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中使君家东涧修竹。宋代。孙应时。一径修篁百亩深,倚天乔木更阴阴。红尘万事不到眼,好景四时长会心。稳著亭台添远趣,透开风朋自清音。使君晋宋家人物,消得间中此醉吟。
《王子中使君家东涧修竹》是宋代孙应时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东涧修竹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红尘浮世的超然态度以及对美好景色的享受和心灵的宁静。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条小径修剪的竹林,百亩范围广阔而深沉,
高耸入云的巨木给人带来更浓密的阴凉。
红尘纷扰的世界无法触及我的眼帘,
美好的景色四季长久地满足我的内心。
稳固的亭台增添了远趣的情趣,
微风吹拂间自然传来清脆的音韵。
这是使君晋宋家族的人物,
在此间中消解了烦忧,陶醉地吟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东涧修竹的景象,展示了作者超然世俗的心境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竹林被修剪整齐,形成了一条幽静的小径,百亩范围的竹林给人一种广袤而深沉的感觉。其中几株高耸入云的巨木为这片竹林带来更浓密的阴凉,使人心旷神怡。
诗中提到“红尘万事不到眼”,表达了作者对于尘世的超然态度。红尘中的繁杂琐事无法触及作者的眼帘,他将心境沉浸在美好景色之中。作者赞美美好景色的持久和四季长久地满足他内心的愿望,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满足。
诗中的亭台给整个景色增添了远趣的情趣,微风吹过时,清脆的音韵自然而然地传来。这种宁静、清新的氛围使作者感到宁静和舒适,促使他陶醉其中,吟咏出这首诗词。
最后,作者提到“使君晋宋家人物”,表明这是使君晋宋家族的成员所创作的。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摆脱了尘世的烦忧,陶醉地吟咏,将自己的心境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竹林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红尘浮世的超然态度,以及对美好景色的享受和心灵的宁静。它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对自然的赞美,给人以宁静和平和的感受,让人在喧嚣世界中感受到一份宁静与美好。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孙应时。(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沁园春(寿朱漕·正月初八)。宋代。赵福元。斗柄御寅,序启苍涂,气转洪钧。正乾坤交泰,圣贤相遇,风生虎啸,雾滃龙兴。华渚流虹,璇枢绕电,期迈三朝嵩降申。真希有,庆吾皇万岁,重臣千春。枫震宠数来频。绾叠组累累辉楚城。看袍将赐锦,带仍佩玉,十行丹诏,单骑红尘。入赞中兴,泰阶上宰,寿域八荒歌太平。运化笔,管烘□桃李,又一番新。
