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襄阳

过襄阳朗读

《过襄阳》是宋代诗人李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穿越襄阳,表里山川是古楚国的疆域,修筑关隘是为了应对战乱。但如今危险已经过去,这些关隘的存在失去了意义。槎头鱼没有新的言语,岘首的人们已经离去,隐士的住所也失去了痕迹。在云外的僧房里,煮茶的声音静谧无闻,在江边,酿酒的客人已经归去。我来到这里已经很久了,静静地驻足,因为这里有春天的流水,可供我洗涤衣裳。

诗意:
《过襄阳》以描绘襄阳的变迁为主题,通过对山川、关隘、鱼、人和住所的描写,表达了时光流转、事物更迭的无常之感。诗人从静谧的僧房和江边归去的客人中感受到了时光的流转,而自己在这里驻足已久,是为了感受到春天的流水,体验生命的变化和流动。

赏析:
《过襄阳》通过对襄阳的描写,展现了时间与空间的流转和变迁。诗中的表里山川和修筑的关隘象征着古代国家的边疆和战争,而如今这些已经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槎头鱼没有新的语言,岘首的人们已离去,隐士的住所也已荒废,这些形象传递出岁月更替、人事消逝的寂寥情感。

诗人通过对云外僧房和江边归去的客人的描写,展示了时间的流动和变化。僧房中的煮茶声静谧无闻,江边的酿酒客人已经归去,这些场景中透露出一种静谧与离别的氛围。而诗人自己在襄阳停留已久,为了感受春天的流水,洗涤衣裳,表达了对生命变化和流动的渴望。

整首诗以静谧、离别、岁月更替为主旋律,通过描绘襄阳的景物和人物的变迁,诗人抒发了对时间流转和生命流动的思考和感慨。诗中细腻的描写和凝练的语言,给人以静谧、落寞的情感,引发读者对时间流逝和生命变迁的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复

宋京兆府长安人,字履中,世称潏水先生。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尝师张载。喜言兵事,于书无所不读,工诗文。累官中大夫、集贤殿修撰。徽宗崇宁中,为熙河转运使,以议边事不合罢。金兵入关中,起知秦州,空城无兵,遂遇害。有《潏水集》。...

李复朗读
()

猜你喜欢

楚江多危滩,急涧束岩崿。水流本不竞,有激怒而作。

风声增飕飗,雪点飞喷薄。篙工用力齐,勇进竟前却。

()

末俗无恒心,疾贫而好勇。不能事田园,何况谈周孔。

出门持尺刀,铸钱兼掘冢。矧此大东谣,齐民半流冗。

()

天伣徽音在,龙飞故剑亡。两宫仪裴亹,七萃泪淋浪。

郁律川原势,低徊葆吹长。东行三百里,何处白云乡。

()

醰醰诸老惬瞻依,父齿随行亦未稀。各有清名闻海内,春来各自典朝衣。

()

秋雨晚初霁,欲送千里目。揽兹一峰翠,秀色淡秋菊。

奇石叠崩崖,归云卧岩腹。登顿历易尽,穿林下平麓。

()

万机听览省行游,镜里韶华逐水流。木叶荣枯纪岁月,雁声南北报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