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忆昔五首

雪中忆昔五首朗读

《雪中忆昔五首》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雪中往事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在逆境中坚持追求自由和美好的情感。

诗中描绘了作者凌晨泛舟在雪湖之上的景象,远离尘嚣,感受到明净的天地。在这宁静的环境中,作者略闻到了远处传来的歌声,歌声如金丝般美妙动人。同时,作者也感叹于内心的自由和高尚,如同倒置的玉壶一般高耸入云。

然而,诗中也流露出一丝无奈和悲愤。作者多次试图进入庙堂,希望在朝廷中有所作为,但却屡次受到排斥和拘束,最终自囚于名利之中。然而,即使处于困境之中,作者仍然选择保持自己的独立和自由,笑对世态炎凉。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对那些为了追求真理而牺牲自己的人们的敬仰和叹息。

这首诗通过对雪中回忆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美好和追求真理的追求。尽管作者曾经受到种种困扰和束缚,但他仍然选择了保持内心的坚定和高尚。整首诗意蕴含着对自由和追求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痛惜。通过对个体命运的诉说,诗人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局限和压抑,以及个体在这种局限中的挣扎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

猜你喜欢

闻君奉宸诏,瑞祝疑灵岫。
山水聊得游,志愿庶可就。
岂无朋从俱,况此一二秀。
方蕲建春陌,十刻残昼漏。
()
杖上一瓢春酝,匣中三尺**。
眉间宝鉴镇妖邪。
坐守更深半夜。
金鼎烧成白雪,玉炉炼就黄芽。
()

拂霄陟尧峰,缘崖兴何逸。辉辉翠微上,犹悬尧时日。

湖上七十峰,朝与云相出。逍遥古松下,游行趣非一。

()

周家八马如飞电,夙昔传闻今始见。锐耳双分秋竹批,拳毛一片桃花旋。

肉鬃叠耸高崔嵬,权奇知此真龙媒。霜蹄试踏层冰裂,骏尾欲掉长飙回。

()

阙塞龙门口,祇园鹫岭头。曾随减劫坏,今遇胜缘修。

再莹新金刹,重装旧石楼。病僧皆引起,忙客亦淹留。

()

淮岸春来罢夕烽,君王奏凯大明宫。
守关岂但勤萧相,分陕犹宜屈召公。
彩绶不妨龙衮贵,绵衣真与故乡同。

()
洛水秋深碧如黛,乱石纵横泻鸣濑。
清明见底不留尘,日射澄沙动玑贝。
南山秋风已萧瑟,倒影上下迷空翠。
何当载酒纵扁舟,一尺鲤鱼寒可鲙。
()
叹个人,破旧罐。
不顾危亡,更把道门相玩。
尚由自、不悟前愆,怎免他大难。
听予言,休著绊。
()

龙门峍屼势高浮,水接银河泻碧流。岂有纤鳞能奋跃,时闻仙鲤暂来游。

雄情直抗东南壁,壮节堪维十二州。今日窃欢容御李,品题须向古人求。

()

张侯风味讵能忘,黄米曾令我一尝。抵死解官违北阙,达生遁世钓南塘。

知来何假灵龟兆,作赋能陈瑞鹤祥。岂是西边无土物,不如诗句寄东阳。

()

草阁方虚坐,江空月色新。乾坤还此夜,今古是何人。

稍稍宁辞晚,茫茫忽见春。平生打乖意,今夜任天真。

()

紫荆庭下列三株,十五年中次第枯。
馀庆后来英俊有,老成先辈典刊无。
每怀素志甘瓢饮,不觉长身要杖扶。

()

王子乔,好神仙。吹笙驾白鹤,遨游上青天。青天一去三千年,七月七日缑山巅。

下士慕之空尔怜,宁知有气凝丹田。

()
高枝曾折记前回,晚路重逢叹滞才。
天上移来和月种,人间占得及秋开。
香浮翠葆花藏叶,景动燃犀酒映杯。
犹有黄花堪殿后,为渠留恋为渠催。
()
矜夸富贵,贱卖赤穷。
杀人可恕,无礼难容。
()

