,松风犹似步虚声。
秋思。宋代。陆游。门巷萧条秋色深,黄花始欲慰孤斟。久贫自笑不妨乐,过足固知非所钦。琴调已忘还渐省,诗联未稳更长吟。吾儿西上无多日,安得相从老故林?
咏史十五首 其三 禹。明代。陶安。知主非常杖策从,务安黎庶揽英雄。炎光重振追前烈,合表云台第一功。
米玄晖书简帖赞。宋代。岳珂。父子而善书,自羲献而始也。寥寥千载,固已莫之拟也。至于我朝,有楚国之芈也。不陨其名,虽未济厥美也。其读父书,亦非括之比非。瞠乎望洋,混混犹此水也。
沼上独坐。明代。吴与弼。病眼昏花少近书,时从碧沼坐观鱼。支颐细忆平生志,行止何能与道俱。
渔家傲 其八 滇南月节。明代。杨慎。八月滇南秋可爱。红芳碧树花仍在。园圃全无摇落态。春莫赛。玫瑰彩缕金针繲。屈指中秋餐沆瀣。遥岑远目天澄派。七宝合成银世界。添爽快。凉砧敲月胜竿籁。
送董判官。唐代。高适。逢君说行迈,倚剑别交亲。幕府为才子,将军作主人。近关多雨雪,出塞有风尘。长策须当用,男儿莫顾身。
和答弟志和渔父歌。唐代。张松龄。 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