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觉》是宋代释文珦的一首诗词,通过表达梦与觉醒之间的差异和追寻的无奈,传达了一种深邃的哲理和情感。
中文译文:
七十五声更漏,
一千余里乡心。
梦里分明归去,
觉来无处追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梦与觉醒为主题,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抒发了人们在梦与觉醒之间的迷茫和追寻的无奈。
首先,诗中提到的"七十五声更漏"描绘了时间的流逝,更漏声代表了时间的推移。这里的七十五声更漏意味着时间已经过去了很长一段,暗示了作者忧心于流逝的光阴。
接下来,"一千余里乡心"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这里的乡心代表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一千余里则显示了作者身处异乡的遥远距离。这句诗揭示了作者在梦中感受到故乡的真实,但醒来后却无法找到归乡之路。
最后两句"梦里分明归去,觉来无处追寻"表明了梦与现实之间的差异。诗人在梦中能够清楚地回到故乡,感受到家乡的一切,但一旦觉醒,却再也找不到回归的路径。这种无法追寻的感觉使人倍感失落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梦与觉醒之间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和对追寻归乡之路的无奈。它不仅仅是对个体情感的抒发,更具有普遍的哲理意味,表达了人们在尘世间追求真实和归属感的挣扎与迷茫。
释文珦(一二一〇——?)(生年据本集卷一〇《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馀。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释文珦。释文珦(一二一〇——?)(生年据本集卷一〇《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馀。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五禽言和王仲衡尚书 其五。宋代。朱熹。麦熟吟,去年种麦有德音。祇今种熟谁快活,种者已卧官墙阴。仁公有政惠存殁,肯使催租更隳突。
寄赠姜使君二首 其一。明代。宗臣。摇落西风旧紫貂,一朝归去逐山樵。郡中旌旆愁相失,道上豺狼任自骄。三楚白云停涕泪,九江秋月卧兰苕。北来父老频相问,或有征书下圣朝。
赠吴少君。明代。沈野。一瓢将一杖,随地掩柴扉。课仆磨长剑,教儿制短衣。诗留闲寺遍,梦入故乡稀。邂逅还成别,天寒何处归。
有感二首 其一。明代。谢榛。白云起西山,悠悠上无极。鸿鹄从之飞,终朝殊不息。浮云安可长,羽毛自珍惜。倦来栖中林,回头顾矰弋。谁能测忧心,孤鸣日将夕。
读佛书。明代。归有光。天竺降灵圣,利益其在此。雪山真苦行,九恼尚缠己。非徒食马麦,空钵良可耻。纷纷旃茶女,谤论或未已。不知手指中,犹出五狮子。
丙子重九二首。宋代。苏轼。穷途不择友,过眼如乱云。余子谁复数,坐阅两使君。共饮去年堂,俯看秋水纹。此水与此人,相追两沄沄。老去各休息,造化嗟长勤。佳哉此令节,不惜与子分。何以娱我客,游鱼在清濆。水师三百指,铁网欲掩群。获多虽一快,买放尤可欣。此乐真不朽,明年我归耘。
赠罗氏。明代。李梦阳。罗隐北下黄金台,牡丹芍药次第开。极目长江渺天际,八闽秋尽一帆回。
送吕武仲司户范纯之司法赴南宫试。宋代。袁说友。欣然愿作送行诗,盛事江邦独见之。酾酒且同明月醉,驱车未怕朔风吹。相逢暂入红莲幕,稳去高攀丹桂枝。莫负玉阶方寸地,为方民力要扶持。
杜甫祠。宋代。戴复古。呜呼杜少陵,醉卧春江涨。文章万丈光,不随枯骨葬。平生稷契心,致君尧舜上。时兮弗我与,屹然抱微尚。干戈奔走踪,道路饥寒状。草中辨君臣,笔端诛将相。高吟比兴体,力救风雅丧。如史数十篇,才气一何壮。到今五百年,知公尚无恙。麒麟守高阡,貂蝉入画像。一死不几时,声迹两尘莽。何如耒阳江头三尺荒草坟,名如日月光天壤。
暑夜玩月不寐。清代。杨浣芬。皎皎晴天月,今宵喜又圆。无灯辉自满,有树影常穿。为爱频留盼,因炎愈怕眠。一轮如赤日,冷署也烘然。
蝶恋花·北固山前波浪远。宋代。仲殊。北固山前波浪远。铁瓮城头,画角残声短。促酒溅金催小宴。灯摇蜡焰香风软。落日烟霞晴满眼。欲仗丹青,巧笔彤牙管。解写伊川山色浅。谁能画得江天晚。
次密印精蓝光上人韵二首 其一。元代。叶颙。蔬饭度春秋,何心向外求。但能存取舍,自足绝恩雠。岁月惊青鬓,风霜变白头。腾腾常任运,无果亦无脩。
赵子充示竹夫人诗盖凉寝竹器憩臂休膝似非夫。宋代。黄庭坚。青奴元不解梳妆,合在禅斋梦蝶床。公自有人同枕箪,肌肤冰雪助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