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识。宋代。宋太宗。伏藏终不见,巧拙是兼非。至道光怀古,周通隐圣机。清天何物性,浊地故相依。修炼真堪惜,疏慵有顺违。
《缘识》是宋代皇帝宋太宗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缘识
伏藏终不见,巧拙是兼非。
至道光怀古,周通隐圣机。
清天何物性,浊地故相依。
修炼真堪惜,疏慵有顺违。
译文:
隐藏的缘分终究无法看见,巧妙和笨拙在某种程度上并存。
最高的道理昭示着古代圣贤的智慧,贯通了隐秘的奥妙。
纯净的天空有着怎样的本性?浊浪所处的地面仍然相依相存。
修炼真正的道德是值得珍惜的,漫不经心和懒散却违背了顺应的原则。
诗意和赏析:
《缘识》这首诗词以一种富有智慧和哲理的方式表达了人生中的一些深刻思考。通过对巧拙、道德修炼和天地之间的关系的描绘,这首诗词探索了人与命运、人与道德之间的纠葛。
诗中的“伏藏终不见,巧拙是兼非”表明了命运或缘分的神秘性。无论是善巧还是笨拙,我们无法完全掌控自己的命运,这种隐藏的缘分让人难以捉摸。
“至道光怀古,周通隐圣机”表达了作者对道德和智慧的渴望。通过追求至高无上的道德原则,我们能够领悟古代圣贤的智慧,贯通隐藏的奥秘。
诗中的“清天何物性,浊地故相依”表明了天地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纯净的天空和混沌的地面相互依存,构成了宇宙的完整。这也可以被理解为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最后两句“修炼真堪惜,疏慵有顺违”敦促人们珍惜真正的修炼。只有通过不懈地追求道德和智慧,我们才能与自己周围的世界和谐共处。放任漫不经心和懒散的态度只会违背顺应的原则,导致不利的后果。
总体而言,《缘识》通过对巧拙、道德修炼和天地之间相互关系的思考,提醒人们在人生中保持谦逊、珍惜真正的修行,并理解人与命运、人与道德之间的微妙互动。这首诗词展示了宋太宗对人生智慧和哲学思考的深刻洞察。
颍上感怀呈王安中陈叔谅陈敬脩暨在泮诸友。明代。陈完。遥辞紫禁出都门,索莫穷居颍上村。乡国音书何日到,词林朋旧几人存。夕阳远水连寒雁,落月疏钟叫夜猿。自叹浮踪如断梗,不须惆怅暗消魂。
玉楼春(寄题文山郑元英巢经楼)。宋代。辛弃疾。悠悠莫向文山去。要把襟裾牛马汝。遥知书带草边行,正在雀罗门里住。平生插架昌黎句。不似拾柴东野苦。侵天且拟凤凰巢,扫地从他瞿鹆舞。
书怀。宋代。陆游。谢客元无疾,深居似有忧。向空书咄咄,对竹送悠悠。出每思安卧,归还念远游。春衣典已惯,斗酒不难谋。
大行皇帝挽诗六首。宋代。刘克庄。临照三千界,涵濡四十春。沙难量福寿,天不大尧仁。眇小坡诗案,优容濮议人。老臣偏恸绝,曾扈属车尘。
三伏中一雨甦旱。宋代。邓深。江涨如三月,天凉似九秋。遭逢今日雨,安稳一年收。处处香瓮面,村村肥藁头。小春前后好,待挂百钱游。
兴教寺海棠。明代。杨慎。两树繁花占上春,多情谁是惜芳人。京华一朵千金价,肯信空山委路尘。
祝君适中折所居南山岩花二种曰玉梅曰含笑者为况名乃适中自制人鲜知之题五绝以广焉 其三。宋代。赵蕃。大笑能株小作丛,吐香全似酒微中。旧观但比山茶白,无此枝头破颗红。
将至宋先寄相之二首。宋代。吴则礼。清洛日日换好怀,飞英又掠帆影来。说是同行木上坐,眼中阿相安在哉。
赠袁景从。明代。佘翔。袁生禀异姿,偃蹇尚藜藿。白凤梦常悬,青云名自薄。悠悠海上鸥,矫矫空中鹤。为报草玄人,吾今亦寂寞。
怀古二首。宋代。王安石。长者一床室,先生三径园。非无饭满钵,亦有酒盈樽。不起华边坐,常开柳际门。漫知谈实相,欲辩已忘言。
贺箕野七十一丁亥正月十三日 其一。明代。霍与瑕。寿域宏开碧玉林,上元春色更骎寻。水通西极源流远,花覆前溪雨露深。几度宾筵陪郑重,七旬命服称徽音。江村烟火盈街市,把酒题诗思不禁。
浣溪沙(再用前韵寄曾吉甫运使)。宋代。向子諲。霭霭停云覆短墙。夭夭临水自然芳。猗猗无处着清香。珍重蓦山溪句好,尊前频举不相忘。濠梁梦蝶尽春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