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风桥。宋代。郭印。此地多虚旷,飘然欲御风。双凫疑到阙,一鸟似翔空。本是仙家事,元非幻术功。金丹成就日,白昼自飞冲。
《御风桥》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郭印。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空旷的地方,诗人仿佛要驾驭风的力量。在这个场景中,有一对凫鸟飞过,仿佛要到达天空之巅;还有一只孤雀翱翔在空中。这里描绘了仙家的神奇景象,但却并非是幻术的技艺,而是真正的仙境。当金丹成功时,白昼自然而然地飞跃而起。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是:
此地多虚旷,飘然欲御风。
双凫疑到阙,一鸟似翔空。
本是仙家事,元非幻术功。
金丹成就日,白昼自飞冲。
这首诗词以其简练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仙境景象。诗人通过形容"此地多虚旷",表达了这个地方的广阔和空旷感,仿佛一片无垠的天地。"飘然欲御风"一句则揭示了诗人仿佛要驾驭风的力量,展现了一种超越尘世的追求和向往。
"双凫疑到阙,一鸟似翔空"这两句描绘了凫鸟和孤雀的飞行景象。凫鸟作为神话传说中的仙鸟,它们的到来仿佛要到达天空之巅,给人一种超然世外的感觉。孤雀在空中自由飞翔,也增添了仙境的氛围。
"本是仙家事,元非幻术功"这两句诗表达了这个仙境并非是幻术的技艺所创造出来的,而是真正存在的仙境。诗人似乎在告诉读者,这里所描绘的景象并非虚构,而是真实的仙境之景。
"金丹成就日,白昼自飞冲"这两句诗传递了仙境的终极境界。金丹是道教修炼的重要目标,它的成功象征着修行者的境界达到了巅峰。当金丹成就之日,仙人将自然而然地飞升而起,与白昼相融,达到了一种境界的超越。
整首诗词通过对景象的描绘,展示了一个神奇而超凡的仙境。通过对仙境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超然世界的向往和追求,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越尘世的美好境界。
宋成都双流人,字信可,晚号亦乐居士。郭绛子。徽宗政和进士。累任铜梁、仁寿等县令。高宗绍兴十八年,以任永康军通判时牒试避亲、举人不当降一官。终部刺史。与秦桧有庠序旧,绝不与通,家居十八年。性嗜水竹。工诗,与蒲大受、冯时行、何耕道为诗友。有《云溪集》。...
郭印。宋成都双流人,字信可,晚号亦乐居士。郭绛子。徽宗政和进士。累任铜梁、仁寿等县令。高宗绍兴十八年,以任永康军通判时牒试避亲、举人不当降一官。终部刺史。与秦桧有庠序旧,绝不与通,家居十八年。性嗜水竹。工诗,与蒲大受、冯时行、何耕道为诗友。有《云溪集》。
湖上作二首 其一。清代。姚鼐。江潮日夜上,广泽何瀰瀰。青山隐其侧,白日漾其里。竟日无樯帆,凫雁或孤起。倾耳鸣濑閒,植立澹何俟。昔者水中央,盖有天下士。岂忘济物情,审见人与己。名姓不可闻,何况觌容止。默默千载下,怅望辨玆理。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客答石。唐代。卢仝。遍索天地间,彼此最痴癖。主人幸未来,与君为莫逆。
元直弟梧坡。宋代。葛绍体。东山山下碧梧坡,照映朝阳岁月多。好是凤凰栖泊处,一鸣天地起春和。
朝中措 咏水仙花。清代。周贻繁。袜罗轻曳水波寒。纹石倚巑岏。伴我孤灯细照,凭谁一曲轻弹。金尊慢酌,清吟欲和,解语应难。待到三更梦里,浮杯共渡江干。
乐圃林馆六首 其五。宋代。张掞。境胜惬栖迟,残樽晚更宜。主人因苦咏,座客尽能诗。令负杯来密,联迟句出奇。夕阳在高树,醉首祇低垂。
李郎中元任别湖上因赠醉歌。明代。孙一元。李侯出海珊瑚树,青云白曜光彩露。束发挟书游帝京,四十为官守郎署。前年出使越江皋,佐省均输分节旄。汉之唐刘晏,王事给办民无劳。昨朝访我西湖边,入门礼汰意尤闲。山瓶乳酒留君醉,顿令草堂开云烟。酒酣问我经世事,风尘澒洞非吾志。赤骥丹凤甘遁形,天球银瓮古所秘。李侯李侯意转急,听我歌声泪沾臆。塞北只今尘满城,白龙恐为豫且得。
西江月·梅花。宋代。苏轼。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么 同:幺)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