台湾竹枝词 其十六。清代。薛约。独木为舟两桨划,水沙连里水流斜。山居饶有江湖乐,种得浮田好作家。
送杜介归扬州。宋代。苏辙。扬州繁丽非前世,城郭萧条却古风。尚有花畦春雨后,不妨水调月明中。东都甲第非嫌汝,北牖羲皇自属翁。清洛放船经月事,急先鶗鳺绕芳丛。
高州道中 其一。清代。汪瑔。飞蓬无定根,贫士多远游。一为劳者歌,千里来荒州。山深生奇寒,日落如深秋。往往遘奇险,心目不自谋。危途仅咫尺,下有急涧流。虎行密箐折,猿啸空林幽。行縢偶一解,凛然难久留。桑弧平居志,至此增烦忧。饥驱自古昔,戚戚将谁尤。
明堂飨神歌。魏晋。傅玄。经始明堂,享祀匪懈。于皇烈考,光配上帝。赫赫上帝,既高既崇。圣考是配,明德显融。率土敬职,万方来祭。常于时假,保祚永世。
閒居遣怀三首 其二。宋代。俞德邻。坐中有佳客,尊中有美酒。酒美客更佳,一醉亡何有。醉馀送客去,新月挂疏柳。明日欲重来,已戒应门走。
次萧文明见寄韵 其二。明代。祁顺。使君特被徵书起,匹马遥从贵竹来。山鬼揶揄谁见笑,银青消息自相催。由来得丧皆天命,谩道青黄是木灾。傲雪苍松饶晚翠,倚云红杏任先开。从今妙手宜医国,自古明君不负才。却笑生成同雨露,未应踪迹尚蒿莱。行当考绩朝京阙,便拟乘风问粤台。白发慈亲欢菽水,此情应不换三台。
酬卢十一过宿。唐代。钱起。乞还方未遂,日夕望云林。况复逢青草,何妨问此心。闭门公务散,枉策故情深。遥夜他乡宿,同君梁甫吟。
次韩机幕韵。宋代。张栻。韩杜有佳句,炯炯如辰星。自昔此邦胜,中土亦饫听。奇观今愈多,洞户长不扃。秀色真可餐,腴泽到畦丁。寒岩度轻舫,瘦岭着危亭。因已小雁荡,宁复谈屏谈。自我来拥麾,每思御风泠。如何半载间,足迹才一经。居然俯仰中,便觉尘虑冥。旧刻暗苍藓,往事过奔霆。颇闻烟霞外,往往接神灵。向来羽衣士,吐内夸奇龄。终焉亦归尽,难留鬓毛青。塞雁度霄汉,沙鸥飞远汀。大哉天壤间,逍遥各随形。人生亦何有,泛若水不萍。勿作分外念,但勉明德馨。乘时各努力,日驭不我停。梦回故园好,兰菊罗中庭。从知靖节醉,远胜次公醒。
题刘翔卿蔚然楼二首。宋代。杨万里。楼上青编入骨香,楼前碧岫透帘光。乘风飞上广寒殿,下看秋容一点苍。
渔家傲(赠鼎湖官妓)。宋代。李石。西去征鸿东去水。几重别恨千山里。梦绕绿窗书半纸。何处是。桃花溪畔人千里。瘦玉倚香愁黛翠。劝人须要人先醉。问道明朝行也未。犹自记。灯前背立偷弹泪。
减字木兰花。宋代。辛弃疾。昨朝官告。一百五年村父老。更莫惊疑。刚道人生七十稀。使君喜见。恰限华堂开寿宴。问寿如何。百代儿孙拥太婆。
未报山陵国士知,绕林松柏已猗猗。一声恸哭犹无所,万死酬恩更有时。
梦里天衢隘云仗,人间雨泪变彤帷。《关雎》、《卷耳》平生事,白首累臣正坐诗。
十月二十日,恭闻太皇太后升遐,以轼罪人,不许成服,欲哭则不敢,欲泣则不可,故作挽词二章 其二。宋代。苏轼。未报山陵国士知,绕林松柏已猗猗。一声恸哭犹无所,万死酬恩更有时。梦里天衢隘云仗,人间雨泪变彤帷。《关雎》、《卷耳》平生事,白首累臣正坐诗。
卢侍御小妓乞诗座上留赠。唐代。白居易。郁金香汗裛歌巾,山石榴花染舞裙。好似文君还对酒,胜于神女不归云。梦中那及觉时见,宋玉荆王应羡君。
送侯喜。唐代。韩愈。已作龙钟后时者,懒于街里蹋尘埃。如今便别长官去,直到新年衙日来。
