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二十一首。宋代。释正觉。千乡万里寻知己,一语临禨不契梁。面壁九年居少室,觅心千古累神光。
《颂古二十一首》是宋代释正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千乡万里寻知己,
在千山万水之间,我寻找着志同道合的知己,
In a thousand villages and countless miles, I search for a kindred spirit,
一语临禨不契梁。
但是我们的言辞无法真正交融,
But our words fail to truly connect,
面壁九年居少室,
我面对着墙壁度过了九年,生活在狭小的房间里,
Facing the wall for nine years, dwelling in a humble abode,
觅心千古累神光。
寻找内心的光芒,历经千古的追寻。
Seeking the radiance of the soul, a pursuit spanning countless ages.
诗意和赏析:
《颂古二十一首》表达了作者对于寻找知己的渴望,以及在追求心灵的启示时所经历的孤独和困难。
诗中的第一句“千乡万里寻知己”,通过描绘广阔的山水之间,表达了作者在众多人群中寻找一个与自己心灵相通的知己的愿望。这句诗表现了作者对于人际关系的渴望和寻求,展现出一种对于真挚友谊的珍视。
接下来的一句“一语临禨不契梁”,揭示了作者遇到的困境。尽管作者渴望与人交心交谈,但言辞之间的隔阂使得他们无法真正理解彼此。这种无法契合的情况,可能是因为思想、价值观或者语言交流的障碍。
第三句“面壁九年居少室”,表达了作者长时间的孤独和与世隔绝的状态。作者选择独自面对墙壁,过着与外界隔绝的生活。这种隐居的状态表明了作者在寻找内心启示的道路上所经历的苦难和坚持。
最后一句“觅心千古累神光”,表达了作者对于心灵启蒙的追求。作者不满足于表面的交往,而是追求内心的真正光芒。他将这种追寻与历史的长河相联系,暗示了这是一个千古以来的人类追求,需要经历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整首诗通过富有意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真挚友谊和心灵启示的向往,并暗示了在现实生活中寻求这些的困难和挑战。它呈现了一种对于内心追求的坚持和对于真诚情感的珍视,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和追求的力量。
喻邦相迁守括苍寄贺二首 其一。明代。胡应麟。袛缘香阁吏,领郡亦仙都。重镇初移节,名山独剖符。儿童迎彩鹢,父老认青凫。不奈溪头别,桃花覆酒垆。
西郊即事三首。宋代。廖行之。秋老那复雨初晴,我行西郊赏西成。芦花飞空讶舞絮,枫叶满径纷吹萍。香秔幸惬一饱愿,晚菊亦吐三秋英。陂池更作嗣岁计,帝力浩浩仁群生。
题耕隐卷。宋代。程永奇。山下巢云梦亦清,陇头耕雨绿蓑轻。时人共指庞居士,为借农书一到城。
金缕曲 其一。清代。梁德绳。帘捲东风冷。正花前、莺声渐涩,半凋红影。花外愔愔藏楚弄,玉手明徽相映。仿佛写、熙春丽景。忽作清商翻怨调,似秋空、朔雁飞无定。沙塞迥,夜霜警。一时四座无言静。敛丝桐、逡巡再拜,细陈萍梗。憔悴朱颜今已矣,梦断红楼金井。更那望、知音倾听。柳絮浮云根蒂杳,枉娇痴、阅尽繁华境。诉往事,意悲哽。
别朱鉴塘老师郊外口占二律 其二。明代。邹元标。三吴雄镇地,斧钺下青霄。简命先臣牧,纶音切帝尧。戈船云里集,楼阁镜中飘。筹策多公暇,坐看海气消。
初发。明代。释函可。马上催行急,欢生复自嗟。身轻曾似叶,泪落正如麻。计日边城近,伤心故国赊。幸馀穿布衲,犹可耐风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