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宋代。释宗杲。打破鬼门关,日轮正当午。一箭中红心,大地无寸土。
诗词:《颂古一百二十一首》
朝代:宋代
作者:释宗杲
中文译文:
打破鬼门关,日轮正当午。
一箭中红心,大地无寸土。
诗意: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表达,描绘了一个壮烈的场景。作者以武士的形象,以及充满动感的画面,传达出一种勇敢、无畏的精神。诗中的"鬼门关"象征着困难和险阻,而"日轮正当午"则表明行动的时机已到。"一箭中红心"这句诗,意味着目标的准确和果断,表达了作者坚定的决心和能力。最后的"大地无寸土"则表现了作者面对难题时的胸怀和气魄,无论面对何种困境,都能坚持并取得胜利。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出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坚定不移的决心。通过描绘一个打破鬼门关的场景,诗人抒发了自己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决心。"日轮正当午"一句,意味着时机已到,行动势在必行。"一箭中红心"的形象描绘了作者的准确和果断,表现出他在面对困难时的决心和能力。最后的"大地无寸土"表明了作者的胸怀和气魄,无论面对何种困境,都能坚持并取得成功。整首诗意境独特,情感饱满,给人以勇气和力量的启示,展现了作者的独特才情和深刻见解。
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释宗杲。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香靥深深,姿姿媚媚,雅格奇容天与。自识伊来,便好看承,会得妖娆心素。临歧再约同欢,定是都把、平生相许。又恐恩情,易破难成,未免千般思虑。
近日书来,寒暄而已,苦没忉忉言语。便认得、听人教当,拟把前言轻负。见说兰台宋玉,多才多艺善词赋。试与问、朝朝暮暮。行云何处去。
击梧桐·香靥深深。宋代。柳永。香靥深深,姿姿媚媚,雅格奇容天与。自识伊来,便好看承,会得妖娆心素。临歧再约同欢,定是都把、平生相许。又恐恩情,易破难成,未免千般思虑。近日书来,寒暄而已,苦没忉忉言语。便认得、听人教当,拟把前言轻负。见说兰台宋玉,多才多艺善词赋。试与问、朝朝暮暮。行云何处去。
众春园。宋代。韩琦。中山雄北边,地得要害扼。烽警昔未彻,民日困兵革。一从无事来,历祀且半百。戈矛既钱镈,比屋遂仁宅。人生亦自劳,营业鲜暇隙。诚哉百日勤,固愿一日适。为政本人情,三代所不易。汉吏称循良,在宣布恩泽。兹吾治废园,大揭众春额。庶乎时节游,使见太平迹。园中何所有,风物难具籍。方塘百亩馀,遥派逗寒碧。虚亭跨彩桥,孤屿耸幽石。环堤柳万株,无时张翠帟。移得江南天,不觉万里隔。芳林灼灼花,次第锦绣坼。三春烂熳时,为民开宴席。观者如堵墙,士女杂城陌。野态得天真,靓妆非俗格。惟意任所如,去来何络绎。多欢知有今,胜致骇非昔。如登老氏台,怀抱罔不释。既以休吾民,又足奉嘉客。清暑暨凉秋,池景尤可惜。红蕖四照香,风送入絺绤。乘兴命轻舟,纵赏缓撑刺。芳饵须鲙资,绿房欣手摘。就饮圆荷中,一当数大白。时见群鸥飞,惊此红袖拍。献酬如未快,申令喜相搦。或见大敌怯,便可遗巾帼。酣战方气振,俄景忽晡夕。人笑山公归,酩酊倒巾帻。谁知酩酊心,自有制胜策。
题鉴湖晓霁。明代。郑真。鉴湖晴涨白鸥波,贺老风流问若何。蛮贾趁墟酬市语,洞山踏月听空歌。夹堤菱芡经时熟,入郭鱼虾近日多。我亦有心探禹穴,须君同赋考盘阿。
和诗僧栖诘求诗。宋代。赵抃。澄观未逢韩退之,当时佳句有谁知。蟠龙僧胆大如斗,直以诗求蜀守诗。
次前韵。宋代。李光。瓮牖茅檐白版扉,地偏犹与病相宜。雨添山涧苔侵径,竹近阳陂笋过篱。三爵沉酣陶令酒,一奁成败谢公棋。车尘不到门前路,渐觉蒿莱长旧枝。
霜后纪园中草木十二绝。宋代。范成大。棠梨芳意多,颇惜岁晼晚。殷勤小春花,特地慰愁眼。
游子 其二。元代。胡天游。游子昔归来,欢迎倚闾色。能于冻雪底,引得春风直。游子今归来,华姿正徘徊。春风若有泪,独劝游子挥。不如天涯无还期,不见春风伤客时。
石门山。元代。高明。舣舟悬砭入苍扉,满地秋云冷湿衣。万古石门扃不合,半空瀑布雪常飞。猿收松子和烟落,鹤伴琴童带月归。独有谢公诗句好,至今山色纪馀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