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钱竹深。元代。黄庚。梦断膏梁记几年,舍身事佛绝尘缘。把茅盖屋孤峰顶,片衲蒙头万竹边。支遁才高交杜老,参寥诗好动苏仙。何当尽弃人间事,特地来参一击禅。
《寄钱竹深》是宋代诗人黄庚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梦断膏梁记几年,
舍身事佛绝尘缘。
把茅盖屋孤峰顶,
片衲蒙头万竹边。
支遁才高交杜老,
参寥诗好动苏仙。
何当尽弃人间事,
特地来参一击禅。
诗意:
这首诗以寄托情怀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修行的向往和追求。诗人自问几年来是否已经忘却了尘世的烦恼,是否已经舍弃一切与尘缘相关的事物而专心修行佛法。诗人形容自己居住在茅盖的小屋中,位于孤峰之巅,周围是茂密的竹林。他身穿片衲,蒙着头巾,与这万竹相伴。诗中提到支遁、杜老、寥诗和苏仙,暗示诗人渴望与具有高才思和修行境界的人相交,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修行境界。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渴望完全舍弃人间的纷扰和事务,专心参禅修行的愿望。
赏析:
《寄钱竹深》这首诗词展现了黄庚对佛教修行的追求和对禅境的渴望。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己与世隔绝的修行环境,茅盖小屋、孤峰、万竹等形象营造出一种宁静、幽深的氛围。诗人通过自问的方式,表达了对修行是否已达到纯净无尘的追求,以及与具有高才思和境界的人相交的渴望。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人世的向往和对参禅修行的决心。整首诗以清新、幽静的意境展现了佛教的修行理念,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净化与超脱的追求。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黄庚。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故翰林汪公端明居零陵时尝作玩鸥亭今强中提。宋代。周必大。贾生问鹏谩伤神,应愧先生入理深。肝胆何曾分楚越,心形真欲混人禽。亭邮永镇愚溪上,扁榜重开罨画阴。见说骑鲸游汗漫,倘凭鸥鸟一传音。
夜宿高桥。清代。梦麟。庭树响忽振,天涯知已秋。檐端数萤没,槛处一星流。雨气寒生枕,钟声远到楼。鸣蛙莫喧聒,征客未停驺。
黄子久山水二首 其二。宋代。郑元祐。众人皆黠我独痴,头蓬面皱丝鬓垂。勇投南山刺白额,饥缘东岭采青芝。仲雍山趾归休日,尚馀平生五色笔。画山画水画楼台,万态春云研坳出。只今年已八十馀,无复再投光范书。留得读书眼如月,万古清光满太虚。
拟唐人边庭四时怨 其三。清代。姚履敬。边寒画角咽秋霜,辛苦经年戍朔方。回想闺中临别语,只教努力事戎行。
送水云归吴。宋代。孔清真。瘦马长吟蹇驴吼,坐听三军击刁斗。归人鞍马不须忙,为我更釂葡萄酒。
赠竹东砂山石虎门花园十景诗 其一 小桃源。明代。卞邦本。此中天地著红尘,种得桃花万树新。岁岁东风花盛放,令人错认武陵春。
大涤洞天留题。宋代。赵观复。不作翠蛟诗,独赋上池水。凿开自渊源,鉴观湛然止。岂惟白心事,且似明□底。松风生晚清,暑夜看晨起。二瓢饷内热,透彻□若髓。汇流接山腰,放溜达润尾。当其保持盈,一丈若纵侈。□轮争道来,三板拥清泚。飞帘从天下,众吼乱石里。溅珠忽寻丈,洒面寸尺咫。恭惟坡仙翁,学道老不已。每言杭有缘,来往即乡里。自题九锁篇,景物相刃靡。亲闻众妙玄,金丹起人死。新名揭亭户,空翠冷栏几。易求水之形,难造水之理。与君论源流,或者未剧此。
得道阳。金朝。王哲。三月清明灭尽烟。百花堪绽艳阳天。姹女聚柴薪焰畔,婴儿弄水旧池边。宝鉴当胸只自悬。翁婆媒合好因缘。朱雀腾云方出众,青龙驾雾得高
宗伯严公御书楼三首 其三。明代。顾璘。楼上新藏万卷馀,法筵元是旧陈书。虞廷际会风云合,孔道光辉日月舒。未许旁人誇宠数,自怜家世得菑畬。遭逢却叹千年事,空使孙通起汉初。
一寸金 十姊妹花,呈玉映女兄作。清代。彭琰。绣屋银屏,生小连枝开取。笑昭阳、合德空传,双绝二乔,倾国输他未字。林下标风致,论才貌、谁甘第二。闺中费、几许平章,连普添枝上花史。只数排行,难分娣姒,红颜总相似。便成都眉样,装成一色,回心词艳,香分何处。恼乱探花史,原只合、花间序齿。殊非是,十八封姨,花信知同乳。
送次道和太平州。宋代。司马光。狼汤春流满,芜湖候吏迎。旌旟晓日丽,钲鼓野风清。暂喜红尘远,休嗟素发生。专城方四十,自古以为荣。
送宋饮冰过四明郡斋。宋代。薛嵎。忆昔曾登太白巅,闲云留我石床眠。集诗删失题犹记,人事乖违岁屡迁。极羡故交游汗漫,不禁离思对婵娟。山中乏致兼金馈,形迹相忘二十年。
南堂五首。宋代。苏轼。他时夜雨困移床,坐厌愁声点客肠。一听南堂新瓦响,似闻东坞小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