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五十首。宋代。释心月。青山门外白云飞,杨柳溪边引客归。莫怪坐来频劝酒,自从别后见君稀。
《偈颂一百五十首》是宋代释心月创作的一部诗集。诗中描绘了青山门外飘扬的白云和杨柳溪边引领客人归家的景象。诗人自别后再次见到君子时,频繁劝酒,表达了对君子的珍惜和思念之情。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勾勒出动人的山水风景。青山门外的白云仿佛在天空中自由飞舞,给人以宁静和超然的感受。杨柳溪边则是一幅活泼欢快的画面,杨柳轻摇着枝条,宛如迎接客人的使者。这里的杨柳溪边也象征着归家的渴望和欢欣。
诗人劝酒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君子的喜爱和思念之情。自从别离后,见到君子的机会变得稀少,因此诗人不断劝酒,希望能与君子共享美好时光,表达对他的关怀和思念之意。
整首诗以简约而直接的方式表达了作者的情感。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和情景交融,展现了对自然和人情的感悟。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珍视之情流露无疑,使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温暖和真挚。
这首诗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表达方式,将自然景观与情感融合,传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思念之情。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山水之间的宁静与美丽,同时也能体味到人情之间的真挚与温暖。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历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隐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为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
释心月。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历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隐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为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
和僧房岩桂。宋代。卫宗武。叠金缀粟映明霞,移下蟾宫一树花。最好色香俱洗净,纷纷桂子落袈裟。
恒阳饯乔白岩二首 其一。明代。刘麟。斗柄潜移忽指西,苍凉呈影众星稀。古云残柳知谁绿,闲苑流莺转自啼。日日风雷闻偃稼,汤汤霖潦惜沾衣。当年太华峰头路,应与图南订此归。
自八月初病耳至十一月不愈。明代。释函可。病耳四经月,耳根转自清。鸦啼久绝响,云过似闻声。箫鼓从来厌,是非何处生。老年诸籁息,毋复畏天倾。
病兴见春物欣盛释然有临眺之意。宋代。宋祁。东风掠野暂轻埃,洒洒残寒伴落梅。晓报谷莺朋友动,暖将塞雁弟兄回。骤生溪水迎人远,自喜林花索露开。老罢何颜玩芳物,试凭狂醉上春台。
一落索。宋代。程垓。门外莺寒杨柳。正减欢疏酒。春阴早是做人愁,更何况、花飞后。莫倚东风消瘦。有酴醿入手。尽偎香玉醉何妨,任花落、愁依旧。
