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郑枢山

寄郑枢山朗读

《寄郑枢山》是宋代黄庚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起敬英声亦有年,
酒边曾见锦囊篇。
吟情六义初删后,
古意三爻未画前。
放旷嗣宗应绝俗,
清狂太白不妨仙。
如今海内无工部,
谁肯题诗寄郑虔。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黄庚对诗词创作的思考和感慨。他以向郑枢山致敬的方式开篇,提到自己在旧日酒宴上曾经看到过郑枢山的锦囊诗篇,表达了对郑枢山才华的钦佩。接下来,黄庚谈到自己的创作,他经过不断的修改和改善,删去了一些情感和意义上的成分,加入了一些古人的意象,但仍未能达到自己的预期。最后,黄庚抱怨时下文人的墨守成规,认为自己的放旷之作应该超越世俗的桎梏,与李白一样,不拘泥于尘世的束缚。最后两句则是黄庚对时下文坛的失望之情,抱怨如今已无人肯题诗寄给郑虔,可能也是对自己作品流传不广的自嘲。

赏析:
这首诗以自嘲和自省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创作的思考和对时下文人的不满。诗中的"英声"指的是郑枢山的才华,诗人敬佩其多年的声誉和成就。"锦囊篇"则暗示了郑枢山的诗词作品珍贵而精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接下来,诗人谈到自己的创作经历,虽然经过修改和改良,但仍觉得不够完美,表现出对自己创作成果的不满足。"吟情六义"指的是自己的情感和意义,"古意三爻"则代表古人的意象,诗人将二者结合,希望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接着,诗人表达了对时下文人墨守成规的不满,认为自己的作品应该超越世俗的束缚,表现出放旷之气。最后两句则是对时下文坛的失望之情,表达了对缺乏创新和才华的文人的不屑和无奈。

这首诗词在表达个人情感和批判现实的同时,也展示了黄庚对古人诗词的尊崇和对自身创作的追求。通过对诗人自身创作的思考和对时下文坛的批评,诗中流露出对自由、超脱的向往,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思考。整首诗词以自嘲和幽默的口吻,展现了诗人对自己创作追求的坚持和对时代局限的反思,具有一定的艺术审美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黄庚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黄庚朗读
()

猜你喜欢

坐亭捻吟髭,搯抉了不近。
诗来良为吾,吮漱剩芳润。
遽令方丈屋,绕壁走虬蜃。
何如领头梅,题品得何逊。
()

谷中谁弹琴,琴响谷冥寂。因君扣商调,草虫惊暗壁。

()

主人方濯缨,寒花照芳芷。未惜春树残,上有青青子。

()
昼睡方浓向竹斋,柴门日午尚慵开。
惊回一觉游仙梦,村巷传呼宰相来。
()

我从渡淮涉高邮,雪风连日吹行舟。维扬地西闯夜色,星月隐见边城楼。

晴光破晓射瓜步,照耀玉宇开琼洲。冯夷收威浪妥帖,容我一到金山头。

()

轻烟漠漠雨如麻,楚水吴山别路奢。香透梅花春又到,天涯有客未还家。

()

阊阖下重关,丹墀吐明月。秋气城中冷,秋砧城外发。

浮声绕雀台,飘响度龙阙。宛转何藏摧,当从上路来。

()

扁舟同载出江滨,转瞬翻成两路分。惆怅晓来频纵目,满城风雨万山云。

()

半天突兀斗姥阁,星河晓向檐前落。春来拾级一登临,四野苍茫时自若。

莺啼花老春渐深,东风作恶吹荒林。白云遥遥望仙境,彷佛犹闻钟磬音。

()

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

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

()

我不忘大德,尔毋思小怨。自尔入家门,饮食须相劝。

始度台关时,我情弥婉娈。我乡日已近,汝乡日已远。

()

行踪叹我类萍漂,欲寄相思雁影遥。记否朝宗门外路,青衫别泪未曾消。

()
韵高格妙。
不数闲花草。
向晚小梳妆,换一套、新衣始了。
横钗整鬓,倚醉唱清词,房户静,酒杯深,帘幕明残照。
()

大难词源三峡流,小难诗不数苏州。
了无徐生齐气累,正值甯子商歌秋。
鹄飞千里从此始,骥绝九衢谁得留。

()

阖门新敕待传宣,粉本先呈进御前。多恐雾中花气杂,画师并不爱金钱。

()

长官三载内,屡被督邮嗔。
镇静苔刑少,公清县库贫。
减租沾野老,扫榻待诗人。

()
秋雨无时休,令我双鬓缟。
庭荒何由鉏,木落不得扫。
遣奴入城市,寸步困泥潦。
菰首幸可烹,刍豢置勿道。
()
薄雾收残雨,疏云漏晓暾。
泥行从上下,归近得欣奔。
近作要重录,旧书仍再温。
平生屏居趣,毕世愿衡门。
()
鸟声呼客急,花影过帘迟。
酒滟东西玉,枰残白黑棋。
稍惊风弄袖,真恐雨催诗。
一笑留归骑,斜阳无限时。
()

