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二十一首。宋代。释心月。是身土木无知汉,忍痛声中一皱眉。好是南山射石虎,纵饶没羽亦徒为。
《颂古二十一首》是宋代释心月创作的一首诗词。它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形容古代英雄的场景,充满了赞美和敬仰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是身土木无知汉,
忍痛声中一皱眉。
好是南山射石虎,
纵饶没羽亦徒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短小的四行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敬仰之情。首句"是身土木无知汉"意指古代英雄们大多出身平凡,没有特殊的背景和知识,但他们却能够挺身而出,承担起重大的责任和使命。
接下来的两句"忍痛声中一皱眉"表达了英雄们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能够忍受痛苦和压力,坚定地面对困境。这句诗也体现了英雄所展现出的坚毅和不屈的精神品质。
最后两句"好是南山射石虎,纵饶没羽亦徒为"则描述了古代英雄们的英勇和果敢。南山是传说中有猛兽的地方,射石虎是指英雄们能够勇敢地面对危险和敌人。即使他们在战斗中失去了生命,但他们的英勇行为仍然是有价值的。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它提醒人们珍惜英雄们所带来的价值,以及他们所展现的勇气和品质。这首诗词在表达感激和敬仰的同时,也激励读者在面对艰难和困境时保持坚韧和勇敢的态度。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历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隐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为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
释心月。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历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隐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为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
金乌诗。清代。洪秀全。鸟向晓兮必如我,太平天子事事可;身照金乌灾尽消,龙虎将军都辅佐。
石州慢。宋代。蔡松年。京洛三年,花满酒家,浮动金碧。友云缥缈清游,春笋新橙初擘。天东今日,枕书两眼昏花,壶觞不果酬佳节。独咏竹萧萧,者云团风叶。愁绝。此身蒲柳先秋,往事梦魂无迹。一寸归心,可忍年年形役。上园亲友,岁时陶写欢情,糟床晓溜东篱侧。手把一枝香,作萧闲闲客。
奉和幸江都应诏。唐代。虞世南。南国行周化,稽山秘夏图。百王岂殊轨,千载协前谟。肆觐遵时豫,顺动悦来苏。安流进玉轴,戒道翼金吾。龙旂焕辰象,凤吹溢川涂。封唐昔敷锡,分陕被荆吴。沐道咸知让,慕义久成都。冬律初飞管,阳鸟正衔芦。严飙肃林薄,暧景澹江湖。鸿私浃幽远,厚泽润凋枯。虞琴起歌咏,汉筑动巴歈.多幸沾行苇,无庸类散樗。
领袖三朝岳降神,乞归江畔有闲身。云霄北望犹明主,日月中原自老臣。
青玉乍携扶肮脏,玄圭载锡偃经纶。极知一水堪移棹,愁绝文园病肺人。
大司空朱公招余过访余以病卧不获赴意甚感焉辄成小诗奉寄。明代。胡应麟。领袖三朝岳降神,乞归江畔有闲身。云霄北望犹明主,日月中原自老臣。青玉乍携扶肮脏,玄圭载锡偃经纶。极知一水堪移棹,愁绝文园病肺人。
送唐同知。宋代。牟巘。平生一寸心,神游梦华录。喜君晚相遇,风景宛在目。肯为此邦来,大是渠侬福。我但饮若水,生意已俱复。轧轧寒女手,何事嗟空轴。欲去复停车,为尔两眉蹙。犹是前叔度,五裤回馀燠。千家万家喜,吾意始云足。路稳驱车去,祖帐纷相属。贺下不贺上,此语传古俗。况携善颂归,亲舍喜可掬。炰羔倾家酿,欢声动邻曲。麾节愿早还,春风棠树绿。
感冬。明代。张嗣纲。惜昔三冬拥竹炉,禦寒时共醉酴酥。客衣此日凭谁问,世事于今只自图。岁晏最怜冰骨冷,腊残长恨柳容枯。梅开白似吴江雪,疑似当年对玉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