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亭待孙元京遇之归途

水亭待孙元京遇之归途朗读

诗词:《水亭待孙元京遇之归途》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方回在水亭独坐,期待着与诗友孙元京相遇的情景。作者独自来到水亭,却没有听到诗友的消息。当他进城时,偶然与孙元京相遇,两人一起下马回家。虽然他们都已经泥泞了双屦,但却很难有机会坐下来分享一杯酒。然而,正当他们感到遗憾时,突然间轻雨洒落在菰蒲上,野莲也忽然绽放,给他们带来了一丝惊喜。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寂静而温馨的画面。水亭作为一个静谧的地方,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思考。诗中的孙元京是诗人的好友,他们之间有着共同的兴趣和情感联系。然而,诗友的到来并不是必然的,这种期待与失望的对比增加了诗意的层次。

诗人将两人的相遇比作偶然的相逢,用下马与同回的描写传达了情感的融洽和归属感。然而,尽管两人都已经泥泞了双屦,也就是在艰难的旅途中彼此有所体验,但由于各自的忙碌和局限,他们难以共享一杯酒,无法抒发情谊。

然而,正当他们感到惋惜时,诗人以意象的方式描绘了一个突如其来的景象:轻雨洒在菰蒲上,野莲在雨中绽放。这种自然景观的描绘给诗人和读者带来了一丝意外和惊喜,也暗示着人生中美好的瞬间常常出现在意料之外。

整首诗以朴素的语言和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友情、期待、失望和意外相遇等情感,揭示了生活中常常出现的情感起伏和变化。通过对简单场景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诗人引发读者对于友情和美好瞬间的思考,展示了宋代诗人独特的审美追求和情感表达方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

猜你喜欢

盘之所,春蝶舞晴暄。
溪傍野梅根种玉,墙围修竹笋生鞭。
深院待回仙。
嘉熙好,四十二年前。
()

夜泛南溪月,光影冷涵空。棹飞穿碎金电,翻动水精宫。横管何妨三弄,重醑仍须一斗,知费几青铜。坐久桂花落,襟袖觉香浓。
庾公阁,子猷舫,兴应同。从来好景良夜,我辈敢情钟。但恐仙娥川后,嫌我尘容俗状,清境不相容。击汰同情赏,赖有紫溪翁。

()

何物临岐系所思,佳人偷指绿烟丝。重来试看门前树,留得青青有几枝。

()
拜新月,拜月出堂前,暗魄深笼桂,虚弓未引弦。
拜新月,拜月妆楼上,鸾镜未安台,蛾眉已相向。
拜新月,拜月不胜情,庭前风露清,月临人自老,望月更长生。
东家阿母亦拜月,一拜一悲声断绝。
()

烟云逼眼尽诗情,落笔何时造次成。近体看君新入格,西山从此著诗名。

()

枯桐三尺寄古意,悬崖夜半鸣风泉。广陵散曲世不传,五柳先生更无弦。

()
莫问清流与浊流,向求胡越有同舟。
光风霁月无人识,掉臂行歌宿莽洲。
()

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

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