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州再乞罢

熙州再乞罢朗读

《熙州再乞罢》是宋代李复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在患难困苦之际,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和对友谊的思念。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熙州再乞罢
末途潦倒愧知音,
幕府重来岁月侵。
狂见请缨憎往策,
礼容著帽感虚襟。
白头久厌戎衣窄,
黧面空嗟寒色深。
东望故山今有约,
清秋应得访云林。

译文:
在这最后的路上,我潦倒而惭愧,对知音感到愧疚。
幕府的重归使岁月侵蚀了我。
狂妄地提出建议,却遭到厌恶的回绝,
礼仪的容貌下,我感到虚伪和短浅。
白发已久,我厌倦了狭小的戎衣,
黧黑的脸色中,我唏嘘冷寒之深。
望向东方,故乡已经有了约定,
清秋中应该去拜访云林。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李复在逆境中的心情和对友谊的思念之情。诗人身处困境,感到悔恨和愧疚,因为他无法回报那些真心待他的知音。幕府的重来使他再次陷入困境,岁月的流逝也给他带来了伤害。诗人曾经狂妄地提出建议,但却遭到他人的厌恶和回绝,使他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他意识到自己过去的行为和仪态只是虚伪的表面,对此感到愧疚和自责。

诗人描绘了自己白发苍苍、戎衣狭窄的形象,表达了对军旅生活的厌倦和对寒冷孤寂的感叹。他望向东方,远离战乱的地方,心中满怀对故乡的思念。他希望在清秋时节去拜访云林,寻找宁静和内心的慰藉。

这首诗词情感真挚,揭示了诗人在逆境中的苦闷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对自身遭遇的反思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人表达了对内心宁静和温暖的渴望。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动态,使人产生共鸣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复

宋京兆府长安人,字履中,世称潏水先生。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尝师张载。喜言兵事,于书无所不读,工诗文。累官中大夫、集贤殿修撰。徽宗崇宁中,为熙河转运使,以议边事不合罢。金兵入关中,起知秦州,空城无兵,遂遇害。有《潏水集》。...

李复朗读
()

猜你喜欢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

自笑居山懒入山,山花山鸟任閒閒。输君抱病仍扶杖,历尽溪流第几湾。

()

硕果生机在,从他剥五阴。
南山四时面,残屋百年心。
家薄有书种,客多成笑林。

()
生平小我一全干,十五字问扬雄难。
纳幣孟冬犹丱角,记得迎长方祀冠。
倒指新春五十七,先春女嫁男婚毕。
采真园里东风回,主公无事花添色。
()

东南半壁绝通津,那有桃源可避秦!厌世几如都散汉,忧时曾作太平民!

干戈劫外清修验,石火光中往迹陈。极目山形犹拱北,且收忠骨满江滨。

()

天山雪花大如席,散洒穹庐作冰瓦。白日照不破,北风吹复垛。

行边使者文皮裘,马足凌兢冰上游。仆夫苦寒步不进,王程未敢为稽留。

()

虎丘春茗妙烘蒸,七碗何愁不上升。
青箬旧封题谷雨,紫砂新罐买宜兴。
却从梅月横三弄,细搅松风炧一灯。

()

梦里久相失,幽情杳未通。无端板桥路,偶得水旁中。

孤月亦有侣,閒心难众同。谁将可怜质,画赠向诗翁。

()

二月已破三月来,吟诗空忆少陵才。檐前有意残花堕,云里无情旅雁回。

何处轮蹄蹂芳草,谁家丝管上高台。吾侪局外添婴绕,此段襟怀强自开。

()

明时不得保天伦,万里投荒殒尔身。欲引残魂归故国,祗凭老仆胜周亲。

瘴云泸水邮亭远,绝域孤城鸟道频。此日先茔容附托,一抔黄土骨如银。

()

资福我跨蹇,智门分命车。那知毕世隔,但惜数年疏。

此士岂复有,馀生谁与居。遗文好收拾,骥子记怜渠。

()

寂历惊猿定,幽轩月到时。江山空翠在,肝肺老天窥。

甲子消明镜,泥涂浑素丝。可堪藤簟冷,香露满蔷薇。

()

珍重平生契谊深,水萍踪迹又分襟。时名到处惭同志,易学何人识苦心。

小试馀才清会计,还看高兴逐登临。海天云树今千里,风雨明朝思不禁。

()

前月公使还,送之聊城东。今日公使出,遇之秦梁洪。

公如虬与龙,来往无定踪。我如萍与蓬,流转何终穷。

()

一年花信过,满院绿阴多。

老子於中住,新莺每到歌。

()

昨夜小春十月微阳回,绿萼梅蕊早傍南枝开。折赠未寄陆凯陇头去,相思忽到卢仝窗下来。

歌残《水调》沉珠明月浦,舞破山香碎玉凌风台。错恨高楼三弄叫云笛,无柰二十四番花信催。

()

昔人斫琴贵其声,梁君得琴堂以名。六莹堂诗走天下,人因诗好知琴精。

酒酣拂拭呈上客,四座观之皆动色。断纹半作龙蛇形,古漆总如金铁蚀。

()

