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徐相公韵十首·岳飞。宋代。释行海。战守京河不下鞍,臣图恢复不图官。十年南渡客头白,万里北征戎瞻寒。叛桧班师金诏急,留飞赤子泪嗥乾。可怜身死莫须有,从此王墓未得宽。
《次徐相公韵十首·岳飞》是宋代释行海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岳飞为主题,表达了岳飞忠诚于国家、报效国家的精神和对岳飞身世的同情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战守京河不下鞍,
臣图恢复不图官。
十年南渡客头白,
万里北征戎瞻寒。
叛桧班师金诏急,
留飞赤子泪嗥乾。
可怜身死莫须有,
从此王墓未得宽。
诗词的诗意是通过描写岳飞的生平事迹,表达了岳飞忠诚于国家、报效国家的精神和对他遭受的不公的同情。诗人以岳飞的抗战事迹为背景,表达了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信念,表扬了岳飞不计个人得失的英雄气概。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述岳飞战斗的场景和他为国家付出的努力,强调了他的坚定意志和不畏困难的精神。岳飞十年南渡,经历了艰苦的战斗,致使他的头发已经变白,但他依然坚定地北征抗击敌人,忍受着战争带来的寒冷和艰辛。
诗中还提到了岳飞受到内部的背叛和权谋的困扰。虽然岳飞获得了皇帝的赞誉和任命,但他没有追求个人的官位和地位,而是专注于国家的恢复和安全。尽管他为国家付出了一切,但最终却被冤死,他的墓地也没有得到恰当的安置。
这首诗通过真实而悲壮的描写,展现了岳飞忠诚于国家、报效于国家的精神,同时也抒发了对他遭受不公待遇的同情之情。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岳飞的敬佩和对他悲剧命运的遗憾。
兽金寒,帘玉润,梅雪印苔絮。春意如人,易散苦难聚。几多丝竹深情,池溏幽梦,犹倚赖、与君同住。
旧游处。谁唤别浦仙帆,风前问征路。烟雨连江,吹恨正无数。莫数紫燕归来,红云开后,空怅望、主人轻去。
祝英台。宋代。赵彦端。兽金寒,帘玉润,梅雪印苔絮。春意如人,易散苦难聚。几多丝竹深情,池溏幽梦,犹倚赖、与君同住。旧游处。谁唤别浦仙帆,风前问征路。烟雨连江,吹恨正无数。莫数紫燕归来,红云开后,空怅望、主人轻去。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朋党论。宋代。欧阳修。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嗟呼!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