官廨北涧偶步。明代。陶安。碧涧依山麓,苍松挂野藤。泉清见鱼泳,磴绝少人登。龙井苔封甃,凫田草没塍。旧时丰邑屋,废址接丘陵。
夜投山馆。明代。王恭。野馆残灯暗复明,子规声里客愁生。绿萝洞口三更月,何限乡山万里情。
园庭诗。南北朝。庾信。杖乡从物外。养学事闲郊。郊愁方汗简。无遇始观爻。谷寒已吹律。檐空更剪茆。樵隐恒同路。人禽或对巢。水蒲开晚结。风竹解寒苞。古槐时变火。枯枫乍落胶。倒屣迎悬榻。停琴听解嘲。香螺酌美酒。枯蚌藉兰殽。飞鱼时触钓。翳雉屡悬庖。但使相知厚。当能来结交。
端午帖子·太上皇后阁。宋代。周必大。积雨收梅夏,清风度麦秋。六宫争献寿,不觉月沉钩。
箕山。金朝。元好问。幽林转阴崖,鸟道人迹绝。许君栖隐地,唯有太古雪。人间黄屋贵,物外只自洁。尚厌一瓢喧,重负宁所屑,降衷均义禀,汩利忘智决。得陇又望蜀,有齐安用薛?干戈几蛮触,宇宙日流血。鲁连蹈东海,夷齐采薇蕨。至今阳城山,衡华两丘垤。古人不可作,百念肝肺热。浩歌北风前,悠悠送孤月。
寿张时琢。明代。顾璘。海翁醇儒冠,文艺乃馀事。岿然英宪朝,海内勤仰企。天人骑箕归,龙种发神骥。伯仲忝周旋,晚交属其季。诗名动岩壑,家鸡习书字。穆穆孝友姿,五常白眉异。庭阶衍芝兰,诸孙更妩媚。西来乞我词,献寿为遥致。既惊瑶环相,益叹箕裘世。大德享未终,后嗣宜尔炽。祝君寿千年,孙子据高位。源源馀庆流,乃尽天报意。
望海潮。金朝。折元礼。地雄河岳,疆分韩晋,潼关高压秦头。山倚断霞,江吞绝壁,野烟萦带沧州。虎旆拥貔貅。看阵云截岸,霜气横秋。千雉严城,五更残角月如钩。西风晓入貂裘,恨儒冠误我,却羡兜鍪。六郡少年,三明老将,贺兰烽火新收。天外岳莲楼。想断云横晓,谁识归舟?剩着黄金换酒,羯鼓醉凉州。
使东川。望喜驿。唐代。元稹。满眼文书堆案边,眼昏偷得暂时眠。子规惊觉灯又灭,一道月光横枕前。
水仙子。唐代。无名氏。浮家泛宅生涯好。聚米堆盐多积宝。烟波得趣乐江湖,宜乘兴,寻安道。不负轩辕当日造。初度喜逢维夏早。孔释昔曾亲送抱。下弦良日是生朝,称觞献,金樽倒。惟愿寿筵长不老。
风流子 其三。清代。俞士彪。池边庭户敞,云軿下、羞脸嫩红微。叹一句胜常、未堪消受,几番回首,镇费猜疑。但无赖,绕筵寻粉泽,随路认香泥。画槛忒高,半遮莲袜,春风太软,不动罗衣。此时魂消也,花枝上、一任杜宇催归。自笑一生伶俐,半刻痴迷。想深闺夜语,无嫌两小,后宫春暖,便欲双飞。怕是灯明空局,究竟无期。
迎日词。明代。孙炎。凤炙兮麟脯,瑶席兮桂俎。乐万舞兮如云,吹笙竽兮龙二女。干孑孑,载以舆。六苍虹,历天衢。云霈霈兮夜未艾,执长辔兮久相待。
战掉丑奴儿 自戒。金朝。马钰。我因醉里曾疏脱,誓不衔杯。识破浮财。气不闲争色怎埋。免非灾。重重得遇修行做,洗涤灵台。保护灵胎。直待灵珠变个孩。赴蓬莱。
送孝安皇太后梓宫出还登蓟丘。明代。区大相。象卫灵风送,鸾舆卜日升。徒劳素绋慕,正睹白云乘。寂寂原野旷,凄凄霜露凝。何人共愁望,烟雾隔昭陵。
念奴娇。唐代。王涣。水沉香霭,满钱塘千里,秋烟如织。万井欢声瞻宝钱,遥指明星南极。辇路看花,神旗垂彩,名冠金门籍。平阳家世,凌烟都减颜色。须信勋业风流,阳春有脚,到处开桃李。洊拥油幢宸眷重,吴越江南江北。认取疏梅,东君深意,遣调羹消息。凤书飞下,绿槐元自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