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居。宋代。释文珦。深居谢交游,积叶任埋径。澹然忘所营,为是疏懒性。已达身本虚,宁忧室垂罄。时於泉石间,信意成短咏。于以写吾情,渔樵或相命。一皆用其真,鲁鱼事参订。犹不拘四声,岂复疑八病。难入时人耳,独许山鬼听。生来妄想绝,禅心本清净。断不重出山,此志寔先定。
《深居》是宋代释文珦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深居谢交游,积叶任埋径。
在深居中感谢拒绝交游,积厚的落叶任由它们覆盖小径。
诗意:作者自愿深居山中,拒绝世俗的纷扰,宁静地生活。他不畏惧孤寂,乐于与大自然为伴。
澹然忘所营,为是疏懒性。
心境宁静,忘却一切世俗的事务,这是我的懒散本性。
诗意:作者在山居中追求内心的宁静,并表达了对繁杂事务的漠不关心,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方式的选择。
已达身本虚,宁忧室垂罄。
我已经领悟到人生的本质是虚幻的,不愿为家室的贫困而忧虑。
诗意:作者认识到人生的本质是无常和虚幻的,他不会因为物质的匮乏而担忧。
时於泉石间,信意成短咏。
在泉水和岩石之间,时常写下自己真挚的感受,成就短小的诗篇。
诗意:作者常常在山间的泉水和岩石之间写下自己真实的感受,以简短的诗篇表达内心的情感。
于以写吾情,渔樵或相命。
因此,写下我内心的情感,或许会成为渔樵之人的命运所系。
诗意:作者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些诗篇可能会与渔樵等平凡的人命运相交织。
一皆用其真,鲁鱼事参订。
每一首诗都真实,有时会参考《鲁鱼事》的篇章。
诗意:作者写诗坚持真实,有时借鉴《鲁鱼事》的创作手法,以此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犹不拘四声,岂复疑八病。
尽管不拘泥于四声韵律,却无须担心八股文的束缚。
诗意:作者不受严格的韵律限制,不拘泥于平仄音调的要求,也不用担心被八股文的格式所束缚。
难入时人耳,独许山鬼听。
难以打动时人的耳朵,只愿让山鬼独自聆听。
诗意:作者认为自己的诗很难引起现世人的关注和赞赏,而只愿意让山鬼独自聆听,这也表达了他对世俗评价的超脱态度。
生来妄想绝,禅心本清净。
生来就没有妄想,禅心本来清净。
诗意:作者天性淡泊,没有妄想的杂念,内心本来就是清净的。
断不重出山,此志寔先定。
决不会再次离开山居,这个志向已经确定。
诗意:作者决心坚守山居生活,不再次离开这片山林,他的志向已经确定下来。
《深居》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选择深居山林的生活方式,拒绝世俗繁华的交游,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清净。他淡泊名利,不为物质贫困所忧,以自由自在的心态生活。作者在山间感悟人生虚幻的本质,通过写诗表达真实的情感,与普通人的命运交织。他不受韵律和格式的束缚,写下真挚的诗篇,虽难以打动时人的耳朵,却愿让山鬼独自聆听。作者坚守山居生活,不再离开,这是他坚定的志向。
整首诗词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表达了作者追求内心宁静和自由自在的人生态度。他通过山居生活和写诗来寻找真实和清净,追求超越物质世界的境界。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深邃而优雅的意境。
释文珦(一二一〇——?)(生年据本集卷一〇《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馀。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释文珦。释文珦(一二一〇——?)(生年据本集卷一〇《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馀。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题沈东美员外山池。唐代。綦毋潜。仙郎偏好道,凿沼象瀛洲。鱼乐随情性,船行任去留。秦人辨鸡犬,尧日识巢由。归客衡门外,仍怜返景幽。
感秋杂兴十解 其六。宋代。周密。翳翳萤影微,札札虫羽振。一雁从西来,坐觉秋事进。漫游亦何有,所得雪满鬓。老我一卷书,风灯剔凉烬。
即事中元甲子(一作韦庄诗)。唐代。罗隐。三秦流血已成川,塞上黄云战马闲。只有羸兵填渭水,终无奇事出商山。田园已没红尘内,弟侄相逢白刃间。惆怅翠华犹未返,泪痕空滴剑文斑。
清溪钓矶 其二。明代。林光。忽闻此日清溪侣,何处深潭应浅陂。流水放歌还胜事,春风击棹更童儿。不辞海上神仙酒,亦有山中野老诗。万里羊裘虽自得,等闲不羡钓鱼矶。
宴新守致语口号。宋代。陈造。相门贤裔圣门儒,锦席葩罗庆合符。天敛沉阴输瑞霭,月衔清影照冰壶。鸾胶密应锵金奏,麟脯何妨荐玉腴。闻道山城观盛事,一时歌舞溢通衢。
陈子厚送韶鸭将以七绝因次其韵。宋代。吴芾。兴在江湖万里间,洿池一曲岂能安。今朝来我西湖上,眼底陡惊天地宽。
梦江南。宋代。贺铸。九曲池头三月三。柳毵毵。香尘扑马喷金衔。涴春衫。苦笋鲥鱼乡味美,梦江南。阊门烟水晚风恬。落归帆。
过永济桥二首。宋代。邵雍。一水一溪门,溪门云复屯。珍禽转乔木,幽鹿走荒榛。雨脚拖平地,稻畦扶远村。高城半颓缺,兴废事休论。
和题梅花。明代。史鉴。西湖湖头月满天,骑驴夜踏孤山颠。翠禽啼断不成梦,令人苦忆罗浮山。
凉蟾。宋代。宋祁。凉蟾啮残云,飞影上西庑。鹊鸦依空墙,蠨蛸已在户。君行阅三岁,确战亦云苦。新衣本自绽,故裳复谁补。朔风万里来,偿或从君所。风过无传音,徘徊独谁语。
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祭十二郎文。唐代。韩愈。 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吾曰:“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未始以为忧也。呜呼! 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极乎? 汝之书,六月十七日也。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耿兰之报无月日。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如耿兰之报,不知当言月日。东野与吾书,乃问使者,使者妄称以应之乎。其然乎?其不然乎? 今吾使建中祭汝,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则待终丧而取以来;如不能守以终丧,则遂取以来。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能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 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呜呼哀哉!尚飨!
次韵杨宰捕蝗宿竞岩四首。宋代。陈造。旱蝗蔽土翳云空,遥想驱驰逐转蓬。端坐赖君酬一饱,老颜可讳发惭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