水调歌头 其一 拟饶州法曹掾作。宋代。毛滂。金马空故事,方朔漫多端。三千牍在,玉殿何日赐清闲。难恋长安钟漏,谁借青云欬唾,拂袖且东还。笑杀长缨使,复转出秦关。吾道在,虽不遇,面何惭。雒阳年少,高论难与绛侯谈。富贵暂饶先手,晞尽草头秋露,掩鼻出东山。且饱鲸鱼脍,风月过江南。
送清素禅者之金华。宋代。释重顯。古策风高瓶浪阔,春云片段分清绝。金盆后夜孤顶寒,去去谁同落残月。
送王詹录成伯奉使闽中。明代。欧大任。金函诏下五云端,使者青骊白玉鞍。百越关山持节过,七闽父老杖藜看。橘花荐茗奁新绿,荔子冰浆椀渐寒。风物江淹应有赋,早因鸿雁寄长安。
二郎神 菊花。清代。贺双卿。丝丝脆柳。袅破淡烟依旧。向落日秋山影里,还喜花枝未瘦。苦雨重阳挨过了,亏耐到、小春时候。知今夜、蘸微霜,蝶去自垂首。生受,新寒浸骨,病来还又。可是我、双卿薄倖,撇你黄昏静后。月冷阑干人不寐,镇几夜、未松金扣。枉辜却、开向贫家,愁处欲浇无酒。
次韵送张山人归彭城。宋代。苏轼。羡君飘荡一虚舟,来作钱塘十日游。水洗禅心都眼净,山供诗笔总眉愁。雪中乘兴真聊尔,春尽思归却罢休。何日五湖従范蠡,种鱼万尾橘千头。
钦圣宪肃皇后挽词二首。宋代。陈师道。复辟先元约,长年损积忧。春移柏城仗,仙去帝乡游。德并涂莘敏,功临马邓优。千秋修故事,车马戒如流。
丫头岩。宋代。方岳。君不见新寺矶,女儿浦,小姑嫁与彭郎去。天开地辟本何心,以邪见我成疑误。风烟高并双丫石,旧已知名今始识。佳山要自胜佳人,未见好山如好色。满壁题诗吾所耻,倒激西江谁与洗。安得人间马长卿,尽作山中鲁男子。
相和歌辞。野田黄雀行。唐代。齐己。双双野田雀,上下同饮啄。暖去栖蓬蒿,寒归傍篱落。殷勤避罗网,乍可遇雕鹗。雕鹗虽不仁,分明在寥廓。
下渚秋暮。宋代。周弼。浅滩近渚沙相接,水落渔人朝暮涉。摵摵风鸣若雨来,绕堤吹散乾荷叶。
奉酬子山秘监三首 其三。元代。张天英。太液春深绿水滨,后宫争唱《柳枝》新。黄金不买《长门赋》,醉酒花阴睡杀人。
偈颂七十八首。宋代。释正觉。易外家风未兆时,三更黑马上乌鸡。而今拨转机轮也,刹刹尘尘更是谁。
里人送芍药用韵。宋代。洪咨夔。诗墨淋漓似小王,殷勤包赠暖红香。杨州金系腰何在,随分留春共一觞。
池上早秋。唐代。白居易。荷芰绿参差,新秋水满池。早凉生北槛,残照下东篱。露饱蝉声懒,风干柳意衰。过潘二十岁,何必更愁悲。
临清车行。明代。陆深。南人不识车,北人不识舟。二者更相苦,役役不能休。吾生本丈夫,安能绝行游。生长东吴郡,偕计来皇州。岁暮风日烈,行行阻且修。黄尘翳白日,四牡騑梁辀。未明候晨鸡,残更进薄羞。坚冰交狐豕,寒畴下羊牛。疏林希突烟,迥野多荒丘。触目集野意,抚时萦羁愁。岂不爱遗体,高居讵良谋。遑遑念饥溺,遐思禹稷俦。
舟过桐庐三首。宋代。杨万里。潇洒桐庐县,寒江缭一湾。朱楼隔绿柳,白塔映青山。稚子挑窗出,舟人买菜还。峰头好亭子,不得一跻攀。
行香子 马上有感。宋代。赵长卿。骄马花骢。柳陌经从。小春天、十里和风。个人家住,曲巷墙东。好轩窗,好体面,好仪容。烛灺歌慵。斜月朦胧。夜新寒、斗帐香浓。梦回画角,云雨匆匆。恨相逢,恨分散,恨情钟。
送大德讲时河东徐明府招。唐代。郎士元。远近作人天,王城指日边。宰君迎说法,童子伴随缘。到处花为雨,行时杖出泉。今宵松月下,开阁想安禅。
浣溪沙。宋代。王采。雪里东风未过江。陇头先折一枝芳。如今疏影照溪塘。北客乍惊无绿叶,东君应笑不红妆。玉真爱着淡衣裳。
答周观察独泊焦山。明代。顾璘。江心高嶂拥青鬟,羡尔维舟紫翠间。明月满山春淡淡,长风吹浪夜潺潺。寒鼍下抱孤根宿,独鹤遥横别岛还。怅望烟萝虚胜践,沧波愁为洗尘颜。
和颜长官百咏·空门。宋代。朱继芳。灯灯相续古犹今,怪底门前立雪深。衣不得传关臂事,汝师轻发老婆心。
梅魂。元代。谢宗可。枝南枝北路迢遥,飞入孤山夜寂寥。水月浮香应自返,溪风弄影为谁招?缟衣梦里和愁断,玉笛声中逐恨消。似欠灵均歌楚些,逋仙坟冷草萧萧。
偃松。宋代。陆游。巨松偃青盖,阅世岿独存。颇疑古仙翁,藏丹在其根。或是结灵药,百尺有伏鼋。终随风雨化,不死何足言!