月上东亭水接天,春风吹送钓鱼船。长公曾是西湖主,愿借苏堤柳下眠。

()

转蓬枯质自来轻,绕树孤栖尚未成。守兔江湄迟夜月,饮牛涧底触秋声。

孤单苦忆难兄弟,薄劣烦呼似舅甥。今日燕台何邂逅,数年心事一班荆。

()
手插春风十万条,野香落絮玉摇摇。
黄鹂莫误看花眼,等得南薰雪未消。
()

鸾旂交匝锦云飞,嵩祝声中暑气微。万里北辰遥在望,一星南极正流辉。

閒身再入新陪位,病骨深惭旧赐衣。圣学日增天下庆,馀生此外更何祈。

()

曙色苍苍望不迷,秋深山径草凄凄。烟消海岛蛾眉出,日挂楼台蜃气低。

峡口寒涛惊跃马,水中幽怪避燃犀。裁诗谁复披宫锦,鹳雀疏林莽自啼。

()

山泽通虞部,图书限职方。向来嗟共事,此别更殊乡。

羸马燕山远,红船霅水长。各言思奋励,未可惜参商。

()

武夷秀气,萃君家、春色融和时节。赏了花朝才六日,曾记挺生英杰。量吸鲸川,志吞牛渚,标格冰壶洁。台星明处,年年辉映南极。

须信早晚横翔,云霄直上,宁久栖鸾棘。富贵荣华年正少,谢砌芝兰秀发。行及瓜期,荣趋花县,百里民怀德。交腾荐剡,褒迁大振勋业。

()

送客宣城郡,吟诗忆土风。
雪肤银杏白,火□木瓜红。
楚殿荒山里,澄江出树中。

()

团扇初随碧簟收,画帘归燕尚迟留。閒阶弄影穿明月,笑捻流萤说早秋。

()

楚客秋更悲,皇皇无声地。时无无事人,我命与身异。

良时如飞鸟,回掌成故事。蹉跎秋定还,凝冽坚冰至。

()
维校在乡,示民有防。
入孝出悌,为忠为良,斯邦家之光。
()
物外阳狂五百年,扁舟又系镜湖边。
飞升未抵簪花乐,游宦何如听雨眠?绿蚁灩尊芳酝熟,黑蛟落纸草书颠。
忽拈玉笛横吹去,说与傍人是地仙。
()
花开风雨恶,坐见纷纷落。
明日结子时,又复有脱萼。
莫嗟树渐老,树老子亦著。
共爱西枝繁,不数东枝弱。
()

孙吴摅将略,申甫翰王家。
腐儒要底用,归种东陵瓜。

()

故友空悲生死异,名州曾托乱离频。因君重读荆南集,已忆溪山又忆人。

()

蓬莱银阙浪漫漫,弱水回风欲到难。
光照竹宫劳夜拜,露漙金掌费朝餐。
力通青海求龙种,死讳文成食马肝。

()

书生纸里亦枵然,欲去街头恰百钱。寄语西风莫相笑,一杯便是菊花筵。

()

悽怆感霜露,东阡泪满裾。眠牛看迤逦,下马觉萧疏。

菊荐精禋上,蒲编手泽馀。昌言嗟董袭,封禅待相如。

()

人閒日月分庭过,天外星河入户流。是物化金无所用,满田种玉不曾收。

()

教成歌舞也风流,曾学西家得似不?今日眉颦非是病,为
郎锁下一春愁。

()

万牛鼓橐冶不销,万山积雪冻不凋。疾雷动地风倒海,亭亭百尺撑云霄。

老夔却顾走百里,鸱鸢蝼蚁不敢窟穴安敢巢。铁之柯,谁可拟,秋台老卿古柱史。

()

云阁绮霞生,旗亭丽日明。尘飞三市路,盖入九重城。

竹叶当垆满,桃花带绶轻。唯见争名利,安知大隐情。

()

初秋当望夜,平楚带斜曛。
暑气能昏月,砧声不隔云。
华灯浮白水,老衲诵冥文。

()
草堂高逈乐郊东,西望搘筇景莫穷。
山水城池云叶里,管弦楼阁雪花中。
须知应瑞因仁政,不独呈祥自帝功。
太守多才又多暇,唱酬翻怯见诗筒。
()

