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亭避暑

莲花亭避暑朗读

《莲花亭避暑》是宋代黄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莲花亭避暑

日火烧空海欲干,莲宫深处书生寒。佛家一片清凉景,借与诗人尽日看。

译文:
太阳的烈火炙烤着天空,大海看起来干涸无水,莲花亭中的书生感到寒冷。佛家的清凉景色,借给诗人整日观赏。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的炎热与诗人躲避酷暑的景象。莲花亭是一处清凉的避暑胜地,它在烈日下成为了一片清凉的世界,给予身处其中的诗人片刻的凉爽和宁静。诗人通过观赏佛家的景色,体验到了清凉之感,同时也借此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炎热的夏季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示了人们在酷暑中寻求凉爽和宁静的愿望。诗人以莲花亭为舞台,将佛家的清凉景色与诗人的感受相结合,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赞美和对清凉的向往。

诗词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对日火和海水的描述,突出了炎热与干燥的感觉,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莲宫深处的书生感到的寒冷。这种对比烘托出莲花亭的清凉,增强了读者对避暑场所的向往感。

佛家的清凉景色则给诗人带来了片刻的宁静和凉爽,这种体验通过诗词表达出来。诗人借助佛家景色,尽情地享受清凉,尽情地观赏,将这份感受与读者分享。

整首诗词通过对夏季酷暑与清凉景色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凉爽和宁静的渴望,既展示了自然的美丽,也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给读者带来了一片清凉的感觉,并唤起了对美好环境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黄庚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黄庚朗读
()

猜你喜欢

朝蒙麴尘居,夜傍糟床卧。
鼻香黍麦熟,眼乱瓶罂过。
囊中衣已空,口角涎虚堕。

()
九龄文弱骄庭宠,三十清狂恃母怜。
常谓优游堪卒岁,不知饥冻逼衰年。
孤生冯衍陶潜后,譬死男婚女嫁前。
从此折铛煨粥外,赤髭白足是前缘。
()

儿孙生计薄,辟地种杉松。伐树深劳念,诛茅亦费工。

清清怡望眼,小小寄吟踪。直待成梁栋,时方记老翁。

()
整顿衣巾拂净床,一瓶秋水一炉香。
不论烦恼先须去,直到菩提亦拟忘。
朝谒久停收剑珮,宴游渐罢废壶觞。
世间无用残年处,只合逍遥坐道场。
()
一年三百六十日,今朝又是从头起。
人人有个主人公。
水牛衔却老鼠尾。
深沙欢,那吒喜。
()

吾闻沃洲天姥间,又有彩烟之高山。山上之冈三十里,平视天姥浮青鬟。

其中隐者吾所羡,身世长与浮云閒。种朮可疗九州疾,种稻自给千家餐。

()

出门不返顾,遑问铁衣寒。自觉捐躯易,那知行路难。

燕山成绝域,江右是长安。为问萧丞相,谁登大将坛。

()
雾里江流欲到天,旅人合眼梦归船。
雨声竹屋晓来急,误喜全家蓬底眠。
()

十里名山一抱琴,那知车马到同心。徘徊凡鸟题空谷,怅望迁莺隔上林。

太乙炉香三殿迥,平康弦管万家深。木天咫尺群公聚,独有庄生尚越吟。

()
欲为多士劝,聊缀五言成。
乃得琼瑶报,仍闻韶濩声。
尘襟因顿豁,老眼为增明。
有句能如此,何忧万里程。
()

沃野南来古郡州,百年王泽与春流。星萦云缭夸三辅,文管纤歌并五侯。

遂有桃梅含淑景,即看风日散嬉游。廿年意气俱岑寂,习静焚香独上楼。

()

雨中梨果病,每树无数个。小儿出入看,一半鸟啄破。

()
桐庐县前洲渚平,桐庐江上晚潮生。
莫言独有山川秀,过日仍闻官长清。
麦陇虚凉当水店,鲈鱼鲜美称莼羹。
王孙客棹残春去,相送河桥羡此行。
()
约客探名胜,停辀得所欣。
山寒多作雨,洞古不收云。
夜宿听鸣鹿,晨斋饤野芹。
黄冠尤喜事,添注石炉熏。
()

胡人归来血洗箭,白马将军若雷电。
蛮夷杂种错相干,洛阳宫殿烧焚尽。
干戈兵革斗未已,魑魅魍魉徒为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