青阳初改谢,绿叶始交加。细雨生榆荚,微风起楝花。

寂寥虚客况,漂泊感年华。骨肉两乡远,谁能不念家。

()

琵琶多于饭甑,措大多于鲫鱼。

()

山桃初熟山人摘,中有甜子如药黑。

夜寒月落霜在枝,擘破猕猴不敢食。

()

秋月照潇湘,月明闻荡桨。石横晚濑急,水落寒沙广。

众岭猿啸重,空江人语响。清晖朝复暮,如待扁舟赏。

()

伯尚庭前倾竹叶,用中宅畔看梅花。天教二子相为乐,来往风流也足誇。

()

夸娥失喜巨灵号,腾六平分缩地劳。孤牖忽惊银海立,两峰谁论玉山高。

嵚岩似欲生云母,融液犹堪瀹涧毛。为报朝阳莫相妒,先生吟笔正翻涛。

()

三冬蛰物听雷惊,二月馀寒尚旅亭。春色未归桃李树,剑光空射斗牛星。

待船客子思同济,酤酒人家竟独醒。一曲沧浪洗烟雨,汩罗江上楚山青。

()

厌裛凉风白堕杯,繁霜空薙越山莱。孤村萸菊沦荒燹,野戍亭皋问劫灰。

云老杜鹃乡国泪,草枯黄犊墓田哀。伤心无限西州路,落日寒烟首重回。

()

风罥蔫红雨易晴。病花中酒过清明,绮窗幽梦乱于柳,罗袖泪痕凝似饧。冷地思量着,春色三停早二停。

()

供帐开天苑,传呼度国门。

()
大千沙界一浮沤,成坏元知不自由。
寓迹个中谁耐久?问君底事不归休?春陂欲雨黄鸦闹,晚渡无人白犊浮。
七十之年何啻足,戏凭药物小迟留。
()
拟结岩边草,怀君夜梦刀。
山林胜朝市,道谊寄风骚。
壮志贫难折,吟肩病越高。
主人有公论,清气属吾曹。
()
舟行次符离,我子死阿十。
临之但惊迷,至伤反无泣。
款定始怀念,内若汤火集。
前时丧尔母,追恨尚无及。
()

雪消逢雨至,并是弄春情。润物知何处,随风散满城。

园林无积素,山壑有馀清。见说花溪里,朝来新水生。

()

澄流良湜湜,幽藻还漪漪。
不是采蘩手,芬芳长自持。

()

一战长驱七十城,可无馀勇替春耕。归来不作凌烟梦,只写清溪瘦影明。

()
对花懒举玉东西,孤负金钱满绿枝。
短发不堪重落帽,枯肠何可强搜诗。
()

薰风绿沼碧荷香,玳宴歌儿舞袖长。一醉襄陵倾百盏,不知风景是平阳。

()

宣和妙赏缁衣句,传在夷门作胜谈。行殿春风四十载,玉妃终老向江南。

()

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

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

()

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忽惊午盏兔毛斑,打作春瓮鹅儿酒。

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风腋今安有。先生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

()

艾虎钗苻悬百结。兰桡重汎菖蒲节。影漾湖心清又彻。

无休歇。子规枝上声声血。

()

三冬不作雪,元日乃飞花。殆似呈丰兆,还如献岁华。

晓梅同璀璨,冻蝶斗交加。叠径如拖练,旋空若搅车。

()
故人不见吾何适,欲见其人已异乡。
魂梦半年皆草草,鬓毛一别益苍苍。
筹边淮海何迟暮,乘障湖湘亦阻长。
及此居闲宜问讯,题书须待满林霜。
()
高树漏疏雨,滴沥下银塘。
美人卷帘坐,银鸭自添香。
风吹绿荷叶,正见宿鸳鸯。
¤
()
梁溪归自镜湖天,笔棬湖光入大篇。
倾出锦囊和雨湿,炯如柘弹走盘圆。
许分句法何曾付,自笑芜辞敢浪传。
两集不须求序引,秖将妙语冠陈编。
()

三界如转轮,浮生若流水。蠢蠢诸品类,贪生不觉死。

汝看朝垂露,能得几时子。

()

山拥垣墙,水满溪塘。几人家、篱落斜阳。又还夏也,一霎人忙。

正稻分畦,蚕卸簇,麦登场。

()

一水横桥碧作弯,两山排闼以城环。
寺居野色烟光外,春在人情物意间。
点检花稍香浅浅,摩娑苔刻字斑斑。

()

秋声恶。秋云薄。花阴渐上阑干角。依稀见。分明怨。

梦警琼楼,露梢风乱。

()
鉏田种紫芝,有根未堪采。
逡巡岁月度,太息毛发改。
晨朝玉露下,滴沥投沧海。
须牙忽长茂,枝叶行可待。
()
玉山有佳处,乃在昆仑西。
蓬莱数峰小,上与浮云齐。
云中飘飘五色凤,只爱碧梧枝上栖。
芝草琅玕满玄圃,群仙共蹑青云梯。
()

方过清明雨後天,回塘照影弄跹跹。
深情拟属风光主,爱惜长条待少年。

()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