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口寺。宋代。释绍嵩。古柏间松篁,山光接水光。园林春婉娩,云水日相佯。苒苒花明岸,稍稍竹过墙。冥搜得诗窟,台馆晓苍苍。
《凤口寺》是宋代释宗嵩所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凤口寺的景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示出园林的美丽和宁静,以及诗人对其中的诗意的追求。
诗词的中文译文:
古柏间松篁,
山光接水光。
园林春婉娩,
云水日相佯。
苒苒花明岸,
稍稍竹过墙。
冥搜得诗窟,
台馆晓苍苍。
诗意和赏析:
《凤口寺》通过对凤口寺景致的描绘,展现出一幅自然和谐、宁静祥和的画面。诗中以自然景物为线索,通过描写古柏、松篁、山光、水光、花朵、竹子等元素,将寺庙的园林景观描绘得生动而美丽。
首两句“古柏间松篁,山光接水光”表达了大自然中各种元素的交融,山光与水光融为一体,古柏与松篁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和谐的景象。这种自然景观的交融不仅仅是物理上的交汇,更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人文景观之间相互关联的感悟。
接下来的两句“园林春婉娩,云水日相佯”中,诗人用“春婉娩”一词形容园林的美丽,表达了春天中园林的柔美和姿态。云水日相佯,描述了云彩倒映在水中、阳光照耀下的景象。这种景观的变幻和交织,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接下来的两句“苒苒花明岸,稍稍竹过墙”中,表达了花朵盛开的美丽和竹子轻轻透过墙壁的景象。花朵的盛开和竹子的曼妙姿态,让整个园林更加生机勃勃,充满生机。
最后的两句“冥搜得诗窟,台馆晓苍苍”则表达了诗人在凤口寺中寻找灵感的过程。冥搜得诗窟,意味着诗人在寺庙中静心思索,体悟到了诗意的源泉。台馆晓苍苍,形容了清晨时分寺庙的宁静和恬淡,给人以一种清新的感觉。
《凤口寺》这首诗词通过对凤口寺景致的描写,展现了自然和人文的融合与交融,以及诗人对大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感悟和追求。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线索,通过丰富的描写和细腻的表达,营造出一种宁静、美丽和富有诗意的境界。
释绍嵩,字亚愚,庐陵(今江西吉安)人。长于诗,自谦“每吟咏信口而成,不工句法,故自作者随得随失”。今存《江浙纪行集句诗》七卷,系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秋自长沙出发,访游江浙途中寓意之作。后应知嘉兴府黄尹元之请,主嘉兴大云寺。事见本集卷首自序。 释绍嵩诗,以汲古阁影宋抄本为底本,校以清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读画斋本)。新辑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释绍嵩。释绍嵩,字亚愚,庐陵(今江西吉安)人。长于诗,自谦“每吟咏信口而成,不工句法,故自作者随得随失”。今存《江浙纪行集句诗》七卷,系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秋自长沙出发,访游江浙途中寓意之作。后应知嘉兴府黄尹元之请,主嘉兴大云寺。事见本集卷首自序。 释绍嵩诗,以汲古阁影宋抄本为底本,校以清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读画斋本)。新辑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送倪长卿。元代。吴当。江汉风尘里,关河日月傍。乍疑音问阔,顿觉羽书忙。献赋垂归橐,销魂逐去樯。朝缨漫羁束,何计濯沧浪。
晓起感怀。明代。于谦。钟声惊散树头鸦,窗户微明月影斜。镜里衰颜随节换,数茎白发映乌纱。
和超然翁韵二首。宋代。黄公度。西风回首故乡情,何日为园学邵平。已办孤帆冲夕浪,可堪万壑更秋声。折腰为米追时辈,当面输心愧老成。饮罢归来未能寝,微吟拥鼻数寒更。
澄林客居二首寄良佐沈复东 其二。元代。贝琼。高人戴安道,词客沈休文。共喜成三友,何劳比五君。园荒葵自种,水近竹宜分。钟鼎非吾事,山中看白云。
七绝·纪念鲁迅八十寿辰。近现代。毛泽东。博大胆识铁石坚,刀光剑影任翔旋。龙华喋血不眠夜,犹制小诗赋管弦。
次韵张守秋怀四首。宋代。刘子翚。岁事何仓卒,微吟寄各情。野耕方刈熟,邻酿已沽清。归雁年年急,寒烽处处明。予衰倦流转,梦想玉阶平。
渔家傲引。宋代。洪适。八月紫莼浮绿水。细鳞巨口鲈鱼美。画舫问渔篙暂艤。欣然喜。金薤顷刻尝珍味。涌雾驱云天似洗。静看星斗迎蟾桂。枕棹眠蓑清不睡。无名利。谁人分得逍遥意。
将窜留诗。唐代。捧剑仆。珍重郭四郎,临行不得别。晓漏动离心,轻车冒残雪。欲出主人门,零涕暗呜咽。万里隔关山,一心思汉月。
江南春。清代。冯煦。春寂寂,思厌厌。薄寒人中酒,微雨燕归帘。庭阴竟日东风峭,吹满樱桃花一奁。
归至南昌罗季作郡丞出访。明代。李云龙。归舟摇漾斗牛墟,为忆美人清问馀。郡阁未登高士榻,城隅忽枉使君车。披襟先问新为政,忆别频询旧寄书。自笑莫耶今锈涩,休论剑气近何如。
乾宁八景 其四 神堤烟柳。明代。张缙。河防未就竟沉渊,谁识当年令尹贤。惟有春风祠下柳,翠眉长为锁寒烟。
赠张生二首 其二。明代。李梦阳。揽衣断崖口,悲风振古台。叫雁惊逆云,万里天为开。雪榛覆寒莎,松殿扃馀苔。昔人邈安在,日落寒色来。弃置勿复道,且釂黄金杯。
蝶恋花。宋代。黄裳。古往今来忙里过。今古清光,静照人行道。难似素娥长见好。见频只是催人老。欲驻征轮无计那。世上多情,却被无情恼。夜夜鸟飞谁识破。满头空恨霜华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