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酬赵令之。宋代。李复。相逢三十载,少耻事骁雄。封植思嘉枝,交游叹谷风。云山轮迹少,葵藿岁时充。冉冉秋还暮,霜寒泣候虫。
《依韵酬赵令之》是宋代诗人李复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相逢三十载,少耻事骁雄。
我们相识已经有三十年了,年少时曾向往事业辉煌的英雄人物,如今却感到自己的无为和羞愧。
封植思嘉枝,交游叹谷风。
我对于培育栽培美好的花朵心怀思念,与朋友们交谈时感叹着谷地的清风。
云山轮迹少,葵藿岁时充。
云山的旅程如此短暂,而葵花和藿草却在岁月中充满了生机。
冉冉秋还暮,霜寒泣候虫。
秋天悄然来临,夕阳渐渐西沉,霜寒使昆虫们感到凄凉,它们似乎在为即将到来的冬季而流泪。
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逝去和自身无为的感慨。诗人通过描述自己与赵令相识三十年后的心境,表达了对于年少时对骁勇英雄的向往和对自己无所作为的自责。同时,诗中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如葵花、藿草和秋天的霜寒,增添了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于时光流转的感慨,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深沉的情感氛围。这种抒情方式与宋代诗歌的特点相契合,展现了李复独特的诗思和情感表达能力。
宋京兆府长安人,字履中,世称潏水先生。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尝师张载。喜言兵事,于书无所不读,工诗文。累官中大夫、集贤殿修撰。徽宗崇宁中,为熙河转运使,以议边事不合罢。金兵入关中,起知秦州,空城无兵,遂遇害。有《潏水集》。...
李复。宋京兆府长安人,字履中,世称潏水先生。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尝师张载。喜言兵事,于书无所不读,工诗文。累官中大夫、集贤殿修撰。徽宗崇宁中,为熙河转运使,以议边事不合罢。金兵入关中,起知秦州,空城无兵,遂遇害。有《潏水集》。
忆秦娥 其二 春晚遣怀。明代。俞彦。烧灯毕。凄风楚雨人愁寂。人愁寂。三分春事,二分抛掷。西园载酒知何日。南楼遣闷闲凭立。闲凭立。乱山无数,暮云遮讫。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魏晋。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间隔 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