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答赵生师白见寄

和答赵生师白见寄朗读

《和答赵生师白见寄》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作品。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幽居的文人与赵生师的书信往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和对友谊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不必讨论我的过去和现在,
窗下摇曳着一片学问的林木。
相通的书信并不追求过分的解释,
并非每个弹琴之人都需要知音。

在这其中,我们截断了交谈的话语,
却无法确定立下雪心的地方。
整日里,春风中百鸟欢鸣,
幽居者的脚步声渐渐沉深。

诗意和赏析:
《和答赵生师白见寄》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孙应时的思考和情感。诗人在与赵生师的书信往来中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和对友谊的理解。

诗词的开头表明了诗人不愿讨论过去和现在的事情,他似乎更关注现在窗下的学问林。这里的“学问林”可以理解为知识的海洋,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广阔。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书信的理解。他认为书信并不仅仅追求文字的解释,更重要的是心灵的相通。诗人暗示了真正的友谊不在于言辞的理解,而是心灵的共鸣和契合。

下一句中的“弹琴之人”暗示了孤独的文人,他们弹奏着无弦琴,表达着内心的情感,却不一定能得到理解和共鸣。这句话呼应了前两句,强调了诗人对于真正的知音的渴望。

接下来的两句以修辞手法“是中截断”形容了交谈的话语被中断,无法找到立下雪心的地方。这里的“立雪心”可以理解为坚定的决心和意志。诗人似乎在表达自己对于真挚友谊的追求,但却无法得到满足。

最后两句描绘了幽居者所处的环境。春风吹拂下,百鸟欢鸣,但幽居者的脚步声却渐渐安静。这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深思,他在寂静中思考着友谊的意义和内心的追求。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孙应时对于友谊和心灵交流的思考。诗人渴望真正的知音,但却在现实中感到困惑和孤独。这种思考和情感的表达使得这首诗词具有深远的诗意和赏析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孙应时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孙应时朗读
()

猜你喜欢

飞絮萍花感不禁,东风影里认浮沈。异乡岁月愁中鬓,末路功名醉后心。

城郭千年仙鹤杳,阴符一卷草堂深。天涯随意留鸿爪,多少泥痕没处寻。

()
西山门下士,杂袭如鱼鳞。
惟我与子文,受爱异他人。
送我长沙序,言言足书绅。
赠君樵川诗,字字示宠珍。
()

久消战血不闻腥,野火烧馀草又青。如此河山行乐好,可堪携酒上新亭。

新法重修安石传,从军爱读放翁诗。侯封万户无斯乐,正是荆州识面时。

()

积晦徐开晓象逢,初离复睹继明杠。新炎猛锐旋烝户,馀湿仓浪久冒窗。

庭树风来龙送影,前山云过马摇鬃。青春不肯人间住,愁对閒啼鸟一双。

()

疾风甚雨老难禁,岭外无饧谁解吟。双鬓客尘谙世变,两眉乡思尽愁侵。

榆钱何处迎新火,杏粥频年系此心。落日高城魂易断,天临牛斗五湖深。

()

安贞抱璞若前因,去饰除华风景真。勿谓荒园空四壁,满庭花木未全贫。

()

先人同时交,什九泉下尘。遗老独有君,倏然返其真。

君今归黄垆,不患无所亲。世上少相识,泉下多故人。

()

清泚弯环白玉沟,丛丛绿草衬澄流。自从天北金轮远,不染深宫粉黛愁。

()

相知仍少聚,即别转多怀。用世悲才忌,乘时贵俗谐。

江声通巨蜀,云气尽长淮。亦有南淮志,何由与子偕。

()

小屏风上山无数。就中只问西江路。指点孤舟,水村烟渡。

还愁梦里行来误。

()

望空北顾无双寺,行入西津第一州。江影隔山摇素练,行云和梦锁朱楼。

()

初疑邻女施未染,又似宫嫔剪彩成。
白白红红千万朵,不如雪外一枝横。

()

窄径出丛碧,迤逦渐旷原。山田高复下,方罫依云根。

暖翠结庵屋,清流抱柴门。门前荫桑柘,屋后罗鸡豚。

()

使星一点寿星边,惠我三湘两阅年。
既付龟符还楚垒,便持犀节上尧天。
何参接踵新规在,侨札论心旧识然。

()

晴江迥阔。又客里天涯,还叹轻别。万里潮生一棹,柳丝犹结。荷衣好向山中补,共飘零、几年霜雪。赋归何晚,依依径菊,弄香时节。
料此去、清游未歇。引一片秋声,都付吟箧。落叶长安,古意对人休说。相思只在相留处,有孤芳、可怜空折。旧怀难写,山阳怨笛,夜凉吹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