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几》是宋代诗人葛绍体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明亮地归去赤城的东方,
依照承诺醒来在客人的梦中。
人静静地坐在灯昏的地方,
一扇窗明亮地透出月光和微风。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个人在默默地归家的过程中所体验到的景象,表达了对安宁和内心宁静的向往。作者描述了一个轻松优雅的场景,其中人坐在家中,灯光昏暗,静静地阅读书籍,而窗外的明亮月光和微风透过窗户进入房间。这种安静和宁静的环境让人感到舒适和放松,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世俗喧嚣的远离。
赏析:
《隐几》以简洁而精确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安静祥和的场景,通过对细节的描写,诗人展示了他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的"赤城"可以理解为归属的地方,而"东方"则是一种向往的方向。诗人在归家的路上,可能经历了一段旅程,而当他到达目的地时,他感到内心得以宁静,并且在这个环境中追寻真正的自我。诗中的"约"和"梦"暗示了诗人与自然以及内心的约定和联系。
诗词以静默的姿态描绘了一个恬静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自我探索的渴望。通过窗户透出的明月和微风,形成了一种雅致的氛围,使人联想到闲适的生活和心灵的宁静。整首诗给人一种放松和舒适的感觉,读者也可以从中感受到对自然、对内心平静的向往,以及对繁忙世界的远离。
夏日游棋山寺。明代。王恭。载酒空门下,林幽暑气清。半天闻梵语,双壁隐钟声。野鸟知禅意,孤云薄世荣。何应谢尘事,从此学无生。
忆秋浦桃花旧游时窜夜郎。唐代。李白。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没。摇荡女萝枝,半摇青天月。不知旧行径,初拳几枝蕨。三载夜郎还,于兹鍊金骨。
拟古其四。唐代。李白。清都绿玉树,灼烁瑶台春。攀花弄秀色,远赠天仙人。香风送紫蕊,直到扶桑津。取掇世上艳,所贵心之珍。相思传一笑,聊欲示情亲。
中秋县署值雨 其一。明代。顾璘。此夕中秋月,他乡两度圆。孤云生夜翳,万象失秋妍。雨气饶侵客,风期又隔年。谁能揽明镜,烂熳挂青天。
竹鸡塘。清代。吴振棫。竹鸡啼处滑春泥,湘草如烟剪碧齐。睡起一声渔笛远,片帆斜日洞庭西。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宋代。释印肃。密迹弥纶不露尘,天龙八部喜还惊。劫火洞然无变朽,此中人转普门经。
山房。宋代。陆游。扰扰人间岁月移,山房几度换茅茨。身游与世相忘地,诗到令人不爱时。老鹤初来未丹顶,稚松亲种已虯枝。东涂西抹非无意,皱面朱铅太不宜。
示相者。宋代。孙觌。汉嬖宁闻通饿死,舂黥自说布当刑。侯王将相元无种,试向人奴觅卫青。
游西山兰若二十韵。清代。吴兆骞。四禅分浩劫,双树启香津。地涌龙沙古,宫开鹿苑新。宝铃流塞雨,金刹照边春。窈窕丹栌合,崚嶒碧嶂邻。下堂钟送客,归院树迎人。仙梵消兵气,天花洒战尘。瀑泉喧月晓,山磬静霜晨。咒食闻禽下,翻经见虎驯。果肥风破甲,松劲雪生鳞。座儗逢师子,林应集雁臣。南宗坛卓锡,西竺字函银。香散冰天畔,僧归沙海滨。啸声疑药老,碑制想王巾。共道城为化,谁怜里是贫。白诧徒仿佛,皂帽自逡巡。已昧生还日,空悲老去身。神人宁梦汉,逐客未归秦。涕泪瞻慈像,皈依请梵轮。祇林谁抖擞,朔野此沈沦。何日吴中寺,长斋礼应真。
浪淘沙。唐代。无名氏。雪里暗香浓。乍吐琼英。横斜疏影月明中。学傅胭脂桃与杏,虚废春工。素艳有谁同。不并妖红。应如褒姒笑时容。绝胜梨花春带雨,旖旎春风。
题杭郡阁。宋代。郑獬。雨影横残虹,秋容映阴日。寒江带暮流,晓角穿云出。峰藏翠如织,宿鸟去无迹。封书寄所怀,聊托金门翼。
己酉中元。宋代。韩琦。烦蒸求得到中元,馀酷侵人尚鲜欢。病塞不能冲酒堰,气清终已倒盂兰。陈编就榻将开懒,危阁凌风欲下难。闻道禾弮尽踰尺,日西偏喜夕霞丹。
西江月 次朱希真三阕 其一。明代。夏言。岁月急如流水,功名虚似浮云。何须劳苦百年心。行止繇来是命。岂得人情胜旧,从教世事更新。笑谈且与俗相亲。好恶胸中自定。
感遇十首次韵和黄著作鲁直以将穷山海迹胜绝。宋代。晁补之。平生莫逆交,弦断寄心赏。相思望青枫,目极江水上。念当及时节,农事动春壤。来者不有年,何能咎吾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