去国虚春事,还山恋月华。鸿飞入烟雾,龙卧傍泥沙。

文许诸儒列,家怜万里赊。同临嘶马地,愁思极天涯。

()
诗人固长贫,日午饥未动。
偶然得一饱,万象困嘲弄。
寻花不论命,爱雪长忍冻。
天公非不怜,听饱即喧哄。
()

问尔浮生近若何,夫君高谊古人过。座中客散黄金尽,镜里愁添白发多。

末路酒杯无去住,忧时谈笑有风波。唯馀数亩柴桑地,日暮题诗挂薜萝。

()

梦破风烟迥,衾寒不自由。钟声到枕曙,月影入帘秋。

雁过江山老,蛩吟草树愁。整冠人共笑,两月不梳头。

()

冻云黯淡连江树,东望家乡缈何处。偶沽斗酒聊为欢,闭门风雪千山暮。

()

拔地三峰冷翠微,落岩飞瀑喷珠玑。吟鞭落托骑驴过,战刃韬藏牧马归。

十丈玉莲秋不谢,半楞掌月昼还飞。地灵人杰无遗逸,未分蟠螭老布衣。

()

衡岳有开士,五峰秀贞骨。见君万里心,海水照秋月。

大臣南溟去,问道皆请谒。洒以甘露言,清凉润肌发。

()

韩国殊勋,洛都西内,名园甲第相连。当年绿鬓,独占地行仙。文彩风流瑞世,延朱履、丝竹喧阗。人皆仰,一门相业,心许子孙贤。
中兴,方庆会,再逢甲子,重数天元。问千龄谁比,五福俱全。此去沙堤步稳,调金鼎、七叶貂蝉。香檀缓,杯传鹦鹉,新月正娟娟。

()

虞后巡宗日,秦王幸岳年。金舆曾此驻,玉检竟无传。

眺日临沧海,凭虚挹紫烟。官松垂御幄,女井幻香泉。

()
渺仙游倦迹,乍玄圃,又苍梧。
甚海阔天长,月梁有梦,雁足无书。
泠然御风万里,喜□袍、还对紫霞裾。
一自黄楼赋后,百年此乐应无。
()

秋风九月边尘高,千艘夜下宫锦袍。文章不特动蛮貊,要识金版开六韬。

孙曹已矣等陈迹,唤起坡仙同赤壁。喧阗笳鼓动地归,重把功名光采石。

()
不待春风遍,烟林独早开。
浅红欺醉粉,肯信有江梅。
()
今年月有闰,菊花开较迟。
明年无赢缩,花开当及时。
有花与无花,摘蕊泛酒卮。
况是好时节,风日生光辉。
()

开亦未几日,忽惊红乱飞。
生憎风底急,犹赖燕衔归。
随水意何限,过墙力渐微。

()

话旧情非浅,遄归意谓何。
杜门元简出,命驾特相过。
黄鹄仙翁逝,青衿子姓多。

()
岁时销旅貌,风景触乡愁。
牢落江湖意,新年上庾楼。
()

福地标崇阁,仙郎习静楼。只疑人世外,浑傍帝城西。

云汉身俱上,河山眼共迷。不知玄晤久,斜日在招提。

()

我初官此君未来,君今去此我未往。
翻飞岂不慕缅邈,留滞何能悲鞅掌。
学道平生昧蹊径,半世端如走榛莽。

()
一壑自专,五柳笑人,晚乃归田里。
问谁知、几者动之微。
望飞鸿、冥冥天际。
论妙理。
()

平生数子天一方,今夕何夕情难忘。荷衣揽蕙气芬芳,册府两公同舍郎。

昆崙方轨万里长,西城却望天苍苍。秋庭风雨翻幕狂,夜语蔡侯同一堂。

()

驴骏胜羸马,东川路匪赊。一缄论贾谊,三蜀寄严家。

澄彻霜江水,分明露石沙。话言声及政,栈阁谷离斜。

()
一榻凉如水,空山夜雨声。
病身筋骨在,往事梦魂惊。
老寿知何益,忧危半此生。
吾穷终不怨,稍已窃诗名。
()

吾庵非是等闲庵,未许常人取次观。一妇一夫能做活,三男三女打成团。

里头世界元来大,外面虚空未是宽。试问主人为底事,报言北斗面南看。

()
半生南走复西驰,愁过杨朱罢泣岐。
远梦亦羞归海徼,贫游多是滞边陲。
胡云不聚风无定,陇路难行栈更危。
旦暮唯闻语征战,看看已欲废吟诗。
()

处裈残虱扫除清,绕鬓飞蚊不一鸣。高枕胸中了无事,如何不睡又天明?

()
方称调御师,大愿力弘慈。
含灵皆一体,灭度行无私。
()

秋夜沉沉,漏长睡酷多思想。须依仗。道情和畅。不纵魔军王。打叠神情,物物离心上。虚空帐。慧灯明放。坐待金鸡唱。

()

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

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

()

湘水欠湘竹,岘亭非岘山。

休论真胜假,且幸冗偷闲。

()
身高殊不绝,四顾乃无峰。
但有浮云度,时时一荡胸。
地沉星尽没,天跃日初熔。
半勺洞庭水,秋寒欲起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