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仲氏韵

次仲氏韵朗读

《次仲氏韵》是宋代孙应时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故人惊我鬓丝多,
古老的朋友惊讶于我头发的斑白,
One of my old friends is surprised by the whiteness of my hair,

一叹相逢可若何。
我叹息着问:我们相逢后该如何相处呢?
I sigh and ask: How should we get along after our reunion?

勋业向来无此梦,
我一直没有梦想过有什么功业,
I have never dreamed of achieving great accomplishments,

菱花何秘遗重磨。
为什么菱花的秘密还要被一再揭示呢?
Why should the secret of the water chestnut flower be revealed again and again?

诗意解读:
这首诗以对故友的对话形式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困惑和感慨。诗人感到惊讶和苦恼,因为岁月已经使他的头发斑白,这让他的朋友感到震惊。他对于重逢后的相处之道感到困惑,不知道应该如何面对这个变化。诗人还表达了自己对功业和梦想的无所谓态度,认为一切都是过去。最后,诗人提到了菱花,暗示人生的秘密似乎永远无法被完全揭示。

赏析:
《次仲氏韵》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生变化和人际关系的思考。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头发斑白的情景,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的衰老。他对故友的惊讶和疑惑,揭示了人际关系中的不确定性和难以捉摸的变化。诗人对于功业和梦想的态度淡然,认为一切都是过去,暗示了他对于人生的看法。菱花的提及则加深了诗词的意境,表达了人生中存在着无法完全了解和揭示的秘密。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词句传递了深刻的思考和哲理,引人深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孙应时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孙应时朗读
()

猜你喜欢

屋后青山门外溪,疏疏芦苇压渔矶。地缘清绝人堪爱,长是三春雁不归。

()

城头月白乌夜啼,上下择木不肯栖。昔日养雏今已飞,哑哑唤母登好枝。

乌啼亦有树,子行得无归。车中娘娘发素垂,綵旌日向东京驰。

()

大士岩龛擘玉莲,杨枝数点走江烟。明垂石乳奔空下,暗引云梯入户连。

夜半鸟归双翮壮,六时龙护一珠悬。每逢过此霜频重,绿鬓虚侵又一年。

()
先朝宰辅寓京师,翠辇临门或有之。
独是远临家食地,无人得似荷恩私。
夜深莲炬半烧过,模写神功入咏歌。
直继诗人《常武》什,下看韩愈颂元和。
()
水漾萍根风卷絮。
倩笑娇颦,忍记逢迎处。
只有梦魂能再遇。
堪嗟梦不由人做。
()

梁君叠石天南杰,蓄宝方流复旋折。儒雅风流世莫俦,侠气如虹心似雪。

云鹏戢翼端江头,几年弭笔从青油。并用五官刘仆射,翩翩书记阮陈留。

()
天启黄旗运,复见汉黄香。
名高黄榜,飞黄腾入鸳行。
文彩苏黄而上,政事龚黄而右,黄纸选循良。
黄见眉间色,卿月照黄堂。
()

虚亭四面芭蕉绿,疏雨潇潇听断续。几点啼残屋上鸠,数声滴破隍中鹿。

洗尽红尘翠色寒,美人含泪倚朱阑。题诗好趁初晴后,醉墨淋漓湿未乾。

()
七雄虎斗着难下,三季蚖蟠石不磨。
蛮触纷纷无了日,青身白水弄鐮柯。
()

游丝片片点疏棂,转盼韶光不暂停。愁忆桥边人脉脉,忍看河畔草青青。

鸳鸯梦断销残枕,孔雀孤飞冷画屏。欲诉琵琶难解语,浔阳江上可谁听。

()

逐臣北地承严谴,谓到南中每相见。

岂意南中歧路多,千山万水分乡县。

()

良会既不偶,清欢当若何。君虽一不少,我亦百非多。

醉舞月留影,咏归山答歌。买邻今已就,得酒便相过。

()
()

何用语呢喃,谗夫枉自谗。宜人有丘壑,毋恙是归帆。

治地延修竹,为庵倚翠岩。龙阿知我者,不必咏长镵。

()
落叶满沧湾,坠露湿疏柳。
幽人晓无事,杖策经林阜。
忽焉若有省,怀此山中友。
便欲借风翰,翩翩插双肘。
()

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稏肥。

更被鹭鹚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

()
结庐得佳景,向无买山钱。
床头数卷书,浩溥弥大千。
丈夫有远志,至学无穷年。
骐骥待北国,鹰隼翔秋天。
()
里中一老妇,行行啼路隅。
自悼未亡人,暮年从二夫。
寡时十八九,嫁时六十余。
昔日遗腹儿,今兹垂白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