挽拙庵徐子信。明代。杨士奇。行义时人重,才能邑里称。系传高士远,家挹太湖清。身世惊流电,朋游叹曙星。从知郭有道,不愧蔡邕铭。
泊车沙渚边,隔水呼舟子。犬吠客稀来,波摇鸥共起。
深谈各尽欢,小饮何须醉。拨棘寻林幽,清风坐次第。
新喻赴会途中寄宿殊熠梅岭公寓酌月紫清山半翌日复邀渔歌访徐美华兄蛟溪二首 其二。清代。陈忠平。泊车沙渚边,隔水呼舟子。犬吠客稀来,波摇鸥共起。深谈各尽欢,小饮何须醉。拨棘寻林幽,清风坐次第。
冬暖。宋代。刘攽。南瘴无消息,玄冥为失威。水深鸿雁宿,霜薄鹧鸪飞。处处怜乔木,人人惯袷衣。生涯卑湿地,日饮自知机。
和壁间韵。宋代。胡仲弓。万仞冈边去路长,道人采药试丹方。弈枰谁解争高著,仙乐时闻按大凉。日落塔头云气紫,雨余山脚藓痕苍。年深洞古无尘迹,惟有先后御墨香。
和邓慎思重九考罢试卷书呈同院诸公。宋代。余干。庭实方期国士充,知音须办铎符钟。孔融爱客樽常满,摩诘思亲节又逢。鸟养任真终自适,彘谋伤性竟谁从。开门预计无多日,犹起清愁暮霭浓。
送高子益应晋帅之辟并忆啸农梦旦 其三。清代。郑孝胥。放怀诚有味,谁能为人计?吾尝奇梦旦,天资抱经世。所学必适用,束发有宏誓。知子果东游,志业一何锐。懒云久不起,坐阅沧波逝。无用亦自珍,真人喻天际。
戏简文量。明代。陆釴。连娟新月照黄昏,无事知君静掩门。醉里无功应自适,愁来仲孺与谁论。金鱼定想娇儿觅,鸾镜难忘舞影存。昨夜天风欺独客,青绫吹透不成温。
野店二绝句二首。宋代。杨万里。不劳官吏出将迎,山店如何远有声。人报官来争出看,牛逢轿过忽然惊。
次韵七夕。宋代。洪咨夔。弄巧拙逾甚,合欢愁转多。擘金盟似海,搔王泪成河。天运真旋磨,人生特掷梭。身闲凉月好,且与醉无何。
忆秦娥 镫花二首 其一。明代。王夫之。心未冷。娟娟还弄斜阳影。斜阳影。半点红轻,一天烟暝。残香犹袅金猊鼎。泪痕微映鸳鸯枕。鸳鸯枕。如何落去,孤衾难整。
赋潘叔玠皆山楼。宋代。姜特立。环滁皆名山,正以醉翁重。翁时方在郡,朱墨犹遮拥。君今建斯楼,再食祠官俸。雅契醉翁心,而无醉翁冗。看山应更真,物物皆净供。便寻庐霍期,莫作京洛梦。只恐难久閒,移文北山讽。愿坚仁者守,用静以观动。
咏雪。南北朝。吴均。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
岐亭道上见梅花戏赠季常。宋代。苏轼。蕙死兰枯菊亦摧,返魂香入岭头梅。数枝残绿风吹尽,一点芳心雀啅开。野店初尝竹叶酒,江云欲落豆稭灰。行当更向钗头见,病起乌云正作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