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步登游回谢表臣遗酒。宋代。李处权。每爱前山似画图,兴来萧散岂能无。幽人著屐全忘懒,野老关门不可呼。夕照晖晖明远水,春风莽莽著平芜。晴来已喜儿能赋,软脚仍烦送一壶。
《放步登游回谢表臣遗酒》是宋代李处权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放下一切束缚,登上游山,回报恩师赠送的美酒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放下尘俗的束缚,登上山岭游玩的情景,并表达对于恩师赠送美酒的感激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山水为背景,表达了诗人李处权对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的向往。诗人从"前山似画图"的景色中感受到无尽的乐趣,心情愉悦而放松。然而,他也意识到人们总是难以真正摆脱琐事的困扰,因此他用"兴来萧散岂能无"表达了自己的疑问和思考。
接着,诗人描绘了一个幽居的人忘记了穿鞋,也没有人来敲门,这象征着他过着宁静而自由的生活,没有外界的干扰和纷扰。夕阳的余晖映照在远处的水面上,展现出美丽和宁静的景象,而春风则吹拂着平坦的原野,这些景象都使诗人感到欢喜和舒畅。
最后,诗人透露了他喜欢儿童能够写诗的天赋,他不禁感到高兴。尽管他自己行走困难,但他仍然不忘带上一壶酒,以便可以送给他的朋友。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宁静和与自然融合的向往,同时也传递了对于美酒和友情的珍视。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感受,诗人展示了他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世界,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宁静与喜悦。
(?—1155)宋徐州丰县人,徙江宁溧阳,字巽伯。李淑曾孙。徽宗宣和间,与陈恬、朱敦儒并以诗名。南渡后曾领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
李处权。(?—1155)宋徐州丰县人,徙江宁溧阳,字巽伯。李淑曾孙。徽宗宣和间,与陈恬、朱敦儒并以诗名。南渡后曾领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
和王给事易简殿试举人五首 其三 试武士。宋代。程俱。射策兼收燕颔生,不须文檄似常清。惊弦戎虏从容下,聚米山川指顾明。岂但执戈堪武卫,还因舞羽继仁声。汾阳千古知无匹,怪底麾旌不浪更。
游白鹿洞。宋代。蔡沆。古洞云封山正阴,攀藤负石此登临。双峰削剑雄中外,五老当头壮古今。入室颙瞻先圣像,登台惭愧昔时心。十年梦寐今方见,终老生涯只处寻。
古六宫诗六首 其一 吴宫。明代。邓云霄。南国佳人自苧萝,屧廊香径夜经过。啼乌渐散城头鼓,斜月潜窥帐底歌。金虎气沉三尺剑,红颜春载五湖波。千秋胜地多游女,笑上荒台踏绿莎。
寄知福州范师道龙图。宋代。赵抃。十年游雾入兰薰,本末聊同出处均。五岭昔将巴蜀远,七闽今与赣川邻。雪中始见松难改,火后须知玉是真。事业他时公自任,致君尧舜泽吾民。
题周昉琼枝夜醉图 其四。明代。杨慎。永巷襞情捲玉,长门丝泪销金。合欢蘸晕绿浅,杨柳曲尘黄深。
