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季章校书西湖即事三首。宋代。孙应时。风日都门外,楼台十万家。西湖春事足,不话洛阳花。
《和李季章校书西湖即事三首》是宋代孙应时创作的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美丽的西湖景色,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洛阳花的无需言说。
诗词的中文译文:
风和阳光都在都城的门外,楼台宛如十万座。西湖的春天景色如此美丽,不再提洛阳的花朵。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西湖为背景,展现了春天的美景和诗人对其的赞美之情。首先,诗人描述了风和阳光在都城的门外,给人一种明媚而温暖的感觉。接着,他提到楼台,以十万座楼台的形象,表现了西湖地区层峦叠嶂、亭台楼阁的壮丽景色,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
诗人随后专注于描绘西湖的春天景色,称西湖的春天足够美妙,使人心满意足。这种表达方式表明诗人对西湖春景的赞叹之情。最后两句"不话洛阳花"则以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景色的崇高评价。这里的"洛阳花"是指洛阳地区盛开的花朵,它们以其绚丽多彩而闻名。诗人意味深长地表示,西湖的春天景色如此美丽,已经足够使人心醉,无需再提及其他地方的花朵。
这首诗词展现了诗人对西湖春景的赞美和对自然美的热爱。通过描述风、阳光、楼台和美丽的西湖景色,诗人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揭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春天的美好。通过对洛阳花的不提,诗人强调了西湖春景的独特魅力和无与伦比的景色,使读者感受到了这片美丽风景的真实与独特之处。
这首诗词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传递给读者一种愉悦和宁静的感觉,使人们能够在心灵中感受到西湖春天的美丽和魅力。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孙应时。(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过梁殿一殿章山园三首 其二。清代。陈恭尹。怪石参差筑作台,冰纹疏密上阶苔。请君亭畔时删竹,城外山光要入来。
桃花洞口水洄沿,下有渔郎理钓船。万顷光浮琼岛月,一丝晴漾碧波烟。
高风未许誇桐水,逸兴何殊在渭川。巳喜飞腾霄汉上,不须回首记当年。
龙潭十景为太医院判蒋用文赋 其七 花洞垂纶。明代。金幼孜。桃花洞口水洄沿,下有渔郎理钓船。万顷光浮琼岛月,一丝晴漾碧波烟。高风未许誇桐水,逸兴何殊在渭川。巳喜飞腾霄汉上,不须回首记当年。
故南阳夫人樊氏挽歌。唐代。王维。锦衣馀翟茀,绣毂罢鱼轩。淑女诗长在,夫人法尚存。凝笳随晓旆,行哭向秋原。归去将何见,谁能返戟门。
答张士然诗。魏晋。陆云。行迈越长川。飘飖冒风尘。通波激枉渚。悲风薄丘榛。修路无穷迹。井邑自相循。百城各异俗。千室非良邻。欢旧难假合。风土岂虚亲。感念桑梓域。髣髴眼中人。靡靡日夜远。眷眷怀苦辛。
题大理黄主簿湖上高斋。唐代。刘长卿。闭门湖水畔,自与白鸥亲。竟日窗中岫,终年林下人。俗轻儒服弊,家厌法官贫。多雨茅檐夜,空洲草径春。桃源君莫爱,且作汉朝臣。
次韵杨立之赠京。宋代。苏颂。小子方承学,初心未见功。雕虫徒好赋,舞象僅成童。率尔多惭路,师哉远慕雄。颛侗如可教,丈席冀趋风。
驾陈亨衢长子迁新居并序。宋代。朱升。圣王尊命士,父子不同宫。末俗□陈迹,名家尚古风。过庭诗礼旧,分橐酒肴丰。超出斯干上,高堂坐媪翁。
呈吴金溎生先生即用其冰井寺韵二首 其二。清代。朱廷佐。归田君解组,世事识盈虚。结社唐九老,知几汉二疏。文章燕许笔,踪迹光黄居。寻得桃源里,相从共访渔。
西涯杂题十二首为李宾之 其五 饮马池。明代。倪岳。汲水足饮马,索钱还济贫。可怜一掬地,于物复于人。
送亲礼师登戒。清代。明修。幻途无处不朝真,从此休言涉世尘。陟屺正堪慈月好,登堂又喜觉华新。三迁教子缘方得,六十耆英道正亲。此去报恩兼利众,坦然显现法王身。
继韵为答。宋代。耶律铸。日日浮沈卖酒家,不知寒力战风沙。又谁知道新春色,开到南枝弟几花。
挽赵知宗三首。宋代。刘宰。就养京华去,声驰日月旁。芝封三锡命,桂籍再傅芳。荡节光华远,归轩锦绣香。高閒尘不染,隐几到羲皇。
过小桃源用前韵戏赠主人 其二。明代。张萱。阴阴夏木傍禅栖,何处提壶向客啼。门榜传言休见面,茂华不用扫花蹊。
西江月 三十四首 自勉。金朝。马钰。识破家缘冤苦。忻然跳出乡闾。秦川秀处作庵居。永住永住永住。物外逍遥自在,如今寄甚家书。还乡便得赴仙都。不去不去不去。
大龙山五咏用家君所和胡别驾韵 其一 经藏。宋代。洪适。万法俱一空,忘筌亦忘字。勿置齿牙间,回观方寸地。
注:兄诞三月九日 其十。清代。瞿士雅。百年流转只须臾,彼此相伤指白须。圣主好文兼好武,郤公怜戆亦怜愚。未能得路陪先达,共说题诗压腐儒。有兴不愁诗韵险,十鱼目换十骊珠。
安分歌。宋代。白玉蟾。神仙底事君知否,君若知兮求不苟。先且回头自揣量,须量瞒心方开口。神仙有术非不传,也要侬家有夙缘。若也人人皆会得,天机容易向人言。学道学仙须笃志,时然一念无疑意。如是操心无始终,又道辨金将火试。你们心地荆棘多,善根才发便成魔。若能先合神仙意,已分无时也奈何。心地不明言行恶,做出事来须是错。自家无取他无求,思量何似当初莫。恁地思量本故然,且教自己故心坚。君看古今得事者,一片灵台必不然。未见志人须愿见,逢着人时心百变。何缘传授有易难,自是玄门未历炼。问你如何不料量,自家穷达任穹苍。但且奈心依本分,人言有麝自然香。玉蟾本是山林客,寻个好心人难得。于今且趁草鞋壮,脸似桃红眼正黑。玉蟾你也好獃头,何似拂袖归去休。有可度人施设处,便还钟吕逞风流。无人知,独自去,白云千里不回顾。依前守取三脚铛,且把清风明月煮。
偈二十二首。宋代。释子淳。碧玉界中无变异,虚明地上有虽微。妙圆一句如何说,隐显含融岂间违。
种菊。宋代。徐照。屈平发悲吟,采之疗饥腹。人貌岁不同,兴叹有荀昱。远人陶渊明,酿酒不等熟。醉把菊花枝,醅浊巾可漉。
闹花深处层楼,画帘半卷东风软。春归翠陌,平莎茸嫩,垂杨金浅。迟日催花,淡云阁雨,轻寒轻暖。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
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金钗斗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罗绶分香,翠绡封泪,几多幽怨。正销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
水龙吟·春恨。宋代。陈亮。闹花深处层楼,画帘半卷东风软。春归翠陌,平莎茸嫩,垂杨金浅。迟日催花,淡云阁雨,轻寒轻暖。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 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金钗斗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罗绶分香,翠绡封泪,几多幽怨。正销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