每岁中官出,人思答圣情。闾阎敛愁叹,神鬼害骄盈。

不复忧天坠,何曾见海平。愚夫劳过计,小物有微诚。

()

岭表儒宗汉使同,玺书授节过河东。廷推给饷萧丞相,人识单车郭令公。

沙草微茫驱伏兔,关城迢递送飞鸿。雁门马邑曾非远,咫尺京台正郁葱。

()

西园月向九秋逢,素影先分海色空。幽径菊留元亮趣,闲堂尊上孔融风。

霜侵宿鸟翻桐叶,香冷流萤掠桂丛。每感韶华侵短发,四愁歌罢对冥鸿。

()
玉漏声残金殿开,乘舆清跸问安来。
尽将草木欣欣意,同与新春人寿杯。
()
粉脸霞生一缕。
掩映绿云秋水。
言语更雍容,具足十分娇美。
无比。
()

腊雪连朝冷气严,喜闻宜麦更宜蚕。老夫正为苍生幸,冻死穷庐分亦甘。

()

苍鹰六翮不上天,化为春鸠啄人田。壮士有力不搏虎,两角肥牛耕瘠土。

毛摧羽落君莫叹,龙屈蛇伸自终古。送君耕,耕何所。

()
雀饮梅凡雪,鱼吞水面云。
山居差有味,世事不堪闻。
野烧穷猪穴,晴霄转雁群。
溪寒春未著,闰月压余分。
()

家酿瓶之罄,来沽小市前。君谋花下醉,我解杖头钱。

不惜杯三百,何妨斗十千。杏林春正好,共酌酒旗边。

()

扬帆又向鄂城还,秋去春来转眴间。折柳繫舟鹦鹉埭,落花送客凤凰山。

弹琴洞口云千叠,吹笛楼头月一弯。太息征途犹故我,何时同与返乡关。

()

木栅江城困魏军,王褒横议遏谋臣。

宾降未免俱为戮,一死安能谢益仁。

()

望望沙园鹭渚边,綵云忽到九州前。春山步屧寻前度,夜月停杯说隔年。

局上蒲翻枭雉采,琴中徽按凤皇弦。河桥折柳难为别,更约看花句共联。

()

借得孤鹤骑,高近金乌飞。掬河洗老貌,照月生光辉。

天中鹤路直,天尽鹤一息。归来不骑鹤,身自有羽翼。

()
门外君子至,一切人不会。
打这闲家具,甘贽与南泉。
大地扶不起,为甚扶不起,果报还如是。
()
晓野方闲眺,横溪赏乱流。
寒文趋浦急,圆折逐烟浮。
不谓飘疏雨,非关浴远鸥。
观鱼鳞共细,间石影疑稠。
()

严滩西渡绕晴空,古迹苍茫入望中。汉代山河今已矣,钓台犹自挹高风。

()
衰躯上旅逢新岁,因感平生鬓易凋。
饮罢襟怀还寂寞,欢余情绪却无聊。
望仙风月晴偏好,抹绿帘龙夜正遥。
对此块然唯土木,降兹未始不魂销。
()
置酒临清夜,狂歌尽一欢。
主人幽兴未渠阑。
不负一天明月、卷帘看。
影动黄金阙,光摇承露盘。
()

老子无粮可禦冬,强鸣饥吻和寒蛩。舍南舍北花如雪,止咽清香饱杀侬。

()
览鉴形癯恨鲜欢,格非一事古来难。
力邀强制何能久,却恐移心向宴安。
()
朱帘卷丽日。
翠幕蔽重阳。
五月炎蒸气。
三时刻漏长。
()
农时阅月天不雨,嘉谷丛中龟兆生。
云势只随风聚散,鸠声空报客阴晴。
半生忧国发欲白,一饱无期心屡惊。
尚愿秋阳化甘澍,稍苏枯槁望西成。
()
春阴易成雨,客病不禁寒。
又与梅花别,无因一倚栏。
()
林中破笑派雪雨,不著世间笑粉尘。
覆入晓风香满袖,无人同咏一枝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