诗别可斋陈制置移镇吴门。宋代。郑清之。恭惟上明圣,宵旰亲政初。朝有快活贯,野无薄笨车。我独何因缘,滥持钧与枢。妄想在人物,搜罗到岩墟。穆之百函至,酬答疲卷舒。虽云得梗概,讵必相贤愚。吾时蔼廉誉,一再登除书。公牍耻私谢,直语非贡谀。尚无赫{簴竹换左足}笺,而况双鲤鱼。元龙一世豪,名下定不虚。我归海之滨,偃息田园居。生平旧交游,相忘付江湖。军将忽打门,君书来自吴。瓿藁富鸿笔,砚铭出龟趺。兴怀向漻泬,论文逮荒疏。自言久爱敬,今始通勤渠。不为热翕翕,不为暖姝姝。云何好尚真,夐与世俗殊。意者元城贤,待以涑水迂。兽旗画星壤,龙藩开玉符。老我叹蒲柳,投闲托枌榆。味言喜啖蔗,秀句嫌催租。的知我辈人,调度非辕驹。子长固多爱,舍菀乃集枯。梅花倚瘦竹,清芬借敷与。常恐硬黄纸,唤归翔紫庐。问君立朝节,蹇谔辛毗裾。问君治理效,所至桐乡朱。正尔泽东履,俄然移右扶。借留此截镫,来暮彼歌襦。譬之绛霄云,来往本自如。君亦何心哉,此事姑置诸。但惜君去我,有唱谁和余。寒山尚余雪,江阔征帆孤。挥毫写别恨,临风独踌躇。
偶望。明代。王夫之。平田无那素光何,稻叶娟娟浸碧波。白鸟试飞疑远浦,元云微断影高柯。墟烟小困双湾树,砌叶全低一径莎。不碍小窗消午睡,炉烟孤袅绪风和。
春从何处来。唐代。白行简。欲识春生处,先从木德来。入门潜报柳,度岭暗惊梅。透雪寒光散,消冰水镜开。晓迎郊骑发,夜逐斗杓回。淑气空中变,新声雨后催。偏宜资律吕,应是候阳台。
题曹溪祖师堂。唐代。贯休。皎洁曹溪月,嵯峨七宝林。空传智药记,岂见祖禅心。信衣非苎麻,白云无知音。大哉双峰溪,万古青沈沈。
戍妇词一首。宋代。许棐。半落釭花午夜闲,戍衣裁就寄君难。雁来不带平安字,却带边风入帐寒。
酒泉子·芳草长川。五代。冯延巳。芳草长川,柳映危桥桥下路。归鸿飞,行人去,碧山边。风微烟淡雨萧然,隔岸马嘶何处?九回肠,双脸泪,夕阳天。
淮南道中五首 其三。宋代。蔡松年。南渡国不竞,晋民益疮痍。陶翁遂超然,不忍啜其醨。北窗谈清风,慨望羲皇时。道丧可奈何,抱琴酒一卮。
金陵怀古。宋代。王珪。控带洪流古帝城,欲寻旧事半榛荆。六朝山色青终在,千古江声恨未平。设险丘陵荒蔓草,压村桑柘接新耕。十年重到无人问,独立风一怆情。
台城竹枝词 其二。清代。李如员。客里频闻蟋蟀声,海东气候本先行。桐花未谢莲花放,更异缘墙壁虎鸣。
北野书约东路见候用前韵。明代。顾清。蛇头凤尾好寻幽,我亦西湾占一丘。水墨画图三十里,不妨分作雨中游。
江右诗社己丑浔阳年会诗草 其二 访白居易草堂大雨不克而返用梅岗起句。清代。陈忠平。草堂何处是,峡口泊游车。绿雨村边笋,黄云陌上花。溪流青石磴,路问老农家。林邈春泥滑,薄裳寒更加。
画梅便面。元代。贡性之。嫦娥深住广寒宫,不许人间信息通。秋来折尽婆娑桂,偷得寒香在月中。
画眉曲七首 其六。金朝。蔡圭。未识春愁识晓酲,娇啼恰恰似雏莺。日高阿母嗔妆晚,促画鸦儿转不成。
和仲咸除知郡後雨中戏作见赠。宋代。王禹偁。明代何人为荐雄,专城犹与众人同。徒闻清政如黄霸,尚借绯衫似白公。我有金章知是忝。君无银榼信为穷。不须厌见随车雨,岁晚当期五谷丰。
思远人 和小山词自题西崦浮家图。清代。郑文焯。柳桥阴阴寒食近,江上未归客。閒花飞尽,东风轻信,年事怎销得。画中烟岫空青滴。洒澹醉时墨。便著个五湖,采芝仙侣,一家好春色。
照镜。唐代。王建。忽自见憔悴,壮年人亦疑。发缘多病落,力为不行衰。暖手揉双目,看图引四肢。老来真爱道,所恨觉还迟。
送剑与傅岩叟。宋代。辛弃疾。镆邪三尺照人寒,试与挑灯子细看。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
哭王达善。宋代。舒岳祥。一叟经年瘧,肃然强饭蔬。残花清供后,瘦竹苦吟余。女授伏生业,儿工阿买书。曾无一纸别,疑信问何如。
除夜大雪留潍州元日早晴遂行中途雪复作。宋代。苏轼。除夜雪相留,元日晴相送。东风吹宿酒,瘦马兀残梦。葱昽晓光开,旋转余花弄。下马成野酌,佳哉谁与共。须臾晚云合,乱洒无缺空。鹅毛垂马骏,自怪骑白凤。三年东方旱,逃户连欹栋。老农释耒叹,泪入饥肠痛。春雪虽云晚,春麦犹可种。敢怨行役劳,助尔歌饭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