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士吟

寒士吟朗读

《寒士吟》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社会上各类贪婪和狡诈的人物,以及其中对寒士的残酷对待。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寒士吟

小贪咂蚊蝇,大贪噬豺狼。
此类殊不少,毒虐纷披猖。
独彼寒士者,自身无衣裳。
唧唧如蟋蟀,与人忧雪霜。

平生谨绳墨,丝铢较词章。
寒士苟无命,低垂困名场。
风尘一以起,盗贼腰金章。
寒士但忍饿,颜色无晶光。

豹胎紫驼峰,不到寒士肠。
斧碪斫将相,寒士亦不忙。

诗词以对比的手法展示了社会中的贪婪现象。作者方回以细微之物如蚊蝇、豺狼,来比喻小贪和大贪。这些贪婪的人层出不穷,他们的恶行毒害四方,肆意妄为。然而,与这些贪婪之徒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寒士,他们自身生活困苦,连衣服都无法得到。

诗中形容寒士的声音如同唧唧蟋蟀,意味着他们常年忍受着严寒和风霜的折磨。尽管平生兢兢业业,努力追求诗文才华,但寒士在社会上却默默无闻,困顿于名利场中。风尘一起,贪婪的盗贼们却得到了荣耀与权势,摇身一变成了金章玉带的将相。寒士不惧饥饿,但他们的容颜却没有光彩。

诗中提到了豹胎紫驼峰,暗指珍贵的财富,但这种财富却无法触及到寒士。斧碪斫将相的意象表明寒士对权贵的斩击,但他们并不急于行动。

通过对比描写,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上贪婪现象的批判,同时赞美了寒士们的坚韧和节操。他们虽然贫困,但仍然保持着内心的清高和对真理的追求。这首诗词呼唤社会上的贪婪之风得到遏制,呈现了寒士的悲凉境遇,以及他们对名利的淡漠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

猜你喜欢

江雨无情不管人,残梅有韵故相亲。闭门无事仍无客,花作羞娥酒当春。

()

海隅方万里,豪隽几何人。百汰求才尽,三薰得士新。

声华四方耸,器业一朝伸。佗日苍生望,非徒泽寿春。

()

重宣恩诏向穷边,蕃落依稀似昔年。酋长拜迎张绣幌,羌姬歌舞散金钱。

葡萄夜醉氍毹月,騕袅晨嘶苜蓿烟。百宝嵌刀珠饰靶,部人知是汉张骞。

()
江流东去日滔滔,谁把功名等一毫。
若使今人同古调,不应江上只三高。
()

三月更当三十日,留春不住春归。问春还有再来时。腊前梅蕊破,相见未为迟。
不似人生无定据,匆匆聚散难期。水遥山远谩相思。情知难舍弃,何似莫分飞。

()

小湾隐沙觜,沙外仍奔湍。
是间以龙名,信乃龙所蟠。
浮烟澹寒鉴,断岸围清澜。

()

马岭开屏嶂,崚嶒出万山。石田薄云际,丹灶在人寰。

白玉飞仙去,金牛何日还。清风岩下树,空对鸟关关。

()

晓河没高栋,斜月半空庭。窗中度落叶,帘外隔飞萤。

含悲下翠帐,掩泣闭金屏。昔期今未返,春草寒复青。

()
于门高处许谁同,杰阁新成气象雄。
辉映万家增壮观,峥嵘百尺耸层空。
一天风月登临后,千里溪山指顾中。
此地旧多仙窟宅,对君疑是老仙翁。
()

四海相传福地幽,天然胜概镇炎州。百千万状山争秀,三十六回江转流。

岩下鸡鸣玄圃月,云边雁度翠微秋。人间自有栖真地,何必浮槎海上游。

()

我爱云居寺,山深客少来。古碑埋碧草,荒径长苍苔。

香印烟初断,禅扉风自开。石经山色好,瞻眺意徘徊。

()

采菽中原正及秋,一筐好借水云溲。蒸来香近红莲美,砻去浆飞白练柔。

自有清腴宜雅俗,不教渣滓稍分留。从今莫笑先生腐,冰雪声华夹袋收。

